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普及的背景下,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形式开始出现,社会舆情传播具有了新特点,这给社会舆情引导及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能力提升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防控工作存在缺乏舆情引导常态化意识、相关政策和法规不完善、未建立专业的机构团队、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树立舆情引导常态化意识、完善舆情防控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专业的机构团队、健全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等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剧烈转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群体性事件和社会极端事件呈多发高发态势,对政府现有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出挑战。只有对社会治理的机制进行创新,激发社会活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才能提升舆情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而引导社会舆情良性发展。具体体现在端正政绩观念,建立绿色GDP考核评价体系,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现象;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社会组织,优化社会治理机制;提高个人自治来净化话语环境;强化舆论引导工作,正确调控和引导社会舆情。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危机是一种网络负面舆情的极化状态,它对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新的挑战。社会心态和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具有内在关联性,不良的社会心态往往是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直接诱因。因此,从社会心态的角度对网络舆情危机加以分析,认识和把握不良社会心态的形态和特征,制定相应的心理疏导策略,加强预防和处置工作,有助于提高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舆情反映了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宝贵的执政资源、智力资源、预警资源、整合资源和防腐监督资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充分重视舆情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当前,信息环境、传播环境、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突发事件更加频繁,舆论形态更加多元,舆情回应需要重视,民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益也亟需保障,舆情治理面临全新的挑战,社会舆情依法治理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只有明晰"舆情为什么需要治理""谁是治理主体""应遵循什么治理原则和法律程序"等基本问题,才能探索解决社会舆情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法律思维缺失、预警机制虚置、正面引导不力等关键问题,这不仅是执政合法性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秩序维护的迫切要求,还是言论自由保护的实现路径。社会舆情治理的前提是权利的相对性,目的是国家行使公权力保障私权利,本质是利益间的衡量取舍,这决定了社会舆情治理的核心主体是代表国家行使最高公权力的组织体——政府,也决定了政府在社会舆情治理中应以"尊重和保障权利"为目的和宗旨,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职权职责相对应""禁止权利(力)滥用"和"法律成长"的原则,遵循"受理‘权利束表达’、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协商式民意调查’、做出‘新闻发言人+法律顾问’的专业回应、与时俱进完善制度"的实施路径,实现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6.
语言舆情监测与社会语言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语言的地位和价值空前凸现,一些发达国家都将语言战略视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当前的社会语言生活空前活跃,语言生活中各种矛盾凸显.透过语言舆情监测,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社会语言生活舆情动态,思考语言政策;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政府、专家、公众之间的沟通,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体现了党中央对舆情研究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舆情问题的研究日趋深入。文章以众多舆情研究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为主要依据,概括了在此领域内的近期研究情况,包括舆情概念和要素分析、舆情作用、舆情分析方法及群体性突发事件和舆情研究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社会化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关系着网络危机事件的及时有效化解,丰富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研究网络舆情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关联,突破网络舆情功能发挥的瓶颈制约,提高网络执政能力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生态,健全网络舆情的监控机制是现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来华留学生群体舆情管理事关高校甚至国家的声誉,对我国的对外政策和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更新迭代,来华留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和传播过程都呈现出新的特征,基于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剖析来华留学生群体舆情管理中主体隐匿性、传播突发性、不受控制性、情绪煽动性等特征。高校要采取快速应对舆情事件的管理措施,强化舆情主体的公信力建设,提高舆情管理人员对信息流的解读能力,培养校内学生群体“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强调主体意识,网络舆情平等、自由、公开和实时的特征与之相适应,并在公民社会构建中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监督公共行为、表达矛盾诉求和培育道德意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网民素质参差不齐,数字鸿沟的存在以及利益驱使导致不实言论传播等消极因素也使网络舆情在公民社会构建过程中产生了反作用.通过改革加强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倡导公平正义等促进网络舆情发挥积极作用的做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技术及其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为平台的各种信息发布技术也空前发展,其中微博正以井喷的方式迅猛发展着,也因其信息发布和传播的便捷、更新的快速而非常受大学生的欢迎,也是他们表达社会舆情的主要途径之一,微博对大学生社会舆情的影响力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给政府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发生时,往往出现回应不及时和权威信息缺位等问题,极易导致舆情扩大。政府应当及时捕捉舆情热点,依靠权威声音进行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重视政府信息公开,从而合理有效的处理网络舆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网络舆情"的力量呈现逐步强化之势,"网络舆情"对社会、政治、生活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舆情"如果处置不当,往往容易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正确应对网络與情,科学化解舆论危机已成为领导干部必备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14.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具有互动主体意识增强,参与频繁;互动途径新兴繁多,传播便捷;互动客体来源多面,交错融合;互动过程复杂交错,难以追溯等特点,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存在思想价值引导不当、反应处理程序失范、管理控制措施滞后等诸多问题。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切入点对青年大学生网络互动行为进行分析,了解大学生群体"接收与输出"的个体多元需求和"技术与情感"交错产生的群体合作行为,并提出从引导与育人、管控与联动、信任与公开三个维度做好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管控机制的常态化建设,以减少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的负面效应,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的形成,是公众、媒体、政府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在融媒体环境中,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日益表现出"系统性风险"的特征,舆情风险"触点"增多、全平台扩散、演化更趋复杂。不同社会子系统之间交互影响,容易导致舆情风险的放大蔓延,造成公共失信、社会失序以及治理失败。融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系统性风险的治理需要整体策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舆情引导,从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分类处置、信息发布、靶向供给、强势引领、社交传播、精准管控和形象修复等九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作为特殊的群体环境,网络舆情对高校文化环境、交流渠道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特征,充分认识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两面性,掌握其发展规律,构建合理高效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刘兰兰  林奇凯  胡铭 《考试周刊》2010,(27):135-135
本文结合2008年以来网民集中关注的突发事件,对网络舆情折射的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目前各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语言文字舆情特点与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文字舆情携带着语言之外的渚多复杂因素,隐藏着广泛而深刻的背景信息,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心理等有着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今年的语言文字舆情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动向.本文从内容、范围、频率、争议问题、传播方式等方面对当前语言文字舆情的特点加以分析,阐述舆情产生与演化的背景因素,对未来的舆情走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辽宁省当前社会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的态势,指出了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政府应提高舆情危机意识,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与预警,转变舆情应对的陈旧观念,构建协同治理模式,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网络道德建设,改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舆情预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高校发展的新形势,建立和健全大学生舆情预警机制对于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和解决思想问题,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舆情的特征,设计了大学生舆情预警机制:舆情信息机制和舆情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