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崇黄老,行休养生息,使得地主政权得以巩固,封建经济得以发展,文化教育逐渐繁荣。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精神统治,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积极推行罢百家、尊儒术、兴太学、举贤良的文教政策,“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兴办了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官立的太学。尊儒产生了太学,太学发展了尊儒。西汉太学以儒学为正宗,以《五经》为国教,培养地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培养纲常道德观念和净化社会风气,以利其统治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太学作为地主阶级成熟阶段中兴起的这一历史事物,对此进行探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两千年前的西汉为培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建立了太学,自始至终太学生们的命运就注定与政治不可分。太学是我国最早的大规模的官方正式办学。西汉政府在学生的来源、待遇、出路以及学习内容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太学的教学组织以及太学生的学习方式、课余生活等都极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两千年前的西汉为培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建立了太学,自始至终太学生们的命运就注定与政治不可分。太学是我国最早的大规模的官方正式办学。西汉政府在学生的来源、待遇、出路以及学习内容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太学的教学组织以及太学生的学习方式、课余生活等都极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俞启定 《教育学报》2005,1(5):68-74,81
古代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必然与选拔官员的选士制度紧密联系。经历了汉代太学为选士的一个途径,唐代官学为科举的一个来源,宋代学校取士替代科举取士的尝试,到明清学校与科举的一体化,学校与选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受选士的支配也越来越强化,乃至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归根结蒂是服从于封建政治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要求仅在其次。近代政治形势和教育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后,科举的废除就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
两千年前的西汉为培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建立了太学,自始至终太学生们的命运就注定与政治不可分.太学是我国最早的大规模的官方正式办学.西汉政府在学生的来源、待遇、出路以及学习内容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太学的教学组织以及太学生的学习方式、课余生活等都极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
东晋太学建于司马睿称帝的前一年(317),国学立于咸康三年(337)。国学在永和八年(352)遭到罢废后,又于太元九年(384)复建。东晋太学博士之制经历了从五博士制到九博士制,再到十一博士制、十六博士制的发展过程。太学、国子博士的选任虽以明经为首要标准,但仍是政治场域的人事安排。东晋前中期,博士被朝廷视作政治资源用以巩固地方统治。朝廷以博士征召的方式笼络地位边缘的会稽士族。与琅邪王氏争夺江州的颍川庾氏,则以荐举江州人物来争取民心。淝水之战后,博士的议政权及太学、国学的政治象征性,被孝武帝加以凸显并运用在与门阀的政治博弈中。  相似文献   

7.
宋代中央官学是全国士子向往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和太学是宋代中央官学的典型代表。国子监是代表朝廷管理中央官学的核心机构,为朝廷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太学是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中央官学逐渐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且严格的管理制度,各管理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在一批学养丰富、管理有方的教官教育和管理下,为官学生潜心学业提供管理保障。中央官学的行政管理活动、教学管理活动和生活管理活动,构成了宋代中央官学管理活动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8.
名词解释     
太学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创设“太学”,来进行思想上的统治,以巩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太学培养了大批的各级官吏,为地主阶级广泛地参加政治开辟了途径。“太学”相当于直属中央的高等学校。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设置五经博士。那时候,“博士虽各以经授徒,而无考察试用之法”,还没有一个学校的规制。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依丞相公孙弘等建议,“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博士弟子”  相似文献   

9.
“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基础。在变法期间,王安石对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科举与教育亦非常重视。关于科举制的改革,可以概括为“变声律为议论,变墨义为大义”;关于教育学校的改革,首先是立太学三舍法,其次是设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方法上,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 ,太学本为品官贵族子弟而设 ,宋代太学却将庶民纳入招生范围。王安石改革太学教育 ,实行三舍法 ,太学具备了一套严密的考试、选拔、奖惩制度。至宋徽宗时 ,太学达到鼎盛 ,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对宋代太学发展历程、原因、意义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汉是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化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察举制度的创立为朝廷选拔和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对汉王朝的巩固和强盛,对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察举制度作为汉代选拔人才和官吏最主要、入仕数量最多的一种选任制度,其主流无疑是进步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失误和弊病.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考试发展史上,近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以科举选士为导向的传统教育考试制度,历经千余年的演化,晚清已出现重重危机。由于科举选士标准与官学、书院教学内容长期不变,科举考试流弊加深,不能培养、选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了应对“洋务”,挽救统治危机,清朝统治者开始兴办学堂,培养外语、军事、技术等洋务人才,  相似文献   

