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讲三年级<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上课前我充分地为学生设计了新的实验,并准备了材料,材料有:水槽、红水、白纸、玻璃杯、无盖矿泉水瓶两个(其一瓶底底部周围有6个眼,另一个没有眼),气球、矿泉水瓶盖一个.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五册《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空气占空间,具有一定的体积。为了增强学生的感知,形象地把空气占据空间演示给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设计并采用了以下演示实验:1 材料准备  玻璃瓶或透明塑料瓶、小烧杯、漏斗、玻璃弯管、气球、软木塞。图12 制作方法  在软木上钻两个孔,分别插入漏斗和玻璃管,在玻璃管另一端拴上气球(实验装置如图1)。3 演示过程31 先用手捏住气球,然后往漏斗里倒水,可以见到水不会流进瓶子里。32 如果把手松开,水就会从漏斗里流进瓶子里,并且可见到气球鼓起来,水越多,气球鼓得…  相似文献   

3.
好玩的空气     
空气杠研羔把一个瓶子放入水里使它灌满水。在水灌入瓶子时,你会发现什么?(空气气泡被挤了出来) 2从花盆中取少许泥土放入水中,看一看泥土中有没有空气。(有) 3.把一杯水放在热的地方约1小时,你会看到什么?【水中升起一些小气泡或小气泡集结在杯子的四壁)在水变得越来越热的情况下,一些气泡跑到空气中。在水开时,许多大的气泡跑了出来。【说明水本身就含有空气) 空气寓妥空飓吗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瓶,一个漏斗,橡皮泥,大头针或铅笔。}作:将一个漏斗放八塑料瓶颈,用橡皮泥把空隙封严。你会惊奇地发现水没有流入瓶子里。t泥上扎一小孔(让成人帮…  相似文献   

4.
准备材料:五个或六个小瓶子或一样大小的杯子,一些水做实验:1.将每个瓶子装入不同量的水。2.把瓶子沿桌子排成一行。3.对着每个瓶口吹气,试着奏出音乐来。问题:你每次吹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大眼亮亮装扮成熊,粗声地吼叫:“咔!咔!咔!”然后又尖声地叫,像只小老鼠:“吱!吱!吱!”泡泡觉得十分惊奇,就走到亮亮面前问:“这太不可思议了,你怎么能改变自己的声音呢?你可只有一张嘴巴呀!”亮亮解释说:“这是因为我的喉管!”“什么喉管?”“过来!我们来做个新的乐器:瓶风琴。你一会儿就会明白喉管有什么作用了。”实验结果:瓶子里的水越多,空气就越少…  相似文献   

5.
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但人们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基于这种思想,设计了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现将人教版教材上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演示实验引述如下: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1个空瓶子,使2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略)。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它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吗?由实验可以看到,2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该演示实验能充分表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  相似文献   

6.
植物也呼吸     
材料准备:带有瓶盖的瓶子一个,清澈的石灰水一小杯。图11、在院子里随便拔一些草,把它们放进瓶子里,盖紧瓶盖,然后放到一个潮湿阴暗的地方。图2实验过程:这是因为植物在夜晚不停地呼吸,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石灰水的化学成分是氢氧化钙,它一遇到二氧化碳,就会变成白色的沉淀——碳酸钙。实验原理:我想当一名教师。哈尔滨市木兰县人民小学二(1)班孙朝蕊责编★孙光宇2、第二天,你取出瓶子中的草,并向瓶子里倒进一些澄清的石灰水,结果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图3、图4植物也呼吸@楚楚  相似文献   

7.
第一册第17课乌鸦喝水教学时,可按照先读课文、再看图、然后议论的顺序进行。指导观察图一时,可让学生说说瓶子里有水,为什么乌鸦喝不着(瓶子很高、口又小)。观察图二时,让学生说说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想出办法后它是怎样辛勤劳动的(一个一个、衔、放)。观察图三时,要引导学生对照图二,注意瓶子里的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水……升高了),并说说为  相似文献   

8.
瓶子观点     
一个空瓶子,里边没有东西。把什么东西装进去,就不是空瓶子了。装得满满的,就是实瓶子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教育的人看成瓶子。瓶子里短少些什么,就给装进些什么。譬如,发觉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好,立刻想到恢复政治课,发觉学生的劳动观点不怎么强、不怎么热爱劳动,立刻想到在语文课里补充些“劳动教材”(有关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之类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陈晓秀 《下一代》2014,(3):21-21
正相信大家都在电视上看过潜水艇。值得自豪的是,中国的潜艇技术在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这对保卫我国的海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潜水艇能下沉、上浮,我们一定会感到十分奇妙。它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做个潜水艇的模拟游戏,去探索它的奥秘吧!1、准备材料塑料笔帽一只,橡皮泥一块,空饮料瓶一个,水。2、实验步骤(1)把橡皮泥粘在笔帽底部。(2)把空饮料瓶里罐满水,把笔帽放进瓶子里,然后拧紧瓶盖,不让它漏气。(3)双手用力挤压瓶子,使瓶子扁进去;再松开手,使瓶体恢复原状,不停地重复这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案例:一个乡镇里的村小,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连教学挂图也是教师自己制作的,学生也没有学具,全班只有一个计数器。师:(出示自己自制的汽车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汽车,有的汽车上写着45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0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座。师:有谁知道汽车上的45座、30座、3座是什么意思?学生一个个摇头(也许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坐过汽车,即使坐过汽车的也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冷场一会儿后,生1又举手发言。生1:45座可能是汽车上有45个座位,一个座位坐一个人就可以坐45个人。师…  相似文献   

