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 :“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 ,“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 ,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这是 2 1世纪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历史任务 ,也是高等学校科技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大学集教育、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于一身 ,融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于一体 ,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依托 ,是国民经济发…  相似文献   

2.
高校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是巨大的知识宝库和人才宝库,不仅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的基地,也是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在人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高校更应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江泽民总书记在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将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竞争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江 《中国软科学》2002,(6):124-126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使高等教育系统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甚至超前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即高等学校的知识扩散功能),能够为社会创造和传播更多的最新知识(知识创造功能),能够把研究开发的知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创造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知识转化功能)。高等教育系统要实现上述目标,一个重要落脚点是要超前性地培养出满足未来产业结构发展需要的人才。浙江省高等教育系统如何更好地适应未来产业结构发展的要求,将是现阶段应该考虑和规划的重要议题。一、高等教育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分析框架高等教育是否适应…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目标设计 1.世界一流的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应有高标准的目标定位   在21世纪我国将有100所重点大学进入世界高水平大学行列。如果没有雄厚的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作为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科技园就显得十分重要。首批确认的1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定要有高标准的、具有前瞻性的目标定位,占领制高点,争取主动权。我们已有一些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或“掂起脚、摸得到”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有些成果已经转化或进入产业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童锋 《未来与发展》2010,(4):102-105
在功利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盛行的今天,大学的改革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大学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适当调整,但这种调整必须以一定的理性分析和价值观念为基础,而不应随波逐流,迎合时尚。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文化教育和培养人才。针对暨南大学侨校的特点和当前的各项改革,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探究问题的兴趣、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推进各种具体事务的能力的社会精英。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那么在大学里教数学,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教学?笔者认为,我们作为数学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数学的重要成果和应用的方法,更重要的我认为是介绍数学的思想,启发学生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7.
知识资源池:知识创新和共享的宏观机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搏  王浣尘  张喜征 《科学学研究》2006,24(Z1):274-279
知识的创新和共享不仅仅是企业和组织的需求,更应该是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知识的创新及其在国家范围内的共享能促进国家知识优势的形成;知识资源池就是以大学为“催化剂”和中介的一种社会知识创新与共享机制。大学作为社会知识管理的中心是其职责所在,也是其自身的优势所决定的;大学自身的知识管理要与社会知识管理结合进行,其他组织的知识管理也必须融合到社会知识管理的大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大学科研发展经历过4个阶段,目前正跨入产学研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新阶段。在大学科研的两个导向中,加强科学研究的应用性,不仅是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科研的主要导向和重要任务,而且也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和共同发展的趋势。在大学科研模式上,把大学科研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国家安全结合起来的最好模式是通过产学研结舍来发展科技园区。大学科研工作是以科研立项为前提,以项目研究而展开,以业绩与成果来体现。因此,必须重视立项工作,遵循3个重要原则,落实3条措施,这样就能提高科研立项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职能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源头 ,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地。创办和发展大学科技园 ,做好技术创新源头的工作 ,对于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王大中院士认为 :“知识的创新速度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将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决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看 ,我国教育特别是作为重要知识源、智力源的高等院校更是处在新世纪经济发展与竞争的前沿阵地。”而科技园正是这个前沿阵地的桥头堡。大学科技园是指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 ,把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  相似文献   

10.
大学是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动态涨落的智能型复杂自适应知识系统。从耗散结构理论出发探讨大学管理问题可以得到如下几点重要的启示:大学管理的宏观任务应该强调大学的开放性,提高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在中观管理层面上应该强调发挥大学知识系统的自组织性,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在微观层面对人的管理上应该遵循知识活动非线性涨落的规律,强调知识工作者之间的竞争与协同。  相似文献   

11.
从武汉大学的古建筑,结合校园环境景观特色,分析说明了知识改变世界,科技开创未来的观点.高等教育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环境育人与教书育人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2.
温泉 《科教文汇》2021,(13):24-27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系列智力成果的结晶。教育活动是一种以知识的授受为载体和内容,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目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发展规律背后深藏着知识发展的逻辑,知识决定着教育事业的产生与发展,也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演化路径。默会知识理论和三重节奏循环理论加深了我们对知识和教育关系的认识。人类的智力、知识和教育三者的良性互动,形成了一种人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催化、正反馈的螺旋式上升进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增加知识,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繁荣,国家昌盛的巨大力量。科技成果管理是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科技、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由师范大学向具有师范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新思路。为此,科技管理工作,尤其是成果管理需要适应这一转变,加快改革步伐,紧密围绕发展经济、服务社会,加快科技发展来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14.
省属地方高校年度发表科技论文构成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论文是科技活动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知识的客观记录,是科学技术存在和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论文中阐述的新思想和认识一旦变成生产力,就会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所大学的科技现状、发展水平和科技人员素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社会创新是解决贫困、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等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社会创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但其成果转化和实践机制更为复杂,需知识生产者和知识使用者的交流与合作生产。知识动员能打通知识主体间的“藩篱”,有效对接知识生产者和知识使用者,改变知识主体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提升社会创新水平。现有关于知识动员和社会创新的文献呈碎片化,分散在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以2007年-2020年间的224篇文献为样本,系统梳理了知识动员的概念框架、运行机制、演进范式,并基于四螺旋理论,探讨了知识动员与社会创新的关系,构建了社会创新视阈下知识动员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弥合社会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鸿沟、有效推动社会创新研究成果转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动员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单向转移和线性传播,而是知识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双向互动与知识的共享。知识动员具有复杂性、回应性、情境性、系统性等特点,是由知识生产者、知识使用者、知识中介以及所在情境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知识动员包含了生产者拉动、使用者推动、知识交流和知识合作生产四种模式,经历了从线性模型到循环迭代模型的演化发展历程,其运行机制是一个包括研究、传播、利用和影响等阶段在内的循环迭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公众被纳入社会创新系统,形成了包括政府、大学、企业、公众在内的创新生态系统,不同知识主体不断交流互动,推动知识共同生产,实现价值增盈。  相似文献   

16.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下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企业是创新主体,而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作为知识的重要创造源头,在以知识为主的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大学在技术转移方面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以探索现阶段适合我国大学通过技术转移为社会经济作贡献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科技园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要通过其把大学的知识创新结果转化到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中,把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资本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引到大学科技园,从而间接推动高校的建设发展。结合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指出目前大学科技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蒋科  黄潇潇 《内江科技》2012,(5):81+15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面向未来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各高校应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在专业教育中更好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体育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运用各种方式将人文知识贯穿到体育教育当中,为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理念的发展和数量扩张导致大学的分工和专业化 ,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就是大学角色分化的结果。研究型大学是指那些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为中心 ,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 ,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中起重要作用的大学。一般来讲 ,研究型大学学科比较齐全 ,以基本研究见长 ,具有整体科研实力和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实力 ,以及具有科学、知识、人才的整合实力和集成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是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永久 《现代情报》2009,29(11):221-224
大学知识转移是知识转移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关大学知识转移的价值已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校企知识转移角度、大学之间知识转移角度、大学内部知识转移角度及其它方面对近几年我国大学知识转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肯定了已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对我国大学知识转移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