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老师做了多年班主任,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学生家长,她从来没有意识到,坐在自己对面的家长内心有什么感受。直到有一天,她以学生家长的身份到另一所学校与孩子的老师面谈。回来后她对同事说:“没想到与孩子的老师面谈会是这种感觉,没想到作为一个家长是那么的一无是处,又是那么的无所适从。不知我平时给学生家长的感觉是不是也这样?”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闲谈中,一位教师向我讲述了她与一名学生家长相处中的“无奈”:她与一位学生家长过往甚密,两人甚至“以姐妹相称”,为此,她也没少给这位家长的孩子“吃小灶”。可是最近为了孩子的一件小事,这位家长竟然和她“反目成仇”。这位教师觉得自己的付出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还造成了对自己的伤害,感到非常伤心。我认为,这种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还没有“读懂家长”,还没有掌握好与家长接触的“度”。诚然,为师者,不仅要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育教学艺术高超,而且要学会和家长和睦相处。但是,…  相似文献   

3.
假如我是你     
一王老师做班主任多年了,每天都要面对一些学生家长,或者是在教室门口谈话,或者是到学生家中家访,或者在办公室里讨论……有些时候,她从没有顾及到自己与家长交流的方式和语气,也从来没有换位体验过每  相似文献   

4.
最近和于漪老师有过一次交流,她对笔者说起一位家长找到她,说自己的孩子在语文考试中碰到一道题目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要求解释"白丁"一词。孩子的答案是"没有文化的人",但标准答案却是"没有学问的人",教师因此判定孩子回答错误。家长就此请教于老师。于老师并不认为孩子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班主任把我叫去,说孩子的成绩不太好,要测一下智商。"一位家长向报社反映了这件事。家长说,他觉得老师是在怀疑自己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是弱智,这令他很"受伤"。问及老师,她承认此事,且已成功让5名家长带孩子去测了智商,她还打算再叫5名学生家长去。老师说:"这10名学生成绩都  相似文献   

6.
星期天,我收到一位学生家长这样一条短信:"……我衷心地希望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多留给孩子一些机会,以克服孩子因性格内向而带来的弱势心理,达到提高孩子自信的目的。谢谢老师!"看了这条短信后,我马上明白了家长的意思:她这是在为自己的孩子由于性格内向,课堂上  相似文献   

7.
紧张而单调的高三学习,有时也需要找一个自己喜欢并彼此信赖的人互相倾诉,调节一下心情,因此,高三学生的异性交往需要有时会很强烈。作为学生家长,你会怎么办呢?本文引用了大连教育学院王希华老师女儿高三的经历,王老师说她忘不了当时发生此事时为人父母的那种心情——担忧中夹着焦急。对她来说可能是虚惊一场,事实上,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段时光,高三家长难免会遇到这种事情,是否都会处理得很顺利呢?  相似文献   

8.
女儿上小学时,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属于好孩子之列.有时我们问她成绩怎么样,她的回答总是"很好".考试完了,拿回成绩单一看,几乎是全优.因为没有具体分数,我们也无法将她和其他孩子比较.偶尔问问老师,老师也只是说"好"或者"可以".似乎孩子满足了,家长也可以无忧了.  相似文献   

9.
家长的苦恼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回应更多的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怎样更好地与学生交流,这不仅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难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  相似文献   

10.
《中华家教》2020,(1):37-37
不久前我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她的女儿是我班里刚转学过来没多久的孩子。这位家长说,她的女儿比较内向,怕她不愿意跟老师、同学多交流,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影响她的学习。我告诉家长我会留意孩子的情况,如果有什么问题会随时跟家长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1.
女儿今年上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了。在辅导她写作文的时候,我这个做老师的妈妈,感触深刻。在多次与女儿、学生家长以及其他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中,我发现三年级的起步作文,很多孩子不会写,很多老师和家长觉得辅导难度大。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家长和许多家长一样,年年都给孩子过生日。但是她发现这样过生日,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孩子并没有得到有价值的体验。有时快到生日了,孩子甚至还会神气地向家长不客气地发问:“这回生日给我怎么安排的?”看到家长辛辛苦苦准备好的礼物,只是淡淡他说了句“还可以”。说得家长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这位家长认真地做了另外一项工作——带着孩子为自己的父亲(孩子的姥爷)准备生日礼物。  相似文献   

13.
刘玉 《南昌教育》2009,(11):7-9
每逢教师节,学生家长往往要给老师送礼物,以表达谢意。对家长来说,他们想借此拉近与老师的距离,使老师能更加关照自己的孩子;对老师而言,家长送来的礼物,无论收还是不收,都是一种不小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位幼儿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以前回家从来不讲自己在幼儿园里的事,不管怎样问她,她也回答不了几句。可是最近孩子变了,每天回家都高兴地讲她在幼儿园里的活动,如“今天老师叫我上去唱歌、讲故事”等等。她还开口一声我们老师,闭口一声我们老师,似乎特别爱老师了。家长还告诉我,原来她的孩子过于文静,不声不响,班上有她无她似乎都一样,老师很少关注她。因此孩子对上课、活动都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还不想去幼儿园。这学期,班上来了位新老师,对她与别的小朋友一样,经常叫她唱歌、讲故事,地很高兴,觉得老师喜欢她,对上课、活动也认真、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家长的您,有过这样的想法吗:孩子越大,家长的烦恼也就越多!您瞧,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可有时偏偏爱和您对着干,您说一,他(她)说二;他(她)有时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有时却闷闷不乐,个中原因您不知晓;他(她)与同学或朋友煲电话粥,一煲几十分钟,而与您却相对无言;他(她)最近  相似文献   

16.
一个从中国大陆移民来美国的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掩面哭泣。她很感动:她儿子高中一年级得了一个杰出学生奖。最初听说是杰出学生,她简直不敢相信:写没写错名?会不会有重名的?她儿子移民美国刚一个学期,他在中国连职高都没考上。由于她与丈夫离婚,孩子留给丈夫,从小这个孩子就学习不好。初中时,回回家长会上,老师都要点名批评他,上课时则常常被老师拽出课堂;而来美国才  相似文献   

17.
章立早 《班主任》2013,(6):32-33
假如有一天孩子回到家说:“我不想上某某老师的课,这个老师太凶了,我不喜欢她!”作为家长的您该怎么做?是附和孩子对老师的抱怨,还是斥责孩子不尊敬老师或是一言不发保持沉默?对此,初二学生家长朱女士有些困惑了……  相似文献   

18.
杨姗姗 《班主任》2012,(6):46-47
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至唱反调;还有的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韩雪 《家长》2012,(Z2):46-47
在社交场合,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得紧张,因为害怕自己说错话、办错事,而不敢去面对。家长:老师,您好!我不清楚我家孩子是怎么了,放假这么长时间了,她一步都没有迈出过家门。咨询师:她也没有通过QQ或是短信和同学联系?家长:没有,我都查过了。咨询师:是不是您查她的行为她知道了,所以她把信息都删了?  相似文献   

20.
宽厚的力量     
在一位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宽厚的力量。我读初中时,我们学校有一位很优秀的唐老师,她的名气很大。据很多人说,无论多调皮的学生,到了她任班主任的班级,经她耐心和细心的教育,渐渐都会变得爱学习、守纪律。不少调皮孩子的家长就想方设法把孩子往她的班里送,希望在她的调教下变得好起来,她也从没有让家长们失望过。到初三毕业,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变得懂事了。这样一来,唐老师专门能调教调皮学生的名气越来越大了。可是突然有一天,唐老师出事了——被她的学生打伤住进了医院!原来一天下午她正带着学生们在操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