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秋丽 《现代教育科学》2022,(1):138-142+156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创造性的改革和发展。研究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以增加数量、缩小差距为任务的需要发展,以追求质与量的协调为特征的巩固发展,以全面优化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3个阶段,具有较强的渐进性特征。在渐进主义模型视角下,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演变逻辑呈现出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政策内容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政策演变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等显著特征。在遵循渐进主义模型的按部就班、稳中求变和积小成大三个原则下,展望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以期为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研究生教育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借助词频统计方法,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的变迁历经了四个阶段,即:1978—1985年的恢复重建阶段,1986—1998年的调整发展阶段,1999—2012年的深化改革阶段,2013年至今的内涵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同时呈现出独特的阶段性特征。在政策变迁的过程中,政策体系趋于完备,政策主体日渐多元。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来看,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均有涉及,但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均衡,供给型政策工具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类政策工具比例。建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教育政策制定与施行办法,优化并综合运用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认为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经历了起步、稳步和调步三个阶段,分析了研究生招生规模数字的起落与政策变化的对应表现,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政策越来越尊重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一直处在起伏发展的动态中,先后经历了快速扩大、缩减式发展、稳步发展和积极发展等阶段。研究生教育政策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发展顺利与否,因此,在研究生政策制定时,要加强国家相关研究机构、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及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政策分析的角度看,20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制度建立和加快发展、调整改革、深化改革、深化改革与积极发展四个时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政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要了解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了解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通过以西华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为主要参考样本,从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度、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学位审核等方面对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各种弊端,在对比分析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建议改革现有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制;修订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考核和过程监管,完善考核和淘汰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政策文本以及相关研究文献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发现,我国2000年以来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发展演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关注外适性质量与学术本位阶段(2000-2010)、外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并重阶段(2010-2013)、走向内适性和服务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阶段(2013-2018)以及内适性、服务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深化发展阶段(2018-)。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发展演变背后反映出来的逻辑是从“以销定产”的适应论到“以产定销”的超越论;质量评判主体由政府、市场走向利益相关者;政府政策主导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呈现自上而下的变化。未来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是日益走向质量主体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扩招等教育政策的改变,女研究生的相关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对女研究生相关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缓慢萌芽、迅速发展以及持续高涨三个阶段。其研究主要围绕女研究生的婚恋、就业、心理等方面展开。研究成果虽说很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只有正视这些不足,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9.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以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材建设在我国的研究生外语教学系统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作用。以研究生英语教育发展历程中1992年《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的颁布和1999年研究生层次学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为节点,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材划为1978—1992年、1993—1998年、1999年至今三个阶段。以这三个阶段研究生英语教材为考察对象,从教材主编背景、编写依据或理念、教材构成、课文主题四个方面厘清不同发展阶段研究生英语教材演进的特点,探究其发展变化的缘由及学科发展机理,以期为当下研究生英语教材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英国高等教育学费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免学费加助学金;收学费加贷款;先上学,后付费、差异收费;经济危机下高等教育市场化阶段"。对这四个阶段发展的梳理对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收费政策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说教育     
今年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4所福建省内高校,将面向2009届高校本科毕业生扩招福建省紧缺的工程类等专业学位研究生2000人。4月底前,各高校扩招工程类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计划、招生简章及相关政策将公布。  相似文献   

12.
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以产业需求为引领。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需明确定位与特色,聚焦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以突出实践能力的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分析了影响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如何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能力、如何打造德才兼备的导师队伍、如何丰富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医教协同"体系目前可分为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两者侧重各有不同。本科阶段侧重机制方法改革,研究生阶段侧重体制政策改革。为推进医教协同培养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的深入发展,政府及相关单位应解决多头管理、成本分摊、质量差异等难点,创新管理体制、保证政策机制,建立适应卫生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培养模式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三个阶段。当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革、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制定整体历经了探索借鉴、封闭单一的初建阶段;全面开放、多元发展的改革阶段;快速发展、统筹协调的完善阶段;注重实践、优化质量的深化阶段。其中供给型政策工具在初建与改革阶段使用的频率较高;环境型政策工具在完善阶段使用的频率较高;需求型政策工具在深化阶段使用的频率较高。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全面运用三种政策工具,推进教育政策法律化进程;突破政策工具的应用障碍,促进教育水平高质量发展;坚持政策工具的灵活变通,构建多元价值导向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工程类应用型研究生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及工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何培养出一大批能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工程类研究生培养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及实践,提出了针对工程类应用型研究生的"三双"(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学徒式和专业式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三个阶段.当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研究生的个体差异、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高校的多样化和层次性以及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不均衡等五个方面的原因,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政策及国外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经验,深化工程学科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通过教学过程和综合能力培养矩阵的关联性分析,将培养目标及过程划分为五级培养目标及七级能力体系。并提出将部分工科专业课程改编为综合课程设计形式的实践类课程,例如工程经济学、建设工程造价等以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专业硕士的考核体系以适应不同阶段的能力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将新中国来华研究生教育分为初创、中断、复苏、创立新体制和快速发展五个历史阶段,认为来华留学政策、中国经济实力、高等教育发展等主要因素,对来华研究生教育历史进程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呈现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来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试点期、开始起步期和改革发展期。探索试点期具有内生型发展、浅层次、面窄量小等特征,开始起步期具有内生型向外生型转变、系统性和初具规模等特征,改革发展期具有以外生型发展为主、系统创新和快速发展等特征。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今后一个发展时期,要深入学习并领会2013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客观认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准确把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发展内容和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