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对于因为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财产丧失的,特别是丧失房屋财产的一些购房人和房子的持有人,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法律依据来解决这些问题;自然人破产制度中的自由财产制度可以使自然人从长期的债务压力下解放出来,自由财产制度为自然人保留了生活所需的必要财产和职业上需要的工具,不至于使债务人破产后生活陷入绝境,维护了债务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分析了自有财产内涵及自由财产制度构建的意义,结合我国当前各种相关规定及设计情况,提出了我国自由财产制度设计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垄断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双重性是适用除外制度生成的经济基础,结构松散、形式灵活及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是适用除外制度的基本特征;修补反垄断法的不足是适用除外制度的基本作用,建议运用适用除外制度加速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3.
垄断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其存在有一定的经济和法理基础,具有积极效应的一面。规定反垄断适用除外制度是各国立法的必然,也是一种先进的立法技术。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豁免对象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国际上的先进立法和世贸规则进行确立、实行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持有的消极情感因素制约着高职英语教学的成效,文章分析了高职生学习英语的消极情感因素,提出三方面的转化措施:管理层面,给予制度保证;教师层面,进行情感引领;学校社会层面,予以环境护航。  相似文献   

5.
美德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垄断法除外制度允许特定情况下垄断行为和垄断状态存在,该制度在反垄断法中必不可少。美国和德国分别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英美和大陆两大法系的典型代表国家。从立法形式,具体内容包括卡特尔、对外贸易、知识产权和一些特殊形式等以及适用程序上对两国的适用除外制度做比较, 可以看出两国的反垄断法对除外制度都作了详细规定。尽管因国情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但都体现了对这一制度采取趋于严格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积极利用这一制度为发展本国经济服务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个人破产的条件、个人财产的范围以及破产行为能力的限制等三个问题是个人破产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个人破产制度中,破产法应分别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申请破产的条件,并就仅有部分债权人申请破产或破产中连带之债的处理等特殊情况作明确规定;债务人的个人财产是其所有的,除人身权益以外的积极财产,包括在共有中的份额及暂无处分权的财产;破产法应在破产中及破产后对破产的财产及人身权利加以限制,最终利用“复权制度”恢复。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中的适用除外制度,是世界各国反垄断法共有的法律制度,其基本作用是修补反垄断法的不足。尽管我国反垄断法已经出台,但其中对反垄断适用除外制度却规定甚少。本文分析了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含义、特征和适用范围等问题,以期对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确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叶灯波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2):49-51,61
反垄断法是反对、限制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是现代经济法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的反垄断法已经颁布并实施,同时在某些特殊的行业或领域内,该法也确立了适用除外制度。本文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涵义入手,探讨了适用除外制度在伦理道德、有效竞争、公平与效率、社会本位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是我国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是合法垄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表面上看是对反垄断法基本制度的修正,实际上是国家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反垄断法及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某些垄断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的法律制度;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与产业政策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其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还应为法律所承认与保护.本文结合我国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适用除外制度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做以法律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财产申报制度为规范公权力、推动民主政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新视角。财产申报制度主要是通过保障社会民众的知情权进而实现监督权,达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目的。在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建立仍然面临着诸多障碍性因素,并且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日益凸显。本文试图从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障碍及清除障碍的路径角度来进行阐述,分析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遗嘱信托作为一种处理遗产的方式,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广泛使用且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但未能在我国得以实践及发展,其中立法滞后是其主要制约因素。遗嘱信托制度在我国有效运用的当务之急是完善立法,以明确信托成立要件、确定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限制财产存续期间等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破产债权制度的设立与完善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破产债权的公平清偿。先进国家的经验表明,构建以劣后债权为核心的破产债权例外制度已成为众多国家的立法选择。我国目前的破产债权制度体系呈现出以普通债权与优先债权为核心的二元结构,也辅以一些除斥债权规定。在坚持公平清偿这一核心目标导向、理性体现"债权平等原则"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破产债权例外制度,尤其是制度构建上应该基本上摒弃现有的除斥债权规定而代之以劣后债权制度,通过整体上的范围厘定以及清偿顺位上的优化设计,藉此建立起优先债权、普通债权、劣后债权(同时亦应辅以必要的除斥债权)的三元破产债权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发轫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传统,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Rogers)首次提出这一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本科教育层面。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正在从深层次影响着我国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这一理念也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理念必须积极推进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南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当前在制度层面,南京还存在不少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旁观者是校园欺凌中不可忽视的道德主体。根据关怀关系的存在形态,可将旁观者分为积极旁观者与消极旁观者。从道德层面上看,影响消极旁观者行为的因素主要有道德认知不足、道德情感错位以及道德行为偏差。学校引导和干预消极旁观者道德关怀的策略包括加强关怀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建立关怀关系,调动学生的关怀情感;完善治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定义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为"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训练和竞技能力提高的客观实在"。并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内、外环境中处于主要作用层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将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内环境和外环境因素中处于主要作用层面部分因素确定为:运动员因素;教练员因素;物质条件因素;体育科研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政策与制度因素。通过分析使我们对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体育环境因素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便于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提高主要环境因素,从而达到优化体育环境目标,实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集约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自然人具有破产能力 ,我国法律应该赋予商自然人宣告破产的资格 ,建立商自然人破产制度。建立商自然人破产制度不仅是可能的 ,必要的 ,建立商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在限制债权人个别行使债权同时 ,通过将破产的全部财产变卖来公平地分配给债权人 ,并通过与破产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惩罚、限制、撤销等措施来防止破产财产的非法流失或转移。  相似文献   

18.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包括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法定财产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法律规定方面的不完善;部门法之间存在矛盾等。约定财产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生产力水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家事劳动价值的忽视;夫妻对财产的约定缺乏公信力等。要想有一个良好而又可行的夫妻财产制,一方面要不断地完善现有的夫妻财产制,另一方面要探索新的夫妻财产制的模式,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既有利于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也有利于第三人的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的法治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经贸合作的法治"壁垒"主要是:法制不健全、执法不规范,贸易和投资壁垒、发展环境较差、企业税负较重、外国劳动力准入受限制、中国企业与员工面临人身与财产安全风险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完善争端解决机制,应重视加强中亚国家经贸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加强双边或多边国家立法机关之间的沟通,积极提升为经贸合作服务的意识与能力;不断创新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积极完善争端协调与规范机制;重视对国际经贸合作相关法律协调机制的效果分析,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科学的方式方法,科学规范经贸合作行为,积极推进保护境外中国企业与员工人身与财产安全的工作走法治化之路,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政府是服务公共事务型政府与服务统治阶级事务型政府的统一,是积极自觉型政府与消极自发型政府的统一,是契约型政府与道义型政府的统一。与此相联系,政府能动性在道德、历史使命和政府自利性三个层面上发生。规律优位论和政府自利论使得对政府能动性进行制约成为必要。制度安排和道德建设是对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进行制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