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的公转运动”是高中地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光照图;在同一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也会得到不同的图形。地球在公转轨道的某一位置,全球各地太阳高度的分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年变化和年变化值,都可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多次的图形转换,使同学们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获取对地球公转的认识,准确、透彻地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培养了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学习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运动"一节是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该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学习后面的大气运动和水运动的影响非常大。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地球的运动"深受命题者亲睐,因为这一节内容多计算,是客观题的最佳选择,且难度易把握,题目还可千变万化。但地球运动内容非常抽象,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很多学生没有空间想象能力,无法想象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更不用说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所以"地球的运动"这  相似文献   

3.
方启梅 《贵州教育》2009,(15):42-43
在地理教学中,导入的方式可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我采用表演式导入法。先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分别让两位学生扮演地球和太阳,表演自转和公转,从而引导学生从中掌握自转的方向、中心、周期及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吴静 《地理教育》2002,(4):16-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它们所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地球运动”部分一直是初、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关于地球运动有这样一条标准“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活动建议又指出“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模型。深入领会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常常采用地球运动的“假设”情形,形象演示地球运动,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但据笔所知,在一些老师的教学及一些教辅书中。关于地球运动的某些“假设”存在误区,致使误导学生思维。在此仅举如下一例与大家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是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十分陌生,所以我在教学以前,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如,年是地球公转形成的,以及古代关于月的规定等等。通过学生亲自查找资料,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通过查找资料获取知识的方法及习惯。其次就是让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使大家了解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一年;一年又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还有二十四个节气;同时又知道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具体时间是 365天 5小时 48分 46秒…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更要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智能的培养可在知识的传授中进行,而传授知识又主要在课堂上完成,所以提高课堂效果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的一环。现以高中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地球公转运动”一节为例,谈谈笔者的教法。  相似文献   

8.
韩小琴 《文教资料》2005,(34):181-182
总体设想: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在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相的成因》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游戏、分组实验、实物演示等,了解天文知识,推想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并进一步操作、实践运用有关知识。目的: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巩固日食和月食的有关知识,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远大的理想。步骤:首先通过引导探究、分组实验、实物演示了解日食…  相似文献   

9.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地球的运动”单元“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一课中的地球公转实验存在模拟困难的问题,影响了实验的演示效果和学生的知识获取。为此,可利用自动追踪平台、地球仪、旋转轨道、变温油墨、数字温度计等材料组成一款“自动旋转追踪式地球公转演示仪”。该装置能够保证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一个方向,且能通过数字温度计、变温油墨等呈现温度的变化,通过自动旋转模块让公转能够自动进行,从而让演示效果更明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是进行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的首选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学生在理解这一部分知识时需要拥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这一类问题往往会涉及到太阳直射点的特点和确定。  相似文献   

11.
赵慧 《职教论坛》2003,(8):37-37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公转”一节属地球概论范畴,是高中地理中的难点之一。由于高一学生刚刚接触立体几何,空间想象等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特别是涉及球体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很多同学更是难以理解。为此,本人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反复思考和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演示法与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作图、练习等方法交替使用,相互补充,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一、演示与创设问题情境相结合,层层深入,以境诱思关于地球自转部分,可先放映一段有关“地球自转、公转”的光盘,给学生初步的感性认识。但看完之后…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是中学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而且可为学生将来运用地理知识改造世界奠定基础。那么 ,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一是要具备客观决定主观 ,存在决定意识的认识能力。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制定出像时间系统、历法、天文观测的方法等许多体系 ,这些都是根据地球的自转、公转制定出来的 ,而绝不是人们毫无根据的臆想。这对于培养学生初步认识世界有很大作用。二是要懂得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道理。我们观察自己周围的自然地理事物…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课堂实录
  新课导入:播放地球公转三维动画,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做什么运动?
  讲授新课:地球在不停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地理现象来判断季节和时间,以及根据季节的不同来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是地理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如何准确地提取季节信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解答有关试题的能力。一、天文信息1.根据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及在公转轨道上位置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为1月初(北冬南夏);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时,地球公转到远日点,为7月初(北夏南冬)。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地球一边绕太阳做公转运动,一边绕地轴做自转运动.在公转一周的过程中,经历约365.25个昼夜,这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地球每年自转365.25圈.但实际上地球公转1周,自转的圈数要比昼夜更替数多1,而达到366.25圈。  相似文献   

16.
一、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必要性1.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手段选择和运用合理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能很好地提升地理教学效率。例如,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一节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仅运用"讲授法"讲解这一内容,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概念还是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在讲授时,配合黄赤交角简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或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如flash动画,直观展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过程,学生就能很好理解记忆。因此,教学技能的训练与地理教师日常教学有直接联系,它作为教师素养的一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许婉英 《地理教育》2012,(Z2):18-20
一、知识构建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必修Ⅰ模块的重要基础理论,对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看,学生已了解到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及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但从学习能力要求看仅限于会用简单方法演示两种运动形式,会用一些地理事实说明地球存在的两种运动形式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相似文献   

18.
恒星年是以某一恒星或星系作为参照物,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一周的周期。恒星或星系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以致地球无论怎样绕日运动,地轴的空间指向完全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如右图。因此,恒星年是地球绕日公转360。的真正周期.1恒星年T=365.25636日。只有恒星年才能真实的计算出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所以恒星年具  相似文献   

19.
这是此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贵阳实验区王利亚老师关于地球公转的一节课例。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历来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难点。王利亚老师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开发和运用有效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活动和探究中主动学习,既掌握了课标要求的这部分内容,又培养了学生演示、观察、动手、探究、联系实际等能力。整个教学体现了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活动探究、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以下是这节课例的主要教学情况和点评,不当之处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地球的运动》单元主要引导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地球的运动是复杂的。在学习本单元以前,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一些粗浅的、模糊的或是错误的认识。教学要引导学生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观察到的现象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地逻辑加工,还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较全面的挑战。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论证、推理和修正原有概念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