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晓芳 《传媒观察》2022,(2):95-104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战动总会"采用灵活的时空策略,对根据地青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其一方面诉诸坚持抗战、救国救民伟大理想的普及,另一方面结合青年的现实生活,通过生活化的社会动员,鼓励、推动晋察绥等地青年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进而实现他们的觉醒与行动。本文以"战动总会"为研究对象,在概述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部署、社会环境、对象特点等,从主体融入、时空建构、话语转换、效果保障四方面入手,研究其动员机制,并进一步总结了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宣传动员方面的创造性举措及工作探索,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艳 《传媒》2020,(2):76-78
热点事件能在较大范围内吸引广大公众的注意力,因而是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热点事件展开普法活动是新闻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可以通过将法律知识点与事件要素进行有机结合,请立法者、执法者和法学专家深入解读,把相似事件作为延伸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提升新闻记者的法律素养,注重事件报道的严谨规范,避免跟热点而引发的流量陷阱等。  相似文献   

3.
"深圳飙车案"是一起典型的网络时代的突发公共事件,从事件发生、网络发酵到公众强烈质疑,都具有引爆式特征《晶报》连发8篇社论表达对本城事务的高度关注,在设置议程时,与公众议程、官方发布的权威声音良性互动,既没有强迫读者、公众"怎样去想",也没有淹没于网络舆论,更没被深圳交警发布的官方声音所左右,而是从多个维度对事件条分缕析,告诉受众《晶报》"在想些什么",提供自己的价值判断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诞生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伴随着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不仅衍生了诸多形式,而且凭借其理性和深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2011年,药家鑫因驾车肇事后行凶杀人,被作为“权二代”置入社会舆论声讨行列之中,引发了社会舆论关于权利与正义的新一轮激烈对战.下面,笔者以药家鑫事件中的新闻评论所起的作用,来阐释当今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一个肩扛“五道杠”的少年在微博上走红,并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旋即发展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参与和推进的媒体事件,最终引起了社会舆论和海外媒体的关注。笔者试图以时间脉络为线,对“五道杠少年”事件进行梳理和整合(示意如图1):“五道杠少年”,指的是湖北省的一个名叫黄艺博的初一学生,现任中国少先队武汉总队副总队长。因其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的照片中,手臂上佩戴的五道杠臂章格外显眼,被网友称为“五道杠少年”。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信息随手可得,公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会主动探寻事实的真相。然而浩瀚如烟的信息海洋里,真相似乎触手可及,然而狂乱的媒体轰炸让人们无所适从,眼见并不为实,耳听似乎为虚,所谓的新闻真相背后所掩盖的,并不为人所知。到底媒介所报道的新闻真相如何,有待于公众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7.
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④网络舆论则是公众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一种舆论类型。近年来,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其中不少观点和意见迅速聚集、发酵并形成网上舆论,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可以说,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作为舆论的一种类型,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具备舆论的一般特点.但也有其独特之处。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一般是由网络媒介发挥其特殊功能将个人反应机制进行汇集、有机融合并最终形成聚合效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琪 《新闻世界》2011,(10):132-13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构建和拓展网络公共领域的空间,但是网民参与中也容易发生群体极化现象。"河北大学飙车案"事件的发生,立刻引起网络的关注,并在事件发生过程中不断制造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程远州 《青年记者》2009,(16):50-51
2009年5月7日,杭州发生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在人行道上被正在飙车的胡斌当场撞死。继而引发社会舆论狂潮,一起交通事故迅速上升为公共性事件。“杭州飙车案”发生后,相关部门的语焉不详和暖昧态度,各种小道消息的真伪难辨,网络信息的瞬息万变,再加上诸多报道内容的相互冲突,使得事件本身迷雾重重,解释性报道呼之欲出。在这起公共事件中,解释性报道究竟要解释什么、如何解释,才能还原事实本质,对读者有个“完满的交代”?  相似文献   

10.
