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IPO高抑价率得以缓解,但仍显著存在。立足于有效市场假说,基于信息不对称和行为金融学双重理论视角对我国IPO高抑价率问题进行解释;由此指出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信息环境和投资者情绪、媒体报道等方面;并结合信息不对称与行为金融的交互影响作用,提出IPO抑价影响因素以及解决路径的双重视角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邱冬阳  熊维勤  皮星 《预测》2012,31(5):58-63
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理论,针对我国股票二级市场上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参与IPO交易的特征之一是参考上期IPO抑价程度,其呈现出序列相关性,因而采用GARCH模型来描述IPO抑价的滞后效应。研究的结论是,IPO抑价存在滞后效应,拟合效果最优的GARCH(1,2)模型表明,第t期IPO抑价水平的波动性与第t-1期IPO抑价水平的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第t-2期则出现了显著的负相关,并且IPO抑价率波动之间也高相关。  相似文献   

3.
运用实物期权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A股市场IPO高抑价现象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投资者的过度反应是我国A股市场IPO高抑价的主要原因。投资者在新股投资中过度反应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投资者的知识及经验相对缺乏,投资者羊群效应严重;二是由于投资渠道欠缺以及二级市场长期风险偏高,投资者倾向于一级市场和在二级市场进行短期投机套利。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6):140-144
通过梳理中国询价机制实施以来的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重要事件,将中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证监会加快了新股发行的节奏,证交所限定了新股上市首日的涨跌幅,以首日涨跌幅为基础计算IPO抑价率的指标就无法体现该阶段个股间IPO抑价水平的差异。基于此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IPO抑价率计算的新方法,同时从政策信号效应、投资者预期、改革时机选择等角度对该阶段IPO抑价新特征进行了解读,提出了中国新股发行市场化应坚持减少行政干预、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加强投资者教育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存在IPO(首发新股)超高抑价现象,目前学者大多把该现象归于投资者情绪,本文从市场化程度这样一个新角度来研究该现象的成因.依据1998-2007年东部和西部地区的580个IPO样本,实证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在IPO抑价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在度量市场化程度时,本文基于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两个维度.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对IPO抑价率产生了负向显著影响;从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两个维度来看,东部地区的IPO抑价率显著低于西部地区,市场化指数的提高降低了IPO抑价率;进一步考虑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的交互影响,我们发现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交互地作用于IPO抑价,东部地区市场化指数的提高对IPO抑价率的影响程度大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市场化指数高的新股的IPO抑价率显著低于西部地区市场化指数低的新股.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板IPO抑价现象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超  周焯华 《软科学》2005,19(5):34-38
回顾了近年来IPO抑价的主要理论,并对我国中小企业板发行的股票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中小企业板IPO存在相对严重的抑价现象,可用投机-泡沫假说解释;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等制度对中小企业板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业板IPO发行定价合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主流IPO抑价理论中发行价低于内在价值的假定提出质疑,运用剩余收益估值模型、随机边界定价模型和回归模型,首次检验了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IPO发行定价合理性.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IPO发行定价偏离内在价值,具有显著的下边界特征,存在价格泡沫.进一步检抑价原因,发现与国外IPO发行定价时的故意抑价不同,二级市场的投机行为是产生抑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王雯玥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7):26-27,33
通过研究中国500强的部分企业股票发行价与IPO,发现企业的IPO高于股票发行价,且比例很高。对此从投资者关注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解释了IPO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把握好企业上市的时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的成功。本文阐述了IPO抑价的产生过程,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抑价现象,从企业所有者价值最大化角度建立起数学模型,分析企业上市时机的抉择,并根据模型解释了在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刘新民  王垒  张莹 《科技与管理》2014,16(6):105-110
创业板市场的兴起与涌现出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总结当前研究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揭示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奇特现象背后的实质,提出了与解释主板IPO抑价现象不同的承销商合谋假说、投资者非理性假说与制度漏洞假说;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有效性,突出了创业企业内部治理优化与主板成熟企业内部治理安排的比较性;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对绩效的贡献,主要对创业企业的成长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当前研究的梳理,指出了今后在创业板市场规范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领域中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情绪准确测度较为困难,因为其固有的动态复杂性和变化性。本研究通过对情绪测度理论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具体情境,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过滤掉市场噪声,选取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新股发行数量、新增开户数四个指标,并通过滚动合成投资者情绪指数进而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私有收益与控制权转移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灶  余鹏翼 《预测》2007,26(3):65-71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和投资者保护较弱的制度背景出发,以博弈模型分析了股权结构、私有收益与控制权转移的关系,证明了初始股东可以以较低的持股比例保留控制权,获取私有收益,并在经营绩效下降时通过转移控制权获取新控股股东的部分私有收益;潜在的控股股东即使入主后不能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可以通过协议转让形式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公司控制权,以获取私有收益。本文还对我国的股权结构从私有收益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投资者保护能否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并影响企业融投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与融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而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水平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在投资者保护水平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融资规模的正向关系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创新性是创业板企业的根本属性之一,专利能够较好地向外界传递企业创新情报信号。研究上市前发行人专利申请行为对提升专利质量和完善创业板专利披露制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使用合享价值度作为专利质量的代理变量,运用OLS回归方法,以我国创业板2009-2018年间上市公司专利数据为样本,对创业板上市前的专利质量进行分组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创业板企业上市前专利质量明显下降,在没有产业政策支持、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同年上市公司数量较少情况下,专利质量降低幅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公平是所有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关系所必须考虑的基础元素,它对个体在交换关系中的合作行为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这在创业企业家—创业投资人关系中同样适用。引入了公平启发理论和不确定管理理论,探讨了以下问题:在投资后管理阶段,创业投资人的公平感知如何影响着他的合作行为;创业投资人的不确定感知以及他对双边关系所做的专用性投资如何影响着公平感知—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创业投资人的投资后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years, investors have benefited from the convenience of intelligent recommendation information push, but have exhibited over-depend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In some scenarios, investors' trust and behavioral decisions are even dominated by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which can lead to polarization and frequent reversal of investor behavior.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his frequent change, this work combined qualitative simulations with catastrophe theory, and used text data on investor sentiment, confidence, and behavior changes to construct a catastrophe model of investor behavi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neutral-type investors are more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information push under the dominance effect of intelligent systems, which results in catastrophe in behavior. Meanwhile, due to the dominance of the intelligent system for some investors, even if the direction of change of the investor's internal trust level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external situational disturbance, it may still lead to catastrophe behavior. Finally, the catastrophe region of investor behavior is explored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fitted catastrophe model parameters. This can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guidance mechanism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investor behavior in the intelligent e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