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经典的形成是教育知识借助"时间"和"意义"不断经典化的过程."经典化"包括表现上的"阅读"和实质上的"诠释",其实际操作方式为有别于"言说"的"述说".当前教育知识生产陷入了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言说"方式的流行使知识生产忽略了教育经典.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教育知识形成了逐级演绎本土实践、借助经验归纳方式生产的逻辑。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近现代教育实践,催生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生产逻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知识转向前苏联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元文化和学科交叉渗透的影响下,中国教育知识生产呈现出多元方式。其转变的根源在于社会变革,尤其是政权更替起着直接推动的作用,导致教育知识生产呈现出理想与现实双轨联接的逻辑变化。鉴于历史经验,中国教育学应以现有教育知识为基础,立足于本土实践,透视中国权利结构特征,形成聚焦师生具体人的综合原创方式,按照"问题—中层—学科"的创生程序,最终形成走向国际视野的民族生长逻辑。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是一个国际化认同的议题,中国本土实践的通识教育仍面临由于"通"与"识"的模糊认识带来的发展困境.新时代,通识教育必须扎根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回应时代诉求,"以整全人的塑造"为价值理念培育时代新人,强化"阶段贯通""文化联通""视野融通",基于跨学科的广博性与基础性知识,聚焦于人文性与科学性知识,着眼于通过知识的学习培育"人"的通识素养,以深化、创新通识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教育知识"的兴起是一个颇值得关注的学术现象。析其涵义,"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所指相近,但在研究(生产)的主体、主要环节等方面有所不同,都有存在的学理空间。探其缘由,"教育知识"的兴起以教育研究权力的解放为背景,以突破教育研究的困境为契机,以普遍的个体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为基础。论其意义,"教育知识"标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强调以知识的主体间性超越其主观性,注重以社会与境的历时变迁理解生产方式的转换,认为教育知识生产与其所在的社会与境之间具有本质性联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批判意指对教育思想、言论或行为的理性否定,包括教育实践批判与教育知识批判。教育实践批判最终指向某种教育活动,旨在否定和变革不合理的教育行为;教育知识批判则指向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论与概念体系,力图在教育思想观念领域纠偏查错。两者都是在由某种确证依据和理论逻辑构成的批判方式下展开的,具有本质性联系。当前教育批判陷入了困境,表现为教育实践批判异化为自大与私利的争端,教育知识批判则因人们各安其论而日益稀疏。教育批判的困境缘于其"外在-经验"批判范式,这种批判范式使教育批判陷入认识与伦理的双重困境。超越困境可尝试转向"内在-超验"批判。"内在-超验"批判以"教育理想"为批判基础。教育理想既不能通过教育实践"做出来",也无法通过表述、论证"说出来",但可在教育艺术作品非现实地"做"与"说"中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6.
知识教育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但知识教育权重不当会形成遮蔽学生智慧发展的教育困境.当下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知识教育”现象,从知识观的角度来分析它缘于三方面的原因:中国传统尊重知识权威、唯书唯上观念的影响;近代西方唯知识论影响;对知识习得的不同理解.受其影响,如果将知识教育、知识习得当做惟一目的,只追求知识的客观性,仅仅关注知识的获取、知识的习得,就容易使教育偏离了培养人的目的,进入蒙蔽智慧的困境.因而,迫切需要在建构主义知识观指导下走出知识教育困境.  相似文献   

7.
法律论证的“说服力”选择,促使思考法律三段论方法的修辞转型;当案件最后的确证明是这里所辩护的实用意义上的明晰案件的时候,对这些案件的判决意见做出充分的合理性证明,不管其表述是多么不正式,都具有演绎性特征;通过分析具体法律论证的修辞因素,指出法律论证类型可以追求法律三段论之前提的“明晰性”,但需更加细致的说服力条件,由此可以看作是走出“明希豪森困境”和“休谟问题”的法律修辞方法的实践推理回应.  相似文献   

8.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是一种由专业、教育和职业三个维度所形成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其具体可解释为:由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知识和专业反思知识构成的专业知识;由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知识和教育反思知识构成的教育知识;由职业理论知识、职业实践知识和职业反思知识构成的职业知识。"双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需采取"学校与企业、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等跨界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科学化的追求,因难以抗拒普遍性、确定性和理性主义政治的诱惑,而陷入以逻各斯的尊奉和知识理性推崇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理想国”,由此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困境与实践上的消极后果。可惜的是,似乎鲜有学者注意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大量而又分散的个人知识这一事实,致使个人知识的价值被严重遮蔽,即个人知识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认知的结构性和情境性、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从“知道什么”向“知道如何”的转向、个人知识的方法取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识共享成为可能等。据此,要走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困境,需要重视微观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生产的地位和价值、实现知识生产的思维方式由分析性思维向相似性思维转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社会”品质。  相似文献   

10.
教育知识是一种特殊知识 ,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能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 ,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它真实地存在于普通教师的头脑中 ,体现在教师的行为里 ,教育知识在指导教师教学改进教学实践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新的教育知识生产观的角度探讨了作为教育知识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