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6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认会生字,重点理解“清幽、恬静、霎时间、微波粼粼、波涛汹涌”等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教学理念与学情分析 《月光曲》这篇文章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语言精妙、意境含蓄、情感丰富。教学中遵循互动教学的理念,借助言语互动、情感互动、情境创设的手段,在文本阅读探究中知情,在展开想象中悟情,在师生对话中融情,在读写练笔中传情,感受曲之美,领略文之美,感悟情之美。  相似文献   

4.
白云 《吉林教育》2006,(10):54-54
一、以琴声为切入点,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教学中,我抓住词语“断断续续”,请同学们自由感受,体会琴声的不连贯,体会弹琴者的不熟练,而恰恰在这不熟练之中,引导学生体会出盲姑娘弹琴的艰辛,进而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抓住这样一个切入点,抓住句子体会还从那里可以看出盲姑娘爱音乐,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为下文贝多芬情感变化打下伏笔。  相似文献   

5.
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是《月光曲》一文的教学难点。为此,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检查预习(从课文结尾入手)。 1.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2.你们想知道《月光曲》的内容吗? 二、直奔重点,体会乐曲的意境。 1.指名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思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了“罐”等8个生字,会写“股”等3个生字。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蜡烛、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象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并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写词语,自由说话,引出问题。1.学生听写词语:传说、谱写、盲姑娘、蜡烛、琴键、清幽。2.学生自由说话:从听写的词语中选用一个或几个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机点评。3.教师引出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石文静 《广西教育》2020,(5):85-86+93
本文以《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论述在具体教学语境中学习生字,加深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通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总结全文,突破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意图本设计将“认识贝多芬”作为研读目标 ,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科间融合、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 ,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将语文课堂变为生活的课堂。主要尝试有 :1.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 ,借助音乐形象解读语言文字。抓重点词句 ,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意境 ,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进行美读训练。2 .尝试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 ,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兴趣。3.课内插入课外阅读材料 ,通过对比阅读 ,扩充阅读信息 ,进一步认识音乐家的伟大之处。4 .引导学生查找、搜集、拓展相关阅读材料 ,通过“我所认识的…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黑板上事先画好叶子变黄的大树、小草等。(与文中插图相近) 2.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和三个小动物交上了好朋友,还记得它们是谁吗?相机贴出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图片。  相似文献   

12.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3.
教学理念 本设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目标,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课文。为丰富内容,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这样使学生学得十分愉快;同时增加了课堂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是写提坦神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神话故事这种文体特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外故事的对比,体会神话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想象大胆丰富、故事情节离奇的特点及语言表达意境。  相似文献   

15.
《月光曲》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17课(课件出示题目)。我们把题目齐读一遍!(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够积极。)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没有感受到月光的皎洁:让我们再来一遍,轻轻地读,一齐感受月光的美丽吧!(再次齐读,学习状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
教学思路:根据以往的经验,不管教师如何解释,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往往迷惑不解,半信半疑,兴趣不大.为突破这一难点,这节课采用了幼儿玩具——小木块为学生创设情境,深化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领悟.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的思维从问题开始,到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银娟 《小学语文》2012,(1):106-108
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获得独特的体验,引导想象、说话,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力求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化学肥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让学生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让学生了解一种常用氮肥——碳铵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范霞 《小学语文》2012,(1):104-105
低年级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读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学会识字,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本设计力求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和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读书识字、想象表达和初步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分享,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课堂也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让孩子在诗意浓浓的课堂里体验和享受语文的无穷魅力,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学生和文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教学不再是一种告诉,而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