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符号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交流。文化翻译观要求译语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本文将从姓名称谓的文化翻译,习语的文化翻译,宗教文化的翻译,生活习惯的文化翻译等4个方面对《茶馆》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索如何选择文化翻译策略,以达到有效地保留和传达原语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晨婕 《现代语文》2013,(4):153-157
本文运用语用顺应论构建话剧翻译的顺应模式,将话剧翻译中涉及到的语言、心理、社会、文化及物理因素纳入连贯统一的框架,选取英若诚《茶馆》英译本中的实例,梳理影响话剧翻译的各种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因素,描述并解释译者顺应这些因素的方法。在这一模式中,话剧翻译的实质是译者在时空因素的制约下,不断顺应译入语观众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同时关注演员的舞台表演,灵活选择翻译方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可以灵活选择增译、简化、套译、释义和重组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陕西乡土文学作品产量丰厚,但英文译著却较少,主要因为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和丰富的地域方言。目前这些英文译著中对乡土文化的漏译、误译、断章取义等现象时有发生。论文以《浮躁》英译本Turbulence为例对其中的方言、乡土文化和历史文化误译和漏译进行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其他乡土文学作品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异质文化再现是文学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以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文学翻译难题出发,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和分析,探讨中国文学中异质文化外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以接受者反应对等为目标的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对《茶馆》两个英译本中拟人、排比和反语三种修辞方法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修辞翻译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从戏剧语言的修辞角度,以成功搬上国外舞台的话剧<茶馆)英译本(英若诚译)为例.探讨在戏剧翻译中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以及它的本质内涵,即译者的能动性、受动性及为我性三者之间辨证统一和译者主体特征的彰显.  相似文献   

7.
认知角度下的隐喻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隐喻翻译的研究也随之增多,然而隐喻本身所带有的源语言文化给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文旨在以老舍先生的《茶馆》为例,从认知角度下探讨隐喻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顺应理论的理论核心是: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是指语言结构任何层次上的选择,因此顺应论要求译者的选择应顺应目标语的语言环境和语用对象。本文试从顺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对比《茶馆》的两个英译本。  相似文献   

9.
戏剧具有舞台文本和阅读文本双重属性。戏剧中的叹词除了能表情达意、评判事物之外,还具有修辞功能,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出于不同目的,译者可能会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以《茶馆》的两个译本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叹词翻译策略分类,围绕剧本中出现 15次的常用叹词“唉”,分析戏剧目的对叹词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功能目的论,它有两个重要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飘》的两个译本在词汇层、句法层和段落宏观层三个层面分别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来评价文学翻译,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能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达到其翻译的目的,都应认为是合适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茶馆》是老舍戏剧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经典,被西方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的确,五六十年代的话剧作品如今绝大部分已经不能再演,不堪再读了,只有《茶馆》是个例外,从1957年创作至今,经历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两班人马的五次排演,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游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然而文字游戏翻译研究很少有人关注.本文首先对《围城》中出现的文字游戏进行归纳,然后通过对其英译本的研究总结出文字游戏翻译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翻译目的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对《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总结出文学翻译中的一些翻译策略,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再现社会生活图景、反映社会风尚、表现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形象领略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文章以《金陵十三钗》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小说中形象语言在原作与译作中的表现形式,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将多数原作形象进行改写或替换,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译作在西方世界的接受与传播,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认为在文学作品外译的过程中,译者在确保准确传达原作语义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原作形象文化异质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5.
16.
李小龙 《文教资料》2014,(5):25-27,34
本文以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的德文《论语》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德国著名翻译流派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卫礼贤采取的跨文化翻译策略进行评析,分析其工具型翻译和文献型翻译的翻译策略,并以其中“仁”字的翻译为例,阐释其采用不同概念翻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茶馆》是老舍先生最具代表性的话剧之一.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依据,以老舍的中文剧本《茶馆》和英若诚英译本《茶馆》为对比语料,考察了英若诚在翻译语气词“呢”时的翻译策略,并从英汉语气系统的差异、英汉语疑问句等级的对应以及语气词“呢”的情态意义和语篇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翻译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关联理论,语用翻译是一种涉及到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元关系的双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分析对此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9.
文化缺省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才能够有效避免文化缺省给译文读者带来的困惑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文章从文化缺省的形成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着手,阐述了关联理论的内涵和最佳关联原则,并从这一角度分析比较了老舍著名作品《茶馆》的两个英译本,探讨对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策略,认为文化移植是文化缺省翻译的最终趋势。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公认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它不同语言的译本也对世界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其中英语译本的影响最为广泛。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词及文化内容两方面翻译的分析与比较,着重指出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加以评价,从而简要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