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川 《今日教育》2006,(2S):42-43
文化,一种亘古绵久的社会现象。它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互相砥励,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两者血肉相连。正如顾明远先生所盲,“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不研究文化,就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摸不着它的本质特征。只有彻底地把握住它的源头和流淌了五千年的活水,  相似文献   

2.
书名: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著者:顾明远 责任编辑:张金柱 出版:山西教育出版社 字数:216千字 定价:36元 中国有句俗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语比喻在实践之中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的彻底的解决.这种病症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里存在,在教育实践中同样存在.解除这类病症需要正本清源,需要寻找中国教育困惑的"文化"源头.正如顾明远先生说的. "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人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不研究文化,就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摸不着它的本质特征,只有彻底把握住它的源头和流淌了5000年的活水,才能彻底地认识中国教育的精髓和本质."  相似文献   

3.
文化,一种亘古绵久的社会现象,它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互相砥励。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两者血肉相连。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言:“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  相似文献   

4.
正顾明远先生曾说:"教育犹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的活水。"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越深厚,学校的基础就越深厚。北京小学大连开发区华润·海中国分校于2011年9月成立以来,根据"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润泽生命,启迪智慧"的办学理念,以"生命与智慧"教育为主题,以"润德、润智、润体、润美"的"润教育"为核心,让"润"点化师生的心,浸润师生的情,滋养学生的根。围绕教育是"润"的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活水源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突出的问题。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灌输理念为理论基础、以增强文化认同为价值追求、以契合实际为内容遴选原则,积极探寻一条适合西藏高校特点的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句俗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语比喻在实践之中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的彻底的解决。这种病症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里存在,在教育实践中同样存在。解除这类病症需要正本清源,需要寻找中国教育困惑的“文化”源头。正如顾明远先生说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日本文化对日本社会教育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发达的社会教育已被世人列为学习的典范,它对日本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社会教育活动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日本社会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对其研究可谓了解日本社会教育的一条捷径。因此,笔者试图从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找出其日本文化对社会教育活动发展的深层影响,希望能给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化社会带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51):25-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这种结合的根据就在于二者之间的契合性:一方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于本质差异基础上的相通。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活水源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并将继续提供丰富的理论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描述功能、本体规范功能、外向规范功能、“形而下”功能和“形而上”功能。在科学教育中,负载民族文化的主体很容易选择科学的描述态文化因子和物态文化因子,而忽视和排斥观念态文化因子。所以,科学文化在中国传承的主要文化使命就突出地表现为强化科学本质观教育,传承科学的“形而上”因子。这一文化使命表现为强化科学本质观教育,传承科学的“形而上”因子。这一文化使命实现的关键是科学教育中科学文化传承的质量。根本途径是,科学教育工作者通过反思科学的本质,逐渐识别科学文化中的观念态因子,通过反思自我文化或本土文化的观念,意识到科学文化中观念态文化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改造自我观念,从而在其教学行为中加以积极主动的渗透,以推动科学文化在中国的深层传承。  相似文献   

10.
韩国在汉朝时期曾属于中国的附属郡县之一,因此韩国文化中的很多源头都是从中华文化中分支出去的,这也就是韩国文化为什么很多元素都与中国文化相似的原因。在目前的韩国的教育体系里,其中包含了许多的中国文化的元素,而这些中国文化元素也对韩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韩国教育的特点的论述,讲述韩国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影响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新教育实验是当代中国具有民族文化特征与时代精神气质的中国教育学派之一。它站在社会和时代转型的制高点上,以理想的美好、信仰的虔诚与理论的彻底,吸引、团结与感染广大中小学教师,朝气蓬勃地投入到新教育实验,形成了令人注目的新教育现象,成为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亮丽文化风景。卓越课程理论是朱永新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核心理论,它在...  相似文献   

12.
孙鹏祥 《贵州教育》2013,(23):45-48
文化是一条承前启后、源远流长的河,而传播则是民族音乐文化之河的核心和推动力:同时,也是将传承、教育、交流联接为一体、互为反馈——促进的纽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面临传承有限、文化断层、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受困等许多难题,建立以传播为动力和先导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接受——教育——传承协同发展的创新理论架构,对于促进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研究和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土改文化的底蕴被深入发掘出来,土改文化的热能有效释放出来,形成了一个以土改为源头,以三十年改革开放为重点的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新基地的新看点,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认真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充分认识它的功能,热情扶持它的发展,大力加强对它的管理,是各级党委政府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而又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化传播与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化是传播的产物,传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研究文化离不开对传播的分析,同样,研究传播离不开对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的考察。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就是有目的地传播文化的社会活动。它与文化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传播给教育以存在基础和意义,教育给文化传播以发展契机和生机活力。两者层层相因,袭袭相连。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文化态度,一种是以学习先进为价值取向的激进态度,一种是以注重继承传统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态度。这两种态度给教育理论中国化造成不同的文化困境。前者造成了中国教育学人学术生活与日常生活某种程度的分裂,国人对域外教育理论的盲目尊崇,中国教育研究原创精神和能力的缺乏。后者则面临着如何破旧立新和有效传承的挑战。走出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文化困境,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改变先进和传统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构建根植于传统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创业教育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人的创业开发,而创业潜能的大小不仅受先天因素伪影响。更受后天文化环境的制约。中国文化传统是制约创业基本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创业教育必须关注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最近,随着“创新教育”一词在中国大地逐渐升温,‘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也备受青睐。由于创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鼓励学生自我雇佣,其优点是创业者不但自己谋得厂生存空间.也为社会其他成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当前经济调整时期能有效地缓解劳动力供需不均的矛盾。因此,这几年创业教育、创业培训机构(班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举考试作为一项封建制度,是整个科举社会,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1300余年封建社会文化的形成、演变与发展。如今,厘清科举文化概念,研究与挖掘科举文化内涵,是研究科举学与教育考试文化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教育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演进过程中积淀了浓厚而独特的传统。我国推行教育现代化,首当其冲的重大问题就是,在大量借鉴西方教育经验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教育传统问题。有人鉴于教育现代化与传统的本质对立,尤其是中国教育文化传统对国家现代化存在的阻碍因素,主张以革命的方式,与教育传统实行彻底的决裂;有人则认为悠久的教育文化传统是我国丰富的历史遗产,主张加以继承和发扬。为  相似文献   

19.
重建乡村文化:追寻乡村教育的文化之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乡村少年的生活场域和精神家园,作为乡村教育独特个性形成的重要背景,乡村文化在当今乡村社会变迁中的凋敞必然会导致乡村教育与乡村少年生活经验的脱离,导致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乃是人们所持有的功用性、获得性的文化价值观,尽管这一文化价值现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我们可以超越它,重建一种以人的自然和谐自由发展为旨趣、而不仅仅是追逐物质生活享乐的文化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诸多具体途径,重建乡村社会浓郁的文化氛围。文章重申了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边缘化的问题及其给乡村教育带来的困境,提出重建乡村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焦友 《教育论坛》2004,(3):22-22,24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有诗云:“半亩方塘-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年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得心应手,永远“清如许”,让学生如沐春风,就必须随时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增添“活水”,并为“活水”寻找到好的“源头”。事实证明,一份办得好的教育报刊,就是一所好的“进修学校”,就能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这种“活水”、找到这种“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