言论自由与地方治理——以“彭水诗案”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水诗案”是社会转型时期地方政府滥用公权侵犯公民言论自由的一例其型事件。本文详细剖析这一个案,首先指出:当地政府采取非理性态度对待政治民谣,与“法治”、“参与”、“稳定”等“善治”理念背道而驰。其次分析:网络时代公众个体传播力量需要正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认为:有效保障公民言论自由,能有效遏止地方政治的“类苏丹化”倾向,促使地方治理趋向“善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以后,我国的传媒踏上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事业"与"产业"双重属性的尴尬局面下,传媒业受到了市场权力的侵蚀。本文着重从传媒公共性的"实然"而非"应然"层面审视传媒公共性,透过对近两年国内新闻界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即"21世纪报系案"和"陈永洲事件"的分析发现,作为公共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市场化媒体实然公共性缺失较为严重。同时对此提出若干建议,希冀为我国市场化媒体在公共性的实践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网络群体事件也陆续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面对这些新型的群体事件时,应该思考:它为什么会发生和是怎样发生的;网络在这些事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公众在网络中话语权自由表达的载体,博客的作用正日益增强,博客著作权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本文从法律的角度解析"死亡博客"案,重点分析与该案博客著作权相关的问题并探讨博客著作权的合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晔 《新闻世界》2012,(4):92-93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其中,政府信息传播的不当往往成为事件引发的导火索。本文以邓玉娇事件为例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政府信息传播不当诱发的受众心理负效应,探索政府机构在处理类似事件中应该遵循的传播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兰州晨报》关于"三鹿事件"的报道为例,总结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式狙击报道"模式,并对此模式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孙燕 《青年记者》2012,(17):30-31
自2012年4月以来,关于中国渔民近海捕捞致使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新闻报道集中涌人公众视野.4月3日外媒称帕劳警方打死一名中国渔民;4月5日新闻《韩国检方要求对刺死韩国海警的中国渔民判处死刑》;4月6日,中国货轮在伊朗海域遭遇海盗劫持,船上25名中国船员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5月的黄岩岛争端以及在中国领海作业的渔船遭朝方不明人员扣押……此类事件密集发生,媒体持续报道,舆论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许鑫 《东南传播》2011,(12):40-42
近年来网络事件日益频发,但只有少数事件能脱颖而出,成为网民持续关注的对象,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分析了网络事件吸引网民参与的内在因素,并分析了议题性质对网络事件的公众讨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扬 《今传媒》2005,(7X):28-29
饶颖诉赵忠祥案堪称近年来中国娱乐新闻的一大“盛事”。随着“女主角”饶颖的正式撤诉,由此产生的舆论漩涡,终于在此起彼伏了9个多月后渐将结束。笔者用Gooclle、新浪等搜索引擎,仅键入“赵饶”二字,一般情况下就达到32万多条,主要网站还开辟了相应的专题资料库;在纸质媒介方面,几乎所有的晚报、都市报及新闻杂志都在第一时间花足笔墨来予以跟踪性报道。在这桩新闻事件悄然落幕、是非硝烟渐渐褪尽之时,不妨回眸审视一下,尽管视线仍显纷乱,但得到的一些思考却是意味深长的。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我国的媒体扮演着党的喉舌、信息传播的平台、舆论监督把关人和自负盈亏的经营者等多重角色,模糊的定位和功能相矛盾,使其时而背离社会责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对大师现象的助长。本文从"李一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梳理,分析其所体现的媒体现状,运用"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群体压力"和"集体盲从"等传播学理论,剖析大师现象的成因,从而提出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避免大师现象泛滥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王艺臻 《今传媒》2014,(4):30-31
"乌合之众"是指人们常说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合。群体中的个人因为受到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会表现出"低智商",滋生出"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这在意见多元化,表达自由化的自媒体时代,表现更为突出。2013年2月,"李某某轮奸案"在网络爆发,网络传播环境中呈现出非理性表达和暴力言词一边倒的局面,对自媒体时代"乌合之众"的心理特点分析将有助于网络传播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