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提出开发校本化德育课程是解决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重要策略,进而分析小学校本化德育课程开发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价值,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实践总结了学校校本化德育课程建设的三方面经验,即依据社会需要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让学生参与德育校本活动课程建设和依据学校特色资源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媒体课程资源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和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原本平淡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教学"活"起来,让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和谐,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李存花 《青海教育》2007,(12):20-20
学校开设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也有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一方面,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  相似文献   

4.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地方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学中准确恰当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目前生物教学中存在新教师生产生活知识储备不足,生物教学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课程虽然包含了很多科目,但想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初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科目,对初中化学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有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师的职责并非只是将教材中的知识单一传授给学生,因为学生并非为了应试而学习,是因为的学习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实际应用。教材并非是课程的主导,人才是。特别是"生物"这门课,其本身就含有一股生命力。本文着重强调高中生物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兴趣、改变教学顺序及加强生物实践三方面提出教师课程开发的方向,并通过之前的开发过程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时事资源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即时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参与社会,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而且可以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新智慧,对于发挥课堂教学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作者开设化学校本课程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讨论了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流程与策略等问题,提出要准确开发校本课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有效的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该学科的生命,是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化学教育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科特色,开发化学校本实验课程,并分别通过初中实践活动课和高中选修课实施。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化学,认识化学,挖掘生活中、教材中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化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开发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意义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曩谨闭触区等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而实验教学又离不开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因此,开发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对教学各方以及化学实验教学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2014,(5X):2-2
<正>上海市杨浦区国和小学着力于构建和完善"和悦课程"的结构体系,以特色课程创学校特色品牌,即做"实"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做"新"人本化的校本课程,做"适"个性化的生本课程。学校结合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实施,引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以课程为平台,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激发潜能、锻炼能力、强健身心,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快乐和灵动。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拓展型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全,教师们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优化,力争做到适切与科学,从而提高了学校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质量,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与依据 由"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由"课程是知识"转向"课程是经验",这是新课程的两大理念.新课程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激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力求达到在知识层面上面向全体学生,在智力上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情感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多开发一些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还能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文章以"抗日战争"的内容为例,对有效开发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有限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使他们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课程资源特别丰富,同时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做好物理实验和如何做物理实验是开发物理课程资源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课程体系必须对此做出相应的调整与重构.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然引起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因此努力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求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校本课程实施获得实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国家启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它带来了三级课程管理、"一标多本"的教材体系、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开发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变革。自此,"课程"日渐取代"教学",成为研究者、教研员、学校和一线教师最关注的词,"大课程观"也日渐深入人心。教师课程能力、教师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意识、教师课程知识……这些就是伴随着新  相似文献   

17.
于浩  蒲昕昕 《科学课》2010,(2):52-53
课程资源的概念,是本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也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实践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课程创新是校本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的,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课程选择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挑选、确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的过程。四种实践模式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交叉,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景萍 《考试周刊》2014,(11):129-129
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国家开发课程的一种有效补充。作者论述了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特点,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指出了开发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42):101-102
不断地追求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化,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课程知识的运用上实现转变,实现静态和动态的结合,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意识得到不断的增强,所以,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大力地联合学校开发校本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让课程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得到更多的保障和优势。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课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