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直以来,我们只是说黑洞的神秘特征,黑洞是由超超新星表面的氢、氦燃烧完毕,之后在引力的作用下向内部坍缩形成的。然而,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恒星内部引力坍缩会形成这样一个怪物,使我们甚至不能间接观察到呢?  相似文献   

2.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著名的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我们来自超新星爆发,这并不是一个笑话。根据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比锂元素重的元素只能在恒星内部核反应或者超新星爆发过程中产生,宇宙大爆炸时期形成的轻元素仅有氢元素、氦元素以及锂元素,其他的更重的元素来自于恒星的演化过程。比如一颗超新星,当大质量恒星的燃料耗尽时,就会其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最后以超新星爆发形式结束。  相似文献   

3.
读者互动     
在《大科技·科学之谜》2005年7期“读者互动”栏目中,浙江省乐清市育才中学杨彬同学提问:宇宙是否会一直膨胀下去,还是有个临界点?到了临界点后就会收缩?过去,人们一直无法得知宇宙天体之间的引力大还是宇宙造成的膨胀力量更大,所以无法判断宇宙最终的命运是坍缩到一个奇点还是膨胀到无穷大,如果宇宙之间的物质密度的效果更加强大,那么由于物质引起的引力最终会使整个宇宙坍缩成为一个奇点;相反,如果宇宙之中造成膨胀因素的力量更加强大,那么宇宙最终会被撕裂。——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吴峰、湖北省公安县第一中学高以下是一些读者的新问…  相似文献   

4.
黑洞揭谜     
黑洞多数是大质量恒星死亡时超新星爆发的产物,它强人的引力使得光都无法从其中逃脱,因此被称为"黑"洞.由于所有的光都被"囚禁"在里面,所以黑涧边界以内的任何事件都不能被我们看到,这个边界叫做"事件视界".  相似文献   

5.
黑洞的奇异家庭 黑洞是引力所创造的奇迹,是光都无法从中逃出的无底洞。宇宙中有着各式各样的黑洞,有些是大质量恒星走到生命尽头、经历一场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遗骸;有些则藏身在星系中心,拥有相当于数十亿个太阳的庞大质量。理论物理学家推测,大型强子对撞机也有可能制造出微型黑洞来。  相似文献   

6.
Nature     
《科学中国人》2022,(4):10-10
磁场指南:恒星形成过程中向磁性超临界状态的早期过渡《自然》封面:星际磁场的结构叠加在金牛座分子云上,这是利用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Planck)和赫歇尔(Herschel)太空望远镜的公开数据绘制而成。《自然》杂志第7891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对金牛座分子云磁场的观测结果。在恒星形成过程中,星际磁场会耗散,分子云也会在自身引力下坍缩,最终导致恒星的形成。然而,星际磁场的强度一直难以测量。研究团队确定了这一磁场在名为冷中性介质的区域以及分子包层和致密核内拥有一种有序结构,表明分子云开始坍缩的时间比一般认为的更早。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22,(13):10-21
Nature:磁场指南:恒星形成过程中向磁性超临界状态的早期过渡《自然》封面:星际磁场的结构叠加在金牛座分子云上,这是利用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Planck)和赫歇尔(Herschel)太空望远镜的公开数据绘制而成。《自然》杂志第7891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对金牛座分子云磁场的观测结果。在恒星形成过程中,星际磁场会耗散,分子云也会在自身引力下坍缩,最终导致恒星的形成。然而,星际磁场的强度一直难以测量。研究团队确定了这一磁场在名为冷中性介质的区域以及分子包层和致密核内拥有一种有序结构,表明分子云开始坍缩的时间比一般认为的更早。  相似文献   

8.
大约46亿年前,在银河系一块并不显眼的位置上,酝酿着一起大事件,弥漫在那里的氢气、氦气以及少量的固体尘埃开始凝聚.由于无法抵抗自身的引力,这一新形成的星云坍缩了.在高温的混沌之中,诞生了一颗恒星,这就是我们的太阳. 我们至今仍无法确切地知道,是什么触发了这一过程,或许这一切源自邻近一颗恒星在临死前的大爆发中传来的冲击波.但无论如何,这并非是一件稀罕的事情.自银河系大约在130亿年前诞生以来,此类事情已发生过无数次,而且至今还一再发生.作为一颗恒星,太阳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了.  相似文献   

9.
问:每到晚上,对着繁星点点,我就很疑惑,为什么恒星和行星都会旋转,是什么使得它们在旋转啊? 答: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哦。这一现象是宇宙尘埃和其他坍缩形成行星和恒星后的遗迹。即便是轻微的旋转运动——应归功于紊流、与别的天体的近距离接触或碰撞——也会随着气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的坍缩而加速,就像滑冰者收起手来以后旋转得更快。一旦重力将尘埃和气体结合成一个坍缩  相似文献   

