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堂的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实践。要体现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价值,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学中要注意操作内容要能启迪智慧,操作形式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操作的效果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操作的活动最终要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课程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启迪思维,让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是学生求知增智的重要环节。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的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当今面临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全程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课堂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具体操作活动密不可分。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操作活动成了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数学课堂中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实施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5.
姚玉梅 《教师》2012,(24):78-79
动手操作活动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源泉,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合理地组织各类操作活动,能使学生激发操作的兴趣、渗透操作的意识、训练操作的方法、促进操作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葛翡 《考试周刊》2012,(81):71-71
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操作实践活动对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及情感态度等的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操作活动如果只是为了形式、为了课堂“活”而不加以思考合理运用.那么这样的操作活动往往是无效的,不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帮助作用。只有把握好操作活动的选材.操作活动的时机,操作活动中的启发,才能使操作活动行之有效.才能真正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7.
推理能力是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推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的支持,教师如何紧扣推理能力,挖掘课堂上蕴含的推理素材,精心演绎推理,无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从以小见大、动手操作、借助对比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模式、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实践操作又是学生长期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所以,教师们要把握好实践操作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锻炼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黄婷 《时代教育》2012,(14):125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孩子对于事物的理解来源于他们对物体操作的活动。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状况的有效方法,还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新课改理念给课堂带来了一派勃勃生机。然而,在此背景下数学课堂也渐渐开始泛化:形式化的合作学习,走过场式的操作活动……这些充斥课堂的操作活动,到底具有多少思维含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成了我们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一、关注操作内需——"学生的手,学生的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推崇,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喜欢让学生"动动手"。然而,有些教师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未真正理解操作  相似文献   

11.
课堂操作是教学的艺术,课堂操作要做到讲“巧”求“变”,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学生喜新求变的心理需求。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新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知识应用和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在课堂提问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其潜能,引发其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课堂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动手操作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经常采用的方式。学生操作了,学生是“动”了起来,而学生的“动”触及学生的思维了吗?充斥在数学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有效吗?我们怎样在数学课程中组织更有效的操作活动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通过浅谈"观察——操作——探究"促进抽象化具体,促进学生数学归纳总结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培养探索能力,创新思维,有利于开放思维能力提升,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既丰富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好学的兴趣,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开放思维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思维力是孩子智力活动的核心,也足智力结构的核心,要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我们就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科学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活动多,可让学生有大量的具体形象感知及亲身操作的机会。在一些不同场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学课堂上,我们常看到教师精心设计准备了一个个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去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场面非常热热闹闹。但冷静下来我们思考:我们所要追求的科学素养真正内涵在哪里?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就要善于把握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不要被表面热闹的活动现象所迷惑掩盖,忽视或欠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关注,要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下面我就从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电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操作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操作学习,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操作时空,使学生的操作更有效,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课程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启迪思维,让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是学生求知增智的重要环节。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的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思维发展要经历从具体到表象再变得抽象的过程,操作过程理应契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课堂操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参与积极性的调动、顺序的前后、任务的定位、难度的控制都是大有讲究的。操作设计只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课程内在的逻辑来考虑,才能水到渠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往往存在学具选择不当、操作效率低下、操作浮于表面的问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缺乏思维的学具操作是缺失数学本位的操作。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把握学生思维的提升点,通过有效追问将知识和操作联系起来,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可真正实现学具在课堂上的有效操作。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相似文献   

20.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特点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师在设计直观操作活动时,应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维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力求做到动手作和思维活动相结合,使操作活动符合学生的思维展水平。如果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而织动手操作,就有可能让动手操作成为点缀课堂教的手段,使操作活动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