13.
洪武前期,朝廷在湘西地区设置九溪卫军民指挥司,推行"以夷制夷"的政策,实行文化控制,设立卫学、县学、义学、书院。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九溪卫子弟向学之风的形成,促进了九溪卫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加强了中央王朝对湘西的统治。  相似文献   

14.
西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统治,采用董仲舒"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公元前124年正式成立了太学,作为中央的最高学府.太学设在京都长安的西北城郊,规模相当可观.太学的教官称博士.武帝时置五经博士.博士各专一经,在太学中以专习的一经对弟子进行教授.原来《诗》、《书》、《易》、《礼》、《春秋》五经,每经只有一家之说,后辗转传授,各有增改,发展到五经十四家.于是至西汉末年太学里的博士也增加到了14人.博士皆由征拜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陈宝琛的人才观,包括他对官吏选拔,考核,培养,任用等问题的看法,他强调朝廷简用大吏要“得人”,要重视对大卢的察劾,主张任用熟悉洋务的人员,发挥洋务学堂毕业生的作用;“聚天下才俊各抒所见”,从官员们的议奏中识别,选拔人才,认为“非兴学育才,无以相济”等。这些认识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值得肯定,但他把忠君与爱国扭结在一起,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身体力行,在时代交替中,使自己背上“忠君”的沉重包袱而落伍,这不能不是他一生的严重缺憾。  相似文献   

16.
汉代的太学     
汉代是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奠基时期,它为以后的封建王朝的教育制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模式。在汉代,属于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有两类:一类是由国家在京师设立的“太学”,另一类是民间的私学。一汉继秦后,汉代统治者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改变了自己的统治策略。太学就是它的统治策略转变的直接产物。因此,要了解办太学的目的,就必须先了解汉代统治者改变策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任何一个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总是希望使用最能反映本阶段意志和利益的人才,充当自己的代表,去管理国家机器和行使国家职能。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是古代中国特色政治化的重要体现,中国进入阶段社会起,便实行专制的政治体制,在中国近几千年历史上表现尤为突出和经久不衰,官吏制度关系到国家的兴亡,这种制度随着明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变化而演变,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内容不同的官吏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以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一主体或者多主体协同的选拔培养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依然面临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政策的缺位、各项政策目标或者政策主体的协同问题、选拔培养机制衔接问题等制约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统筹不同办学主体、学段、政策目标,促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政策协同,提高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从表面看来,两汉经今古文学之争是对“经”的解释权之争,实际上这场争斗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解释学观念的交锋。在解释学视域下对经今古文学之争进行观照,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古代解释学思想发展和变化的整体脉络。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在解释学思想上的对立主要表现为对“五经”是作“经学”的解读还是作“史学”的解读。这种对立体现了在经典解释实践中的“彻底的非连续性和深刻的变化”,亦即所谓“认识论断裂”。“认识论断裂”是普遍存在的解释学现象,它是解释活动中不可分割的有机成分。经古文学派的出现就证明了这种理解和解释活动中经常发生的断裂。随着经今文学派在汉初取得了统治地位,今文学家垄断了对“五经”的解释权。由于历代的解说陈陈相因,“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经今文学确实到了面临崩溃的地步。这时,经古文学派应运而生。它并不是对经今文学派的继承和发展,而是取代了“旧逻辑的位置”,体现了在经典解释上的“彻底的非连续性和深刻的变化”。这种解释学意义上的断裂恰恰是经学历史——这是一个解释学历史——的重要成分,每一个“断裂”都构成了对“五经”所进行的解释活动中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20.
明朝为了维护其统治和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及其健康发展,颁布和推行一系列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少数民族人才选拔政策是其有机部分。尽管明朝实施的少数民族人才选拔政策出于边疆地区稳定的需要,但对促进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视阈下,审视明朝少数民族人才选拔政策的发展,对高考民族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