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掌握知识的6个纬度方法与数据、信息、知识转换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在现实社会中,资源产生的过程和类型,提出针对稳定的资源.用户可以按照各自使用习惯进行资源整合.在数学上和结构上,文章给出了元搜索的匹配关系,并认为在元搜索理论中,元检索结果整合和元整合检索两个方法已成为如今资源整合中实验与尝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数字资源整合方式研究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介绍数据整合、信息整合和知识整合三种数字资源整合方式的概念,分析和比较其各自的特点,指出这三种整合形式存在于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中,而且是逐次递进又互有交叉重合、相互不可替代的;知识整合作为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最高形态,将主导未来数字图书馆资源集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及技术方法角度,将网格信息资源整合方式分为网格数据整合、网格信息整合和网格知识整合3种。论文分析和比较了这3种方式各自的特点,指出这3种整合形式存在于网格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而且是逐次递进又互有交叉重合、相互不可替代的。知识整合作为网格信息资源整合的最高形态,将主导未来网格信息资源整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息资源整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信息资源整合层面进行研究,深入剖析信息资源整合层面中的源整合与数据整合,认为源整合只是一种过渡形态, 应该把资源整合推进到数据的整合层面;讨论基于OPAC系统、基于网络数据库和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资源整合等三种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提出实施信息资源整合的4条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掌握知识的6 个纬度方法与数据、信息、知识转换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在现实社会中,资源产生的过程和类型,提出针对稳定的资源,用户可以按照各自使用习惯进行资源整合。在数学上和结构上,文章给出了元搜索的匹配关系" 并认为在元搜索理论中,元检索结果整合和元整合检索两个方法已成为如今资源整合中实验与尝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资源整合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数字资源整合的角度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基于数据库系统的数字图书馆、基于资源整合的数字图书馆、整合图书馆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和基于知识整合的数字图书馆四个层次。资源整合视角下,知识服务将是数字图书馆追求的目标,知识整合网络将是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基础。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7.
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分析了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现状,依据数据、信息、知识三者的关系以及对数字资源加工程度的深化,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目标层次是数据整合--信息整合--知识整合,并以整合目标层次为基础,分析了基于OPAC、基于跨库检索、基于资源导航、基于超级链接、基于知识本体的数字资源整合五种整合模式,在比较了五种整合模式的优缺点以后,指出基于知识本体的数字资源整合是未来整合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国外多领域数字资源整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泛在信息和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资源整合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对数字资源整合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情报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国外研究领域除此之外,还包括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医疗记录管理、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化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国外研究主题甚广,涉及整合的必要性和作用,整合的影响因素,整合的方法(数据整合、信息整合、知识整合)等.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比如加大数字资源整合研究和实践力度,尤其是电子医疗信息整合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图1.参考文献54.  相似文献   

9.
我国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我国现阶段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从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分析入手,对信息资源整合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整合模式,按照整合的层次、深度划分为文献层次的整合、检索平台的整合、信息整合、内容整合、知识整合、服务整合等资源整合模式,并提出了今后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整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认为资源整合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从资源整合的广度考虑,可有三种整合模式:基于OPAC系统的整合、基于数字资源管理的整合和基于知识资源管理的整合;从资源整合的深度考虑,也有三种模式:表现层整合、应用层整合和元数据层整合。通过对以上模式的分析,提出当前可行的整合思路,针对南京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出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馆藏资源整合层次分析和体系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式资源共享环境中,图书馆需要建立开放式的馆藏资源整合体系,整合范围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整合内容包括信息源的整合、信息内容的整合和知识单元的整合.开放式的馆藏资源整合体系大致可分为联盟、集合、收割、调用、集成五个子系统.图1.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概述了数字资源整合的含义及其作用,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常规模式,在详细分析对比了基于OPAC的整合、基于数据源的整合、基于系统的整合、基于知识服务的整合的基础之上,指出了基于知识服务的数字资源整合是高校图书馆未来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浅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数字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实现无缝链接并进而产生新质的一种知识组织方法。它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组织原则与整合方式。文章主要对浙江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提出了整合构想及方案。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馆藏资源整合是文化资源得以广泛传播利用与共享的基础,与同类型机构资源整合相比,LAM资源整合中馆藏资源类型不一,资源描述所使用的元数据标准繁多,描述细粒度大小不同,整合难度增加。本文在梳理LAM馆藏资源整合流程的基础上,认为LAM馆藏资源的整合实质是不同类型机构之间元数据的整合。结合不同的LAM项目,将馆藏资源的元数据整合方法划分为以元数据、本体、关联数据模型为映射中心的三种类型,结合语义网络发展技术对每一种整合方法进行优劣势分析,并围绕EAD标准,展示其与本体、关联数据模型进行映射的具体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及元数据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瑞华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100-103
介绍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建设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基于OPAC系统整合、基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导航整合和基于统一检索 平台整合等模式及相关元数据技术的应用。提出基于知识的整合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分析知识整合中相关元数据技术、元数 据之元数据技术Ontology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网站作为社会公众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一个有效媒介,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不容忽视的服务渠道。通过调查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网站政府公开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归纳出政府公开信息的整合分为形式整合和内容整合两种类型,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站的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网站作为社会公众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一个有效媒介,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不容忽视的服务渠道。通过调查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网站政府公开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归纳出政府公开信息的整合分为形式整合和内容整合两种类型,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站的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阐述并分析数字资源整合领域的理论、应用与技术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数字资源整合理论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为构建理论框架体系和研究重大的理论观点;资源整合范围与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信息整合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知识整合以及融入语义网和知识网格,将是数字资源整合主要应用发展趋势;网格、SOA、P2P、Web服务等新型技术将对数字资源整合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国内20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国内20所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整合的方式、整合的类型、整合系统的功能等的调查分析,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存在整合层次较低、缺乏资源组织的规范与标准、技术力量薄弱、无联合整合意识以及国内缺乏有影响力的系统等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建议:(1)基于服务的整合成为数字资源整合的主流发展趋势;(2)遵循标准化原则;(3)整合范围与规模不断扩大;(4)走联合整合之路;(5)加强整合技术培训,建设一支资源整合的专业人才队伍;(6)以CALIS统一检索系统为依托,构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论信息资源整合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把无序的资源变为有序,使之方便用户查找信息、方便信息服务于用户。如何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效率,满足用户对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资源整合实施者的素质,使他们了解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整合的理论基础、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整合涉及的技术、资源整合后引发的信息服务变革等知识是当前信息资源整合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