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荷兰是老龄化较早的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荷兰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为满足老年群体的收视需求,荷兰全国公营广播电视机构(NOS)旗下成立了世界上首个以中高年龄层为收视主体的荷兰MAX电视台,其面向50岁以上的收视人群,开播10多年来,成长迅速,由刚开播时的3个节目,发展到常设节目20多个,深受观众欢迎.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制作优质的老年电视节目,推动形成“积极老龄化”的社会观念成为电视媒体亟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笔者通过研究荷兰MAX电视台的老年电视节目的制作经验和节目特点,以期为我国老年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媒介使用在老年人的闲暇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老年人闲暇时间对电视的媒介接触和使用位居其他媒介形式之首。本文以在城市居住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老年群体对电视及网络新媒体的收视、使用态度,探讨电视与社交媒体相结合的发展优势,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媒介形态和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电影类电视节目辐射地区广、覆盖人数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不需要进电影院就能观看电影的需求。我国的电影类电视节目市场在2007年之后由于受到版权、资金、市场和网络下载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遇到瓶颈,在节目播出时长、播出份额、人均收视时间、收视份额等方面逐年递减。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电影类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研究,探索我国观众对电影类电视节目观看的内在规律,以期给各电视媒体(电影频道)或电影节目类制作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编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收视规律和习惯.而观众收看电视的习惯和规律是建立在作息规律基础之上的。只有把握观众的作息规律,才能进一步把握观众的收视规律;只有把握观众的收视规律,才能使电视节目编排更贴近观众需求。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公司对绍兴地区的收视调查数据.绍兴电视观众在生活形态、收视习惯上大致有以下规律。  相似文献   

5.
方玲  罗婧 《青年记者》2012,(15):31-32
本研究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和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发现,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这些媒介中,电视媒介的普及率在老年人群体中最高,并且老年人对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有着不同的需求偏好. 研究选取老年人群体的原因 1.老年人各个媒介接触率分析 比较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在老年人中的接触率,以前有学者做过一份对老年人接触各个不同媒介的偏好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老年电视节目存在节目量少、形态单调、收视率不高等问题,各级电视台应通过重视老年电视节目创作、多方了解老年人的收视需求、更新观念拓展题材、努力创新节目、强化营销意识、创制特别节目等方式改善老年电视节目的境况、扩大老年电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使老年电视观众的需求得到满足,引导更多人关注老年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老年电视节目存在节目量少、形态单调、收视率不高等问题,各级电视台应通过重视老年电视节目创作、多方了解老年人的收视需求、更新观念拓展题材、努力创新节目、强化营销意识、创制特别节目等方式改善老年电视节目的境况、扩大老年电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使老年电视观众的需求得到满足,引导更多人关注老年人。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是接触电视时段广泛且接触时间较长的群体,他们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而且对电视节目的忠诚度更高。目前,我国老年电视观众越来越多,但针对老年人的电视节目却相对较少,与庞大的老年受众群体不相匹配。本文首先对老年人接触电视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1991年至今较有影响力的老年电视节目做概览式分析;随后以河南卫视的《金色梦舞台》节目和山西电视台老年福频道为例对我国老年电视节目进行深入分析;最后论文试对我国目前老年电视节目的发展提出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随着电视节目播出模式的变化,电视受众的收视方式、收视行为、收视需求和互动方式都相应发生了变化。文章在受众分化和媒介融合两个维度对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研究。针对电视受众的流变,提出电视媒体应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加强优质内容的传播,促使电视受众的回流,产生实际观看行为,并以网络平台优势,融合更多的视频用户,完成其传统观众经营方式的升级。  相似文献   

