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中小学生一种内在自信心和乐观感,主要目的是培养中小学生受到挫折以后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使其树立起从挫折、困难、逆境中走出来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2.
挫折教育是国际国内公认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所谓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挫折源,或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受教育者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练,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从2008年10月开始,我们在四所实验校开展挫折教育的实践研究,2009年1月,申报立项为福州市第四届基础教育课题,2011年12月通过结题验收.  相似文献   

3.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切实掌握知识的一种教育方式。目前的教育大力提倡赏识教育、成功教育,孩子们从踏入幼儿园起,经常受到老师们的表扬和鼓励,这对提高孩子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是很有效的。但是,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认识幼儿挫折教育 有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给孩子吃点“苦头”,其实不然。真正的幼儿挫折教育,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难题,让  相似文献   

5.
所谓挫折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某种情景,提出某些难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创设挫折情境,培养学生抗挫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的制约,造成中国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这些孩子每天都生活在长辈的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中,久而久之,这些长期生活在顺境中的孩子抗挫能力差,受不得半点委屈,有些孩子因受挫折而离家出走、甚至是自杀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开展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何谓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  相似文献   

7.
挫折教育指的是教育者通过挫折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施教,以达到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增强心理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小学生耐挫能力尤为关键.本文以笔者所在工作单位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学生耐挫折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学生对挫折的体验、对挫折的应对等角度进行分析,考察学生因成绩、年龄等因素的差异,挫折意识的形成与应对挫折的差异性.通过试验设计出适合不同学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研究性问题,并总结其中规律,以提高学生耐挫折心理能力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8.
管轶钟 《甘肃教育》2023,(16):53-57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赏识教育,也需要挫折教育。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动力。挫折教育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增强其抗挫折能力。施教者应以关爱为出发点,把握好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度”,让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行,使幼儿既能在取得成绩时认清自己,也能在身处逆境时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9.
所谓挫折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某种情景,提出某些难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一、创设挫折情境,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没有曲折、一贯成功的教育对学生是不利的,容易使学生滋生骄傲情绪、兴趣降低。特别是有些好胜心强、易骄傲自满的学生,一旦受挫他们又容  相似文献   

10.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人的一生。特别是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遭受挫折实在是难以避免。然而每个学生面对挫折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又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教师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挫折阴影更是师责所在。  相似文献   

11.
论挫折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关系吴文菊在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人们开始关注到一个以往被忽视的领域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教育即是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主动抵抗挫折,形成抗挫折能力为目的的生存发展教育。挫折教育既是现实的教育,又是未来的教育,它跟受教育者的生...  相似文献   

12.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人的一生。特别是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遭受挫折实在是难以避免。然而每个学生面对挫折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又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教师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挫折阴影更是师责所在。一、产生挫折的原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未达到预…  相似文献   

13.
博尔诺夫挫折观与高校挫折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曙红 《江苏高教》2005,(1):116-118
博尔诺夫提出非连续性教育观,从人类生存的本质上来认识挫折。他认为,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心态。教育者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够有意识地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危机感,有利于帮助受教育者有效地应对挫折。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发地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教育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受教育者在此情此境中自发产生的,因而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然而,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教育者往往忽略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所设置的情境往往难以激发学生产生教育者所期望的情感体验,从而最终无法达到教育者预设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5.
挫折教育实施中,长期强调和重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挫折教育出现一头热的现象。通过对大学生挫折的成因和大学生个体在挫折教育中作用性的分析,提出了发挥主体在挫折教育中作用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正确对待挫折,并且通过有意识地设置困难和障碍,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背负着家长的期望,面对着激烈的竞争,而在学校,教师在思想教育活动中,往往只一味强调如何成功,却极少告诉他们怎样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在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观念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德育中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指教育者依据某种道德观念和要求 ,对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施加道德影响 ,力图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性接受及采取相应的行为反应上。由于学生各自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 ,对同样的教育影响会做出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的反应 ,亦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体现着教育的意志 ,保证着教育的方向 ;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决定着受教育者思想的变化 ,影响着教育的…  相似文献   

18.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或创设某种挫折情境,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意识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孩子娇惯任性、受不得任何委屈和挫折。于是,我在工作实践中对挫折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深化职教课程改革应处理好九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一个职业群甚至几个相关职业群的学校教育,不但要使受教育者达到某种职业资格标准,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有在一个职业群甚至相关职业群中择业、转岗的基础;不但是把学习者转化为劳动者的教育,而且要使学生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是让受教育者奠定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基础的教育,更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以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劳动者素质的教育。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改革包含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20.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生活的强者”,这是长沙市砚瓦池小学挫折教育的主题。近年来,该校在突出德育首要地位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的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