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期间,美、苏两国因为"德国问题"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不同的对德政策理念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矛盾。最终,德国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爆发的催化剂。探讨冷战起源的德国因素可以揭示出冷战从地区性对抗到全球扩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起源、性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2.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德索赔政策是在东西方对抗逐步加剧,直至冷战爆发的特殊国际背景下制订、实施的,其索赔政策与冷战在欧洲的起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探讨上述两者的关系问题,可以揭示出冷战起源的复杂性,层次性,区域性特点,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性质与内涵、冷战的起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3.
二战中同盟国一方的苏美两国,战后不久就关系破裂,形成两极对立.究其冷战起源,两国经历了合作、摇摆和对抗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二战中同盟国一方的苏美两国,战后不久就关系破裂,形成两极对立。究其冷战起源,两国经历了合作、摇摆和对抗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史学界在研究冷战起源这一问题时,往往只强调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作用,在谈及英国所起的作用时,大都认为英国在冷战起源这一历史阶段没有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仅仅是美国的追随者。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误解。英国虽然在二战中被极大地削弱了,但仍然在战后世界格局的安排问题上竭尽全力,发挥了自己最大的作用。英国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欧洲是冷战时期美苏争夺的主要场所,而德国又是美苏在欧洲争夺的中心。但冷战的起源则来自欧洲的东南端,即巴尔干半岛。在那里聚汇着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的矛盾:的里雅斯特的争端、处置战败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问题、黑海海峡的风波、希腊内战……导致杜鲁门主义的诞生,从而揭开冷战的帷幕。  相似文献   

7.
一冷战是二战后近半个世纪世界格局的基本态势,它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冷战的结束,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冷战的起源问题是冷战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大致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1认为冷战是美国...  相似文献   

8.
二战之后,美、苏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加上战后苏联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张,这被美国认为是对其领导下的西方自由世界的严重威胁。自总统杜鲁门提出意图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之后,二者由战时的合作转为战后的竞争与对抗。一直到冷战结束前的时期内,美国历任总统在上台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貌似具有与其前任不同的内容然而实质却基本不变的冷战战略。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深刻影响着其自身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冷战时期美日同盟问题研究是亚洲冷战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美对日政策的演变.而且还揭示了战后美国的亚洲战略及亚洲冷战的起源和演变。更为甚者,在冷战结束后,作为冷战产物的美日同盟并没有随着冷战结束而解体.而是继续存在并走向强化.这一现象又使得冷战时期美日同盟问题成为国际学术界反思和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地缘政治理论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及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依据该理论,冷战时期,美土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重要前哨;冷战结束后,土耳其成为美国欧亚战略中的重要支轴国家,同盟关系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冷战的起源已经不是热门话题,但是对冷战起源的探索仍然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二战后美苏实力的对比、英国角色的扮演、杜鲁门与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制度与冷战的关系,对冷战的起源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以期对冷战起源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地缘政治理论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及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依据该理论,冷战时期,美土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重要前哨;冷战结束后,土耳其成为美国欧亚战略中的重要支轴国家,同盟关系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3.
冷战作为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已随着苏联的解体成为历史,今天,人们可以冷静地思考这一问题,通过对冷战的起源、性质和作用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过去,清醒地面对现,积极地迎接未来。  相似文献   

14.
《总体战略计划》表明,英国不仅在1946年底确认苏联为主要的潜在敌人,而且在1947年夏确立了独立对抗苏联的"三个支柱"战略。但是,英国不具备全面实施该战略的经济实力,需要联合美国对抗苏联,这是英国倡议并推动建立"大西洋联盟"的主要原因。同时,英苏对抗为主逐渐扩大为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因此,在冷战阵营形成过程中,英国经历了从独立对抗苏联到联合西方对抗东方的转变过程,并从独立对抗苏联的主角转变为西方对抗东方的配角。研究《总体战略计划》有利于从英国防务战略这一新视角揭示冷战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头二十年来英文世界冷战史研究有三个相关联的特点: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冷战与第三世界成为研究热点;冷战时期欧洲的历史重新受到关注,不少学者在研究欧洲冷战历史进程时,将欧洲放在中心位置进行考察,而不是把欧洲作为超级大国对抗中的一个客体来对待;有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史研究仍有不少优秀成果发表,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有关冷战和平终结的研究成果。尽管英文世界学者们对于冷战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还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冷战研究将是一个永恒的学术领域,与一战、二战一样作为一个有完整时间段的历史事件为人们所记住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随着其在战争中经济实力的迅速膨胀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随着杜鲁门主义和遏制战略的出台,冷战开始.与此同时,美国还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有利时机力图实现其远东战略.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对冷战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战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同时,它还为苏联在同美国的冷战对抗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随着其在战争中经济实力的迅速膨胀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随着杜鲁门主义和遏制战略的出台,冷战开始。与此同时,美国还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有利时机力图实现其远东战略。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对冷战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战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同时,它还为苏联在同美国的冷战对抗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18.
自从二战结束以来,中东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国际热点问题.90年代初,以美苏两大阵营对抗为显著特征的冷战结束,美国进一步主导中东事务.本文主要阐述了二战后历届美国政府的中东战略和中东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二战后美国中东政策演变的背景.指出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中东政策,既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性和一贯立场,又反映出时代的变化性和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冷战结束,各国档案大量解密,冷战史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关于冷战起源,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本文就其中一个常被人们提及的因素——意识形态的对峙而作简要分析,强调该“软件”在冷战起源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由来已久。二战后,双方更是利用这个工具不断扩大、巩固自己的阵营,形成两大阵营的对立,阻碍了正常交流,恶化了两国关系,从而加速了冷战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1945年9月2日,日本的投降标志着长达6年的二战结束了。但是,也许当时沉浸在打败法西斯胜利喜悦中的人们并未认识到二战带来的另一后果:旧的国际政治格局在战争中也被打破了,美苏的崛起和欧洲的衰落成为其突出的表现。在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中,美苏的冷战对抗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力量。而作为冷战起点和重点的欧洲,在百废待兴战后重建中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国家关系等等方面,则受到了冷战的强烈影响,以至于伴随冷战的兴起出现了激烈的分化组合,形成了两个欧洲的对立。这一格局又几乎存在和影响战后世界近半个世纪之久。因此,对这段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