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凤岐 《新闻窗》2007,(5):12-14
7月1日,正当全国上下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活动进入高潮之时,由《贵阳日报》推出的《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刊》引起了读者的关注。特刊从挖掘“黔港十年共辉煌”的丰富内涵出发,推出了4个对开版的内容,特刊与头版上的相关报道联动,相互辉映,不仅使《贵阳日报》成为全省当天纪念香港回归主题报道量最大的平面媒体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报刊阅评     
《新闻窗》2005,(5):56-57
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战役性报道;《贵阳日报》言论专栏成为吸引读者的看点;《安顺日报》瀑布节报道有声有色;《铜仁日报》开辟专栏讴歌乡村教师;《贵州商报》主动参与政府“治庸”行动。  相似文献   

3.
报刊阅评     
沈独石 《新闻窗》2005,(4):34-35
认真做好先进性教育的典型和经验报道,贵阳日报扩版效果好,贵州商报“黄果树瀑布节”特刊出彩,法制生活报“交通安全周刊”言论有特色,《贵州教育》重时效重导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宜昌日报》不断改进报道方式,创新报道形式,力求新闻宣传的多样化,他们推出的“今天是我的入党纪念日”这一有关党建专栏,刊发作者在入党纪念日里的所思所闻、所悟所感,表达作者对党的宗旨的思考和党员自身责任义务的再思考,以轻松灵活的日记形式,报道党的政治思想建设这一重大主题,一改枯燥的说教方式,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热点报道是重大事件,社会矛盾,焦点问题在媒体中的集中反映,随着媒体对社会关注程度的增强,热点报道因其所特有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引起的受众广泛兴趣,使之成为媒体报道中突出的视点和亮点,同时,热点问题又往往是社会的焦点,难点问题,媒体在对此进行报道时又存在着诸多困难,如报道从何处入手,如何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引导,选择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如何掌握分寸,注意节奏,把握好“度”等等,前不久,《菏泽日报》在对学生课业负担这一热点问题的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南阳日报》作为中共南阳市委的机关报,坚持宣传典型人物,尤其是对层出不穷的南阳好人的报道,传播了正能量,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本文以《南阳日报》对好人的报道为切入点,总结“好人报道”方式方法,剖析地方党报弘扬社会主旋律的三个关键:重策划、立典型、擅劝服。  相似文献   

7.
《郑州日报》2006年7月1日全新改版,提出打造高品质都市党报的理念,我们的想法是让报道的政治品质、内容品质、形态品质高一些,改变党报报道的惯性模式,让时政报道突出一个“活”字,经济报道突出一个“深”字,社会新闻突出一个“正”字,新闻评论力求一个“透”字,文体新闻突出一个“靓”字,让党报的新闻报道必读、可读、耐读,用高品质的新闻影响读者、引导读者.  相似文献   

8.
2002年10月25日至27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典型与典型报道”研讨会在舞钢市举行。会议重点剖析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平顶山记者站站长聂世超从事典型报道的新闻实践,对典型与典型报道、典型报道的社会价值与新闻价值、典型的发现与发掘、典型的表现与塑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典型与典型报道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是指那些极具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同时又极具个性特色的事件或者人物。它是社会生活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产物,没有人为的创造和加工。因此它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身。典型报道是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社会新闻在党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党报增加可读性、亲近性的重要措施。山东省《菏泽日报》对社会新闻一直十分重视,并在报道形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且收效明显,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报刊阅评     
沈独石 《新闻窗》2009,(3):86-87
贵州日报“六一特刊”针对性强;《贵阳日报》系列周刊改革有新突破;《遵义》杂志的全球视野;《晚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视角独特;少年时代报成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1.
典型报道,可以说是党报永恒的主题,也是党报彰显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典型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曾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近年来,《伊犁日报》精心打造典型报道,推出的典型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达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上虞日报通过改进报道手法,缩短报道篇幅,突出报道主旨,优化报道效果,全方位创新工作性报道和会议报道。在具体的操作中,作出“五个重”的规定。经过一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当下,经济加速转型正给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价值观的多元、经济生活的多样、利益诉求的多变,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新旧交织、纵横交错。同时,这些矛盾和冲突又极易引发社会管理问题。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新舆论环境下,在全球化、全媒体、全民播报的新传播方式下,如何创新报道、创新传播,让主流媒体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强,成为党报面临的崭新课题。围绕创新社会管理服务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去年以来,嘉兴日报不断创新报道内容和报道形态,以典型报道开道引路、社会事件连续追踪、新闻时评策应跟进等多种报道手法,及时梳理社会管理服务基层创新实践活动,直击社会转型期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强大的舆论声势提升了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影响力,以生动具体的细节呈现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詹爱华 《新闻窗》2006,(1):50-51
在社会生活热点纷呈,社会新闻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作为新闻传媒的报纸,热点问题的报道也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态势。但是,报纸要真正做出读者欢迎,并符合方针政策要求的热点新闻报道,就必须掌握好热点新闻报道的尺度,充分注意其真实性,把握其本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热点报道的群众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热点新闻报道的“度”上把好关,达到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典型报道是中国一个特有的报道样式,其诞生六十余年来,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再到衰微的过程。如今典型报道虽然还时常可见,但其地位及影响却大不如前了。本拟在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报道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说明:典型报道的诞生、发展与其时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而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典型报道仍有存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胡恩强 《新闻实践》2010,(10):24-25
今年5月,温州日报推出复刊30周年系列报道“那一刻,我们见证历史”,选取30年来曾报道过的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采访当年“在现场”的记者,回顾历史时刻,报道新闻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报道巧妙地进行“旧闻新写”,将历史事件进行二次报道,既宣传了媒体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宣传了媒体人在历史事件报道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比重越来越大,社会热点新闻针砭时弊,时代特点鲜明,和群众生活密切相连,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成为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有效桥梁,也为报纸、电台、电视台增加了不少“卖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时期内公众关注的中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背后往往隐含着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甚至反映了某一领域较激烈的矛盾,如果报道不当,很容易引起不良社会效果。因此,记者在对社会热点新闻进行报道时,一定要谨慎、理智,把握好原则。   社会热点新闻的报道要讲政治。记者是舆论引导的排头…  相似文献   

18.
反思过去的政务报道,可以清楚地看到,报道内容程式化,缺乏信息量和新闻性,官味重,“大道理”重复无数遍。群众和读者想知道的东西,湮没在一整套“八股”定式中。近年来,《湛江日报》在改革政务报道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如2003年8月4日至7日,《湛江日报》派记者随湛江市委书记邓维龙、市长徐少华赴京拜访国家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跟踪我市重点项目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9.
林靖 《新闻界》2006,(3):42-42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中一个常用概念与研究视角,从抽象意义上讲,它是指实际条件和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的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和复杂的社会关系。①社会问题报道在内容上、报道形式上,与问  相似文献   

20.
《贵阳日报》作为一张省会城市的党报,如何真正做到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三贴近”,把体现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心声结合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让这张党报真正成为一张“引领主流舆论的现代新型城市党报”,使之既能进机关、又能进市场。2005年5月26日,在贵阳日报创刊25周年之际,《贵阳日报》进行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这是一次涵盖办报理念、报道思想、报纸定位、版面设置、版式风格、版型、报头以及机构调整、人员整合等全方位的改革。如今,改革进行了整整一年,实践证明,《贵阳日报》的这次改革是成功的。它以其鲜明的党报特征和“三贴近”的办报理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和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