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振兴民族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教育抓起,中小学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方法理念铸就自身的品质和特色,致力于构建和谐学校、和谐班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坚持教育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着力提升中小学校自身的和谐发展能力.为此,我们在构建和谐教育中侧重解决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邱璟 《考试周刊》2014,(49):121-12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一部灿烂辉煌的创新史。没有创新,人类不会进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的重要性,时代要求把创新精神或创造性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于处在基础教育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创新教育重在培  相似文献   

3.
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中国人。我们只有围绕这一核心的价值观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一滴,才能抓住一切契机全面育人。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德育重视行为表面化,而忽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存在,无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内心感悟,导致德育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缺失。自从我校开展生本教育以来,生本德育也成了我们研究的重点。工作中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坚持德育工作以生为本的原则,搭建学生自我管理的德育平台,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把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理念贯穿育人始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相继有100多所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升本后它们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本科院校队伍中一支正欲崛起的生力军。但不容讳言,一方面在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和教学设施方面,新建本科院校与一般老本科院校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与全国重点大学更是不能同日而语;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招生格局及诸多因素,其生源质量总体上也是偏低的。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办学条件整体相对较差的状况下,找准自己的培养目标,确定自己的生存  相似文献   

6.
"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与现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以生为本”未必是当代教育理论的新发明,却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中亟需重视的问题。人性、个性、健康是力行“以生为本”管理理念的三个重要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实践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生活化 历史学科给学生遥远而古老的感觉,往往是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其实历史就是生活,如果我们把历史教材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实践活动活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人类从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民族、个人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知识进步的程度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成为推进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历程,谈谈教学中的尝试与感悟,供老师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北京语言大学在"和谐班级"建设中,完善党团班"三位一体"班级建设体制,加强和改进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外在引导与自我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等相结合,班级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新知、提升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关注学生,把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生为本,追求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1.
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新课程下的学科内容基本上已经摆脱了繁、难、偏、旧的弊端,但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增删,也不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修修补补,而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观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坚持以中职生的发展为本,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创业教育的全过程。要做到以生为本,就要充分尊重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依据中职生个体发展实际科学确定创业教育工作的定位、明确创业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生为本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和谐校园文化也必然包含着以生为本的深刻内涵.以生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就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尊重和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建设,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力量,展现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内在创造潜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课程形态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坚持以生为本,提升文化品位是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魅力所在。 一、夯实学科课程,突出基础性 学科课程是指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如  相似文献   

17.
周姣 《文教资料》2013,(23):110-1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中的为人民服务落实到高校即为学生服务.高校辅导员如何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尤其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逐年上升的形势下,做好贫困生教育工作,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从高校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入手,通过对贫困生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扶贫对策进行探索研究,以求提高高校资助政策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18.
沈永辉 《考试周刊》2013,(35):121-121
教育工作者要对高职体育教学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完善,以体育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未来工作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适应当代社会对体育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师为本,以"本"为本,还是以生为本,这是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区别.以师为本和以"本"为本教育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实现以生为本,这是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程福建 《成才之路》2011,(15):81-81
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只有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让每个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才能让每个同学在数学上有所发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关于实施因材施教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