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多 《英语教师》2022,(17):37-40
阐述变译理论的内涵。简要介绍国漫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与字幕翻译的特点。从变译理论视角,结合阐译、缩译、改译和编译等方法分析国漫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字幕英译实例,为国漫电影的字幕翻译提供参考,促进国漫电影的海外传播。认为基于变译理论进行字幕英译能够使译文达到简练易懂、清晰晓畅的效果,有助于国漫电影更好地走出国门,融入国际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2.
唐瑭 《英语广场》2022,(22):28-31
中国文化“走出去”推动着越来越多优秀的国产电影走出国门,而字幕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部电影在海外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国产电影字幕翻译绕不开中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于这些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表达,译者在翻译时需对其进行恰当处理。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出发,结合影视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对《白蛇》动漫系列电影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网络热词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翻译进口电影成为近年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从理论上揭示这一现象存在的客观合理性有助于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以翻译策略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展开多视角探讨,认为:1)从翻译专业眼光衡量,本土化翻译是一种迎合电影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归化翻译策略;2)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本土化、特别是网络热词是顺应观众“审美体验”争取电影受众的一种手段;3)大众文化理论揭示了翻译本土化是商品化娱乐性电影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影视是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字幕翻译质量对更好地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家喻户晓的人物。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从文化、语境、内容、表达等四个层面,对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期为国产动漫电影走向世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漫制作行业涌现出不少高水准的动画电影,在海外市场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无疑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而字幕的对外翻译便是实现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文以国产动画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为例,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从声画同步、语气表达、文化负载词处理三个方面对其英文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影视字幕翻译工作者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漫”热潮的兴起,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快速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进程中,动漫出版的产业运营也如火如荼。在“动漫”和“出版”的有机结合下,数字出版的理念全面覆盖,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结合成为行业共识,因此,动漫出版的数字化产业变革也演变为发展的必然之势。  相似文献   

7.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对于国外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来说意义重大,但目前中国电影片名的翻译现状问题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国外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本文拟从电影片名的翻译现状、具体策略及应注意问题等角度来探讨电影片名的翻译,以期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徐博 《海外英语》2022,(17):37-38+55
在推动我国文化向国外传播的过程中,利用动漫影视作品输出是向外国受众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动漫影视作品输出过程中,一些国产的动漫影视作品受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影响相对较大,存在很多文化负载词。为了对这些文化负载词进行有效翻译,需要根据我国文化的具体内涵采取科学合理的翻译技巧,才能够帮助外国受众了解我国的价值观、民族文化等。在对动漫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研究中国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特点,了解当前影视动漫字幕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要提出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从而提高国产动漫影视作品字幕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9.
多模态话语分析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视听翻译是多模态翻译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涉及影视作品的字幕、配音、解说等。对于电影字幕翻译,多模态分析有助于译者整合各种媒介符号进行意义建构。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从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四个方面,对《姜子牙》的字幕译文展开分析,以期为国产动漫英译提供经验和借鉴,让国产动漫更好地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0.
阎蓉 《海外英语》2014,(4):135-136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软件及硬件的发展,网络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所不可或缺的场所。众多的国外电影作品也通过网络一下子涌到了广大的中国观众的面前。对于外语水平层次不齐的中国观众来说,译制片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通过对近年来网络电影的调查,作者发现年轻人更加倾向于观看字幕翻译电影而非配音电影,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口语,甚至到了"口语控"的地步,这一风潮也蔓延至了实体影院,众多影院也开始提供原音电影的播放。那么是否配音电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前中国的电影翻译现状是什么?该文通过对配音及字幕翻译的对比,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发展,英语电影字幕成为英汉两种语言的沟通桥梁。优质的电影字幕翻译可让中国观众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文化。从认知隐喻视角,对隐喻的认知内涵和电影字幕翻译的文化影响因素进行论述,提出电影字幕的有效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徐丽 《考试周刊》2013,(50):21-22
随着中文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字幕翻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准的电影字幕翻译能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中的文化背景和人物性格,更容易把握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本文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角度出发对电影《白蛇传说》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并且对其翻译的策略进行探讨,更进一步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作用,从而让全世界的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电影,发挥其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电影《白蛇·缘起》又一次掀起国漫浪潮,虽人言"老瓶装新酒",但依旧香醇爽口。目前学术界对这部电影的研究主要从美学及故事情节等角度切入,尚无任何关于其中宝青坊主双面狐狸的研究。针对于此,笔者从其设计来源、作用和意义角度对此形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电影成为不可忽视的跨文化交际手段之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是必然趋势,这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是影响外国观众接受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文化要素翻译是译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徐克执导的《狄仁杰》系列电影中法译字幕为对比语料,分析译者在翻译中国电影的文化要素时所采取的策略,以期为中国电影外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琳霞 《考试周刊》2012,(28):33-33
作为电影编剧精心构思的产物,中国电影片名是对影片主题和内容的概括,并能够激发读者的观看欲望。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电影关注度的提高,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面对电影片名翻译参差不齐的现状,有必要对中国电影片名的翻译加以规范和引导。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提出电影片名的翻译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点,采用直译和意译的方式,力求准确到位地翻译电影名称,使其在准确传达信息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体现一定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儿童电影字幕翻译属于儿童文学翻译和电影字幕翻译的一个交叉细分领域,一直未得到学者们的重视。然而,儿童电影字幕的翻译工作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儿童文学翻译和电影字幕翻译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研究工作迎来发展的良机。本文以电影《夏洛的网》为例,从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角度具体分析儿童电影字幕的翻译,为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彭雅莱 《英语广场》2022,(32):19-23
电影是各国语言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不断发展,字幕翻译的娱乐化改写倾向越来越明显。为了使电影更好地为各国观众所接受,译者在字幕翻译中会大量使用流行语和古诗词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本文依据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探讨英文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中娱乐化改写的影响因素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论为一种哲学理论,将其应用到翻译工作中,明确翻译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某些特定的受众群体而发生的翻译工作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英文电影被引入到国内的电影市场,给国内民众带来更多元的电影体验,英文电影的引入,电影翻译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通过从目的论视角对英汉电影翻译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对于电影翻译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以促进国内的英汉电影翻译水平,为英文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的拓展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电影是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国产电影在海外上映,中国的文化也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国产电影中有很多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中的字幕为研究语料,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角度,以文化的准确传递为切入点,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片字幕翻译中的佳译和不妥之处,并提出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沁清 《海外英语》2022,(11):42-43+62
电影作为文化与商业的共同体,是让世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窗口。它能让你开怀大笑抑或是陶冶情操,抑或是感受科幻世界,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一部好的电影,往往从片名开始就能吸引观众。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积极地对外输出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而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中国电影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来看,电影片名的翻译其实是再创造的过程。翻译好的话将赋予片名新的活力,且为目的语观众所接受。该文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框架,对不同英语电影片名的英译名进行分析,总结出中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同时还对译者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国电影走出去,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