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九个方面: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及其解决形式;价值的二重性,即价值的质和价值的量;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货币之谜的破解,即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生产劳动和价值的创造与转移;价值规律的实质、表现和应用;商品拜物教的来源、实质及其研究意义等。这些丰富的科学内涵逻辑地依次展开的过程,主要体现为以下九道程序:把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和资本主义肌体的细胞作为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透过商品“物质属性”之现象察其“社会属性”之实质→分析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分析商品的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具体分析商品的价值之质即价值实体→研究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和如何决定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价值的表现问题并揭开货币之谜→深入地研究了价值规律→进一步研究了商品拜物教的来源和实质。  相似文献   

2.
应对现代科技时代的经济发展的现实,深入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解决了两个难题:“价值的源泉”和“价值的尺度”。随着信息网络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的知识、技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脑力劳动正由传统的“直接体力劳动”的劳动为主逐步变为主导地位;生产劳动的外延逐步扩大;劳动的作用形成发生了变化;复杂劳动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等等如此众多的变化,已促使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具体观念和概念需要进行交流、发展和丰富。例如:现代科技时代需要扩展劳动的范畴;研究、概括科学劳动、服务劳动、知识劳动等新理论范畴,新知识、高科技创造不创造价值;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发生新变化,对资本主义的基础,即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产生着新的影响,等等新问题、新变化、新现象需要新的理论探索、概括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认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死存亡。而在当前新形势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教学中如何迎接挑战,正确解答这一理论难题,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解决好这一课题,不仅有助于维护和树立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更有助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4.
5.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时间作为商品价值量的尺度,暗含着时间是外在于商品价值的东西,其本身没有价值,不是商品;如果时间被商品化就动摇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然而,马克思在批判李嘉图寻求"不变的价值尺度"时却能得出"时间也是商品"的推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就必须承认时间是商品。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学术界却人未停止对价值学说的讨论与创新,从古典主义、边际效用派到剑桥学派和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派别,他们之间的相互辩驳以及对他方理论的评定,更是证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文章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凯恩斯学派的价值理论的比较,以证明以上述观点,并兼谈在新形势下应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财产(劳动条件)和劳动是创造财富(产品)缺一不可的两个前提,因此,劳动享有对收益(利润)的收益权是所当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根本的一点区别是前者在利润分配中否定了劳动的收益权,只承认财产收益权。社会主义条件下既承认财产收益权也肯定劳动收益权。因此,私营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必然的、合理的,它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9.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及以其为基础的经济学说和现时的社会经济生活存在脱节,因此,本文着重探讨新形势下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分配理论的发展研究中,目前主要出现了用多要素创造价值来解释分配和认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无关的两种思路.而这两种思路都还不能对现实进行科学、有效的解释.从经典著作看,劳动价值论的分配理论首先是指"生产决定分配"原理.这一原理是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进行揭示的.这是分配的第一原理.而在人类生活的社会历史发展有赖于生产力(类的力量)的提高过程,并表现为生产力的"类化"即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来表征和由此付诸实践,并导致分工、所有制及其分配方式的产生,从而形成了"所有制决定分配"的关系."所有制决定分配"是"生产决定分配"历史运动的辩证形式.一般地,人类社会分配的内在发展表现为上述两种决定关系的辩证运动,这是马克思揭示分配辩证发展的理论内核.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配理论包括上述两个原理及其辩证关系的内容.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分配问题上的理论阐述应坚持这一立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科学地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所揭示的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赖之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研究中系统形成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逐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劳动价值论也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而具有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方向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余斌 《教学与研究》2007,23(3):49-56
斯蒂德曼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非难源于他本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错误理解."价值总量"与"生产价格总量"只是同一个数量的不同表现方式,它们不可能不相等;而总剩余价值量等于总利润则是劳动价值理论关于利润的定义式,这两个量也不可能不相等.从而,价值转形理论的数学难题只是一个伪问题,可以休矣.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经过艰辛的探索之后,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在分析与批判黑格尔劳动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从而实现了对黑格尔劳动观念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确立了现实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观,最终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理解劳动价值论 发展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1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经济现实中的地位。一方面,明确指出它“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也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实际问题,如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日益重要的作用等,向广大理论工作者提出了“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新课题。深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等数字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劳动这一概念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数字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异化问题也随之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从数字劳动这一概念的界定出发,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论证了数字劳动的物质性,之后说明了数字劳动异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在面对数字劳动异化时要积极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观点,从劳动者、劳动平台、数字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去除数字劳动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通过剩余价值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指出了占有他人劳动是物质财富分配不公正的原因.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即使在生产资料公共占有的条件下,分配公正也会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而变得极其复杂.如何认识并实现分配公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拟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对分配公正问题做一探讨,认为分配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公正的实现有赖干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制衡.  相似文献   

18.
价值哲学的研究,不能离开人的价值,人的价值的问题是马克思价值哲学中一个重要问题,实践思维方式理解的人的价值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价值的本性。在此基础上的人的价值表现在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但主要是人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人的价值的本质,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认为劳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是观念外化的必要环节。马克思继承批判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分别从人的感性活动层面、物质生产层面来探讨劳动与需要的关系,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劳动的科学解释,最终把劳动为作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