11.
空气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2.使学生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3.向学生进行保护空气环境的教育。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塑料袋、烧杯、可点燃的香一根,学生准备一个塑料袋。 三、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找空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塑料袋实验: 先用手压一压。 (观察到:瘪的塑料袋鼓起来,因为它被空气充满了。 ) 其次,用书扌扇 扌扇 ,头发飘起来,脸上有空气流过的感觉。 (思考后明白:教室里有空气。 ) 再次,出示水槽和空的烧杯,学…  相似文献   

12.
实验材料:两个空瓶子、干净的旧棉布或旧毛线(要把几根毛线拧成一股)。实验步骤:1.将一个空瓶子里装满水并加入一些泥土,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案例:一个乡镇里的村小,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连教学挂图也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学生也没有学具,全班只有一个计数器。师:(出示自己自制的汽车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汽车,有的汽车上写着45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0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座。师:有谁知道汽车上的45座、30座、3座是什么意思?学生一个个摇摇头。(也许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坐过汽车,即使坐过汽车的也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冷场一会儿后,生1又举手发言。生1:45座可能是汽车上有45个座位,一个座位坐一个人就可以坐45人。师…  相似文献   

14.
《乌鸦喝水》第1自然段写道“: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其中强调了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是瓶口小、瓶子里水少。瓶子里的水究竟少到什么程度才能保证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后,水会上升到让乌鸦能够喝到水?为此,我和学生进行了多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水位低于瓶高的一半(书上图一显示的水位就低于瓶高的一半),把石子放到瓶子里,水位升高得并不明显,甚至石子会把水淹没,乌鸦要喝到水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只有当瓶子里的水位高于瓶高的一半(乃至快接近瓶口时),放入石子…  相似文献   

15.
实验材料:五个玻璃瓶、百洁丝、盐、标签、水、抹布。实验步骤:在五个瓶子里各放入一团百洁丝。给第一个瓶子贴上写有"(a)百洁丝+空气"的标签。在第二个瓶子里,把湿抹布放在百洁丝下面,然后贴上写有"(b)百洁丝+空气+水"的标签。在第三个瓶子里加一些自来水和一小撮盐,贴上写有"(c)百洁丝+空气+水+盐"的标签。在第四个瓶子里倒满烧开的水,把盖子盖好,贴上写有"(d)百洁丝+水"的标签。往第五个瓶子里倒入半瓶自来水,贴上写有"(e)百洁丝+空气+水"的标签。一个星期后,观察每个瓶子里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装糖球目的:学习“一个”和“许多”,并知道它们的关系;练习团纸球和粘纸球的技能。准备:每幼儿一份用纸剪成的大小两种瓶子,皱纹纸小纸片若干;用纸瓶粘好纸球的范例(见图)。玩法:教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这两个瓶子里装的是糖球,小瓶子里有多少糖球?(一个)大瓶子里有多少糖球?(许多)大瓶子里有  相似文献   

17.
人要呼吸,植物是不是也要呼吸?它们会呼吸吗?嗨,小朋友,我们做做实验就知道了。材料准备:带有瓶盖的瓶子一个,清澈的石灰水一小杯。实验过程:1.在院子里随便拔一些草,把它们放进一个瓶子里,塞紧瓶盖,然后放到一个潮湿阴暗的地方过一夜。2.第二天一早,取出瓶子中的草,并向瓶子里  相似文献   

18.
我们来做两个很简单的小实验。第一个实验:准备一个热的空牛奶瓶,另外一只鸡蛋,去掉壳。把鸡蛋放在牛奶瓶的瓶口,你会看到,鸡蛋被慢慢吸进去了。第二个实验:这次用冷的牛奶瓶,在上面做一层肥皂水膜,然后把瓶子加热,有没有发现,肥皂膜会自动鼓起来哦。从这两个小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原来空气也会热胀冷缩。第一个实验里瓶内空气冷缩,瓶中压力小于外面的压力,所以鸡蛋被吸进去了;第二个实验则是由于空气受热膨胀,肥皂膜便会鼓成肥皂泡。牛奶瓶的小实验@高盛一  相似文献   

19.
我在上(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时,有个爱动脑筋的学生问:“老师,如果空气把空间腾出来,水能把纸浸湿吗?”我按照教科书上的办法把杯子倾斜来回答此问题(图1),学生对此不满意。有学生说:“不用玻璃杯,用一个可乐瓶子,在瓶子上方打个小孔放气比较方便(图2)”。我对这个学生的建议大为欣赏,并鼓励说:“大家  相似文献   

20.
融化的冰块     
材料:空罐头瓶2个、热水若干、棒冰数支。实验步骤:1、买回几支棒冰,留下2支,其它几支放到罐头瓶内融化成冰水如图(1)。向另一空罐头瓶中倒入热水。2、从两支棒冰的大头(未融化的部分)切取长与宽各2~3厘米大小的冰块,分别投入盛有冰水和热水的两个罐头瓶中如图(2)。投入后仔细观察冰块在冰水和热水中融化的情况。观察后发现:冰块能安静地浮留在冰水的中央,没有发生异样的现象。而投入热水中的冰块却不能安静地浮在热水中央,冰块在热水中央飘浮一会儿后,就渐渐飘浮到瓶子的壁边去了。如图(3)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投入热水中的冰块,受水中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