10.
1916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引力使时间、空间弯曲的原理,此后不久,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在求解引力场方程时,提出了宇宙中存在着一种不旋转、不带电、球对称的致密天体——黑洞。关于这种致密天体的形成,一些科学家认为,大质量的恒星在经过超新星爆发后,如果其中心余下的恒星物质质量超过3.2个太阳质量,恒星坍缩的结果便是形成致密天体黑洞。然而一切正规天体都有一个引力作用的极限,黑洞也是如此。当一个黑洞的总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内部巨大引力作用使黑洞里的所有物质都以极大速度向黑洞中心聚拢,最终,所有物…  相似文献   

11.
黑洞其实并不可怕,我们在实验室里就可以轻松制造出来,而且,保证安全无危害!黑洞会蒸发黑洞可以说是目前宇宙中发现的最神秘的天体,它拥有强大的引力,即使是宇宙中跑得最快的光,进入了黑洞的势力范围都无法逃出。这个连光都无法逃  相似文献   

12.
过去一直认为,当大质量恒星到了晚年,它们就会坍塌为黑洞,所以黑洞是恒星演化末期的产物。当所有的星系坍塌为了黑洞,那就意味着宇宙也走到了它的末日。可是现在有一只观点却把这一切都颠倒了过来,认为很可能在宇宙的早期就出现黑洞了,而且正是它们催生了星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黑洞就像蛀虫一样慢慢地吞噬着整个宇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黑洞形成。当它们相遇时,强大的引力会使它们二合为一,形成一个更强大的黑洞,这样会使整个宇宙最后也变成一个超级黑洞,这时的宇宙就成了“黑洞  相似文献   

14.
黑洞就像蛀虫一样慢慢地吞噬着整个宇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黑洞形成。当它们相遇时,强大的引力会使它们二合为一,形成一个更强大的黑洞,这样会使整个宇宙最后也变成一个超级黑洞,这时的宇宙就成了"黑洞  相似文献   

15.
黑洞是宇宙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天体,它以巨大的引力不断的吞噬宇宙物质,它的引力之大,就连宇宙中速度最快的光也难以逃脱。虽然如此,但万物却无法看见它,即使你用强光照射、雷达探测,依然无法寻到它的踪迹。黑洞由此变得神秘,黑洞被喻为宇宙中的大漩涡。揭开黑洞的神秘面纱其实黑洞并不是洞,不是深不见底的空洞,而是比铁,比铝沉  相似文献   

16.
<正>新发现的氢气"河流"也许就是螺旋星系稳定而高产的"恒星生产线"。恒星是如何形成的?你也许会说,这个问题早已被天文学家们弄清楚了。早在18世纪,康德就提出了"星云假说"——星际空间中的气体云和尘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塌缩,星云核心处的温度会升高,最终点燃核聚变来对抗塌缩,恒星就这样形成了。随后,天文学家们进一步弄清了恒星形成过程中的细节,比如星坯演化的主要机制、形成恒星所需气体云的临界质量等等。如今,天文学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暗物质或者暗能量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上面,而恒星的形成过程似乎已经无需去研究了。  相似文献   

17.
黑洞一家亲     
姜岩 《百科知识》2003,(2):28-28
如果一个天体质量足够大、体积足够小,那么它的引力大得就会连光都逃不出去。这种天体就是黑洞。黑洞有许多古怪的脾气。原先人们认为黑洞是静止的,后来人们发现多数黑洞应当是旋转的;原先人们认为黑洞是“只进不出”的守财奴,后来人们发现黑洞在吞噬周围物质的同时也向外发出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18.
黑洞无疑是一个神秘而又可怕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中的一些黑洞是由一些恒星演变而来的。其中,一些黑洞是由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它在爆炸时有一些物质会被抛出去,而一些物质会急剧收缩形成黑洞。那么,抛出的物质元素由于比较重,像氧和碳什么的,它们会构成新的恒星以及行星。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启动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击机,曾经给人们带来恐慌,很多人都担心它会制造出迷你黑洞,将宇宙毁灭。而物理学家一直声称,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但最近,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杜伦大学的三位物理学家通过计算发现,迷你黑洞确实有可能诱发宇宙坍缩。这是因为迷你黑洞能诱发宇宙中真空泡沫的形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一颗恒星要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会突然变得特别的亮,这个时候这颗恒星被称为超新星。超新星诞生一般认为是由于大型恒星内核停止产生新的能量,因自身重力产生的巨大引力导致整个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