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智妍  郭枫 《东南传播》2021,(1):100-102
新媒体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保护,必须重视非遗在新媒体上的叙事表现。新媒介叙事系统相较传统叙事有所变化,非遗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叙事表现也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在三个方面分析在新媒介环境下非遗叙事的"年轻化"策略:传承人媒介形象的年轻化;叙事话语的年轻化;媒介叙事载体的年轻化。为此,搜集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上的相关叙事案例,从媒介叙事的角度来阐释非遗年轻化形象的建构,并针对现有的媒介叙事情况提出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1]以"学习强国"APP平台为例,分析新媒体在华夏文明传播中的表现形式、内容特点,并就进一步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华夏文明传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与媒介的演变紧密相连。通过对"微信公众号+非遗"、"网络直播+非遗"两种当下最典型的新媒体非遗传播模式研究发现,"新媒体+非遗"传播模式在传播范围、用户数量、用户参与和互动方面表现突出,但存在传播主体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传播内容文化内涵缺失、传播效能持续性弱等问题。可以从组建志愿者传播团队、深耕传播内容、打造届次化新媒体传播活动等方面着手,构建新媒体与非遗之间持续良性互动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线上+线下"全覆盖推广"学习强国",到"学习+管理"用好"学习强国",再到"渠道+精作"供稿"学习强国",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以"学习强国"为抓手,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打造学习平台的"地方景"。  相似文献   

5.
黄诗睿 《东南传播》2021,(8):110-111
随着学习强国App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平台内容越来越全面,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学习强国App在儿童教育中的功能也慢慢被发掘.本文从学习强国App开展儿童教育的必要性、使用情况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依托学习强国App加强儿童教育,并就学习强国App的儿童教育功能社会宣传、资源分类结构、爱国教育资源以及内容学习趣味等内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习强国”作为一种知识平台,以流程互动式的知识服务模式在知识共创、知识焕新、知识共享、知识互动、知识变现方面做出了创新。我国图书情报机构也应打破思维局限、发挥聚合优势、拥抱前沿技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服务之路。图3。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7.
景观社会下,以视觉为主导的风景传播方兴未艾。本文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下的“湖北风光”栏目为研究对象,在审美社会学和符号学视角下对栏目的符号意蕴与功能意义展开探究,认为栏目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没有脱离政治表达,形成了兼顾审美享受和政治话语的双重图景,并最终构建起文化与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毛瑞芳 《报刊之友》2014,(4):120-121
媒介叙事是叙事学研究在传媒领域的一个分支,叙事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媒介。随着媒介的不断演进,新媒体与新技术催生了叙事模式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超文本叙事、超媒体叙事和开放式叙事。实践证明,新媒体叙述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发挥其最大功效离不开编辑媒介素养的提高,本文以“讹人大妈”与“辱华洋人”事件为例,进而探讨新媒体编辑提升媒介素养的意义以及途径,旨在为新媒体传播的健康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毛瑞芳 《今传媒》2014,(4):120-121
媒介叙事是叙事学研究在传媒领域的一个分支,叙事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媒介。随着媒介的不断演进,新媒体与新技术催生了叙事模式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超文本叙事、超媒体叙事和开放式叙事。实践证明,新媒体叙述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发挥其最大功效离不开编辑媒介素养的提高,本文以"讹人大妈"与"辱华洋人"事件为例,进而探讨新媒体编辑提升媒介素养的意义以及途径,旨在为新媒体传播的健康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丹 《传媒》2016,(16):8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也是我们国家及地方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日益疏远、隔绝,尤其对青年人缺乏吸引力,使其有着失传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是值得认真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大众传媒在“非遗”传承中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传承人口述史是一种发生在传承人与研究者之间的具有主体间性的“合作叙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多元行动主体中,传承人作为记忆主体、言说主体和书写主体等传承主体,研究者作为言说主体、书写主体等保护主体,各自拥有独特的社会身份、叙事特征和文化功能。文中结合传承人口述史访谈个案,从“主位”视域分析交互主体的叙事模式、叙事策略与叙事规律等,从而还原其主体性。同时,立足于文化整体性研究角度,打破二元对立,消除主体单一性,实现叙事主体的身份获致与话语建构,即传承人由“研究客体”转变为“文化实践主体”,研究者由“资料获取者”转变为“文化参与者”,在参与主体身份认同的交流叙事过程中建立传承人口述史叙事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13.
陈红 《新闻传播》2022,(16):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实现文化表达和情感传递的重要载体之一,采用数字化手段在“非遗”传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通过对黄陂区大余湾明清古村落“非遗”文化关注者的865份调查问卷,发现民众对“非遗”传播及保护意愿较高,但实际效果疲软。可通过主体创新、渠道创新、平台创新的模式,立足黄陂区大余湾地方文化特色,吸纳多元主体参与“非遗”文化传播,构建“非遗”文创产品产业体系,打造立体化“非遗+”传播矩阵,实现最优保护和最佳传播。  相似文献   

14.
“学习强国”作为一种知识平台,以流程互动式的知识服务模式在知识共创、知识焕新、知识共享、知识互动、知识变现方面做出了创新。我国图书情报机构也应打破思维局限、发挥聚合优势、拥抱前沿技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服务之路。图3。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场景内涵的诸多界定中唯一不变的是场景的核心为人,基于这一根本,本文从研究人的本质属性“叙事人”这一角度出发,基于理解人的基本特性,将场景作为人叙事的基本单元,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查出场景的规定性、生产性、象征性和开放性等特质,以期基于对这些特性的理解更好的在场景时代讲述故事。  相似文献   

16.
张赛 《新闻世界》2012,(7):261-262
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体会议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解读安徽非遗的分布与门类,剖析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途径。本文认为,具有商品属性的非遗门类,可走生产性保护与发展之路。没有商品属性,不被社会需求的非遗则要走抢救之路。  相似文献   

17.
胡伟 《大观周刊》2012,(43):7-8,13
在意大利学者内格里和其美国学生哈特于2000年合著的《帝国》中,二人将21世纪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趋势定义为“帝国”。有别于传统资本主义,“帝国”对于民众的统治形式不再是规训,而主要依靠网络媒介的控制,其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也不断趋近于非物质劳动。本文正是利用其它相关理论,结合当代社会现实,对《帝国》中的上述观点进行扩展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邓本奇 《视听界》2013,(6):31-33
苏州广电开发的“无线苏州”移动客户端,突破了单一的新闻传播平台,其“新闻+生活”的城市公共生活服务类平台定位,聚集多种智能服务应用,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移动新媒体带来的便捷。  相似文献   

19.
文化强国视阈下,我国出版行业承担较大社会责任,应对出版“走出去”意义进行分析,提升文化影响力。文本主要阐述文化强国背景下出版行业“走出去”战略应用的必要性,在外在因素和内在需求两个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文化强国背景下,我国出版“走出去”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向方霖 《新闻世界》2013,(6):136-138
当下,电视台竞争越发激烈,如何更好更快地与观众互动是电视台普遍关心的问题。“芒果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是湖南卫视投放的基于智能手机的互动hpp,而以它为代表的电视台互动App正悄然流行。利用App与观众互动,确实契合了新媒体时代观众的收视心理,但因其尚处于初期,面临着诸多问题。应对电视互动的APP市场,走产业化的道路是其未来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