10.
一个电视媒介不仅要创造优质的电视节目,它还应把电视节目的优点告诉观众,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电视产品的形象。将电视节目的宣传、包装与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等心理学知识相结合,让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宣传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够较大地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笔者认为在电视节目的包装、宣传中应用心理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制造悬念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牛晨光 《视听纵横》2009,(5):110-111
如今,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面对一个日益扩大的中老年群体,我们的电视媒体为中老年观众朋友制作的节目却显得微不足道。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遗憾的是在许多地区,中老年节目还是一片空白,实际上,中老年观众是对电视节目忠诚度最高的收视群体,也是最需要人文关怀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     
《视听界》2013,(2):8-9
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网络收视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是在全国13岁及以上观众的13746个有效样本中.根据其使用网络收视的情况.筛选出经常使用网络收视的观众进行二次随机调查.并最终获得912份网络收视有效问卷。调查中提及的网络收视观众.指经常使用电脑(网络)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电视收视观众.则指经常使用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  相似文献   

13.
一、现阶段电视收视市场的变化与特点:影视剧节目“王位不倒”,新闻类节目“趋势走低”,大众娱乐类节目“步入中兴”。大众娱乐类节目占有当前电视收视市场份额的约1/7。 电视传播是以时间为其展开形式的。因此,考察各类电视节目在人们收视行为中的结构性占位的状况,主要是通过人们赋予各类电视节目不同的收视时长来判断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2000年5月进行的“北京居民电视收视行为与收视意愿的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收看娱乐综艺类节目的平均时长为463分钟,这一收视时长在本次调查所列的11类电视节目中,次于…  相似文献   

14.
石晓雯  龙艳 《东南传播》2011,(6):152-154
教育电视从一开始出现便紧跟观众的需求,它为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当前这个通讯便捷、获取信息渠道异常广阔同时又推崇大众文化的"后现代"社会中,教育电视节目的创新日益艰难,受众对教育电视传播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好社会教育的责任,研究观众需求,充分了解观众收视心理,永远是教育电视节目实行娱乐化的出发...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名电视工作者来说,恐怕没有比做出一档令观众喜爱的节目更为重要的了.对农电视节目怎样才能赢得观众呢,特别是农民这样一个庞大的收视群体?  相似文献   

16.
徐立军 《传媒》2018,(4):13-15
电视媒介研究一直是CTR和CSM的一项核心业务,我们时刻都在关注着中国电视发展的态势、困惑与机会.毋庸讳言,当下电视人的日子不太好过,关于"电视将死"的各种预言不绝于耳. 据CTR的广告监测数据显示,中国电视广告花费的总量仍然在下降,2017年前三季度下降1.7%,不过降幅呈现收窄趋势;CSM的收视数据显示,全国电视收视总量同比仍然在下滑,日均观众规模缩小,不过观众忠实度还算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怎么看待电视的发展?从媒介进化的视角来审视电视与生俱来的价值和特点,应该能为电视人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防疫抗疫相关的电视节目收视持续上涨,大年初十至十六的日均收视总时长较大年三十至初七上涨3.2%,到2月1日,每日播出时长是1月25日的14.6倍,户均观看疫情防控相关节目的次数为1月25日的22.1倍,此后节目供给和收视一直保持高位。电视收视小阳春的出现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与转机。  相似文献   

18.
电视到目前仍然是中国第一大媒介,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有核心地位。电视日均观众收视时间大概在175分钟左右,超过任何日均接受的媒介时间。今年的招标是特别特殊的,几十天以前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重大决议,今年的招标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在表达我们整个社会对于媒介、对于品牌意  相似文献   

19.
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态度是一个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具有适应、自我防御、认知和价值表达功能。影响观众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包括观众需求满足程度、所属的群体、个性特点、信息和知识以及社会文化等五个方面。电视机构应该从观众收视心理和行为研究、节目的创造力、节目推广方式和节目品牌塑造等四个方面转变观众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表征着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娱乐渠道之一的电视行业,也依据不同的时代语境进行着符合时代要求的蜕变。时至今日,从电视行业的整体格局来看,中国电视已经从传统电视逐渐迈进到新电视时代。电视受众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内容传统与功能单一的电视节目,受众的收视喜好与收视手段已经迥异于电视发轫之时,在多元化的时代具有了多元化的消费诉求。因为观众消费需求的转向,电视行业无论是在宏观结构上还是在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