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语旨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记者在写作广播电视新闻稿时要有对象感.从语旨角度看,广播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者——编辑记者在写作新闻稿必须要面对两种不同的新闻稿件的使用者,一是新闻稿件的传播者——主播,二是新闻稿件的终极接受对象——受众.因此编辑记者在写作时就应该结合广播电视的媒介特点来写作.  相似文献   

2.
刘朔 《新闻传播》2012,(1):68+70
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也是电视节目的骨干和主体。对于电视新闻而言,若是只有单纯的画面其含义往往就会比较模糊和游离,因此容易让观众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为了让电视新闻更加地清晰和准确,并且最终完成叙事的功能,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借助文字和语言来解释和阐述新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体现出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是将广播新闻"听"的特点与报纸新闻"看"的特点相结合,这样观众才能通过文字和语言对电视画面中提供的新闻真实性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判断。本文主要是通过一些电视新闻写作方面的例子来对其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访是新闻记者最主要的基本功,也是进行新闻写作的前提条件,新闻采访的成败关系到新闻稿写作是否能有效进行和成败,本文从新闻采访前期准备、采访提问的方式选择、提问的重点与方法、现场情绪的把握以及采访的深入等方面,浅谈新闻采访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元化,读者对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不仅能言简意赅介绍新闻事件,还会运用恰当的文学手法进行润色,凸显出不同类型新闻稿件的特色,提升新闻稿件立意,树立鲜明的新闻稿件冈格。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稿写作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稿件,优化新闻稿写作结构;根据新闻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公安消防工作中,消防宣传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要使消防宣传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应该在很多方面下工夫,尤其是消防新闻写作中的语言。笔者认为,消防新闻写  相似文献   

6.
新闻散文化写作手法的运用可以让新闻生动可读。新闻与散文是两种不同文体,有区剐也有联系,这种联系让新闻可以将散文的写作手法引进。从新闻的立意、情感、语言、结构等方面,都有将散文成功引入新闻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新闻反映的是事实,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新闻语言应该是客观的。用客观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现在已为广大新闻工作者认识到,但实际上,在我们的新闻写作和新闻报道中仍大量存在主观性语言。新闻写作和新闻报道中的主观性语言有两种早已引起大家的重视:一种是议论、评价性语言。这种语言在“文革”时期的新闻写作、新闻报道中表现十分突出,“文革”后至今,已经得到了很大纠正,但也还一定程度的存在。那种表现很明显的,已不多见了,有的表现不太明显,却大量存在。如有一篇写某县发生一起多人食物中毒事件的新闻稿…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新闻稿写作的语旨意识,是要求新闻的采写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受众,在现场寻找最吸引人的新闻点,而在写作新闻稿件时,要有针对性,有对象感,让受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只有这样,新闻稿的可读性和传播性才会变得突出,所以在新闻稿写作过程中,采写记者一定要结合新闻稿写作的一些独有特点来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 我于1967年10月走上乡镇广播电视站工作岗位,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工作多年,曾订阅过好几种新闻业务类刊物,而《新闻与写作》是我的良师益友,工作上的伴侣。 由于,本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为使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九十年代起到现在,未间断过订阅《新闻与写作》,认真学习,拜它为师,使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确实受益匪浅。自从有了它,我所采写的新闻稿件录用率逐年提高,我还被一些报纸和电台聘请为通讯员及特约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采制的广播自办节目也曾多次在市、县新闻单位获奖。尤…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虽然文学写作和新闻写作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撰写新闻稿的时候,适当地采用文学的写作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而且文学和新闻之间的渊源也非常深,同时存在一定的关联。笔者针对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新闻是新闻的组成部分,在校园政策宣传、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校园新闻要坚持新、快、短、活的写作要求,在报道语言上力求规范、简洁、准确、生动。但在实际写作中,校园新闻语言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违背了新闻的写作要求与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笔者因工作原因接触大量各地各级的电视新闻稿件,发现近几年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此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金风 《新闻前哨》2004,(8):63-64
一、新时期专栏评论内容的革新与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新闻改革的日益深化,新闻评论宣传和写作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1.选题立论日趋贴近生活 新闻评论的选题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中央的决策精神、工作重心和宣传部署;一是来自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中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新闻稿选题不错,但因不得要领,写得四平八稳,而使作品流于一般,可读性大打折扣。新闻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探索新闻特有的写作规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众多新闻精品入手,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对比性分析、研究后,发现它们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新闻写作,对于打造新闻精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笔者将这些规律简要地概括为“三入三出”,即:巧入新出、深入浅出、丰入约出。巧入新出所谓“巧入新出”,是指巧取写作角度而使新闻稿出新意。新闻内容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中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新闻稿选题不错,但因不得要领,写得四平八稳,而使作品流于一般,可读性大打折扣.新闻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探索新闻特有的写作规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众多新闻精品人手,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对比性分析、研究后,发现它们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新闻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笔者将这些规律简要地概括为"三入三出",即:巧入新出、深入浅出、精入简出.  相似文献   

17.
知识林     
新闻稿忌带文件色彩   我时常见到文件式的稿件,开头讲形势、背景,然后是做法一、二、三,经验甲、乙、丙,意义 A、 B、 C,这样的稿件虽业务性较强,棱角分明,但略显生硬,特别是不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文章没有文采,不吸引人。许多来稿虽反映的内容有报道价值,但编辑也只好放弃,这对编辑、作者来说都是很遗憾的。   写新闻稿与写文件是两码事,写文件要符合公文写作的要求,写新闻稿要体现新闻写作的特点,虽说都是写作,但写作方法不一样。   制发文件与撰写新闻稿件的目的、作用不同。发文是为了传达上级意图,贯彻方针…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大众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一直以来,人们都通过新闻了解政治、了解社会的发展,国家也通过新闻将最新信息传达给受众,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因此新闻稿件写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在写作过程中遵循写作要求与规范,掌握新闻写作的技巧,提升对新闻的认识,唯有如此才能写出好的新闻稿,才能达到新闻传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转道新闻,在思维方法。语言运用和观察生活的视角等诸方面都有很多不同,这个转变的过程也是对写作能力重新锻炼的过程。将近四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把新闻和文学两套语言嫁接好,不仅是做好记者工作的需要,也有益于新闻和文学在写作上的互补。1把军事新闻语言的严进性和文学语言的形象化嫁接好新闻和文学其实都注重文章的生动可读,但军事新闻还要求严谨,特别是各类工作报道,很多的提法、表述是有规范的,比如评价英雄典型,肯定不能像王朔的《看上去很美》那样个人化地表述:“董存瑞呀、黄继光呀、邱少云什么的……他们死…  相似文献   

20.
一篇好的新闻稿,吸引不吸引读者,往往在于它的导语写作是否精彩。如果导语写得平直、呆板.无一点灵性和曲折,就会使读者读之无味,更谈不上见报后的效果了。记得以前我开始学写新闻时,不重视新闻稿的导语写作,心想新闻开头,只要把问题交待一下,然后再慢慢叙述,结果,每写一篇新闻送到报社,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杏无音讯。后来,我吸取教训,找原因,发现问题就在于导语的写作上缺“火候”。于是我先学习,从报纸好的新闻稿、尤其名家的新闻稿中找“真金”,仔细阅读,反复咀嚼。并参加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向一些同行请教,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