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相关研究加以归纳总结,就区域产业结构域专业设置关系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丰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2.
根据连云港产业结构的特点,结合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要求,分析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如何适应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专业建设适应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策略:合理设置专业,提高专业的适应性;及时开发专业,提高专业的针对性;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建设特色专业;立足地方经济,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促进专业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傅琼 《职教通讯》2012,(6):71-75
以宁波为例,对区域范围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实际调查与数据统计,提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程度有待提高;服务第二产业的专业在结构和规模上与区域第二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有待增强;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要更好发展,以满足区域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策要求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环渤海经济圈40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分析专业设置现状及其与当地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情况,得出该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发展协调性不均衡、产业关联度不高等结论,进而对专业设置提出寻求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架构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的专业,发挥区域特色、深化校企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应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为例,重点以保山市卫生产业发展趋势为切入点,分析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保山市产业经济的适应性,由此提出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应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建立联动和共享机制,优化外部政策环境,突出专业特色,发挥专业群协同效应,加大校院(企)合作、医教协同力度,实现高质量就业,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大学的专业设置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大学能否履行社会的服务功能,还与学生将来的就业、学校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福清分校专业设置现状及福清市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其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对策建议:1、要紧贴市场需求,以产业发展为坐标,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灵活地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要“立足福清(福州),面向海西”,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紧跟时代潮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动态变化。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紧缺却是一个非常普遍且紧迫的问题。以江苏为例,通过选取聚集度、重复度、偏离度、匹配度等四个层面来分析高职专业与产业适配性,从而发现学校层面的专业聚集度、地区层面的专业重复度、专业结构偏离度、专业人才匹配度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为此提出三点对策建议:全面把握、深入贯彻、系统落实好党和国家政策;扎实调研、科学评估、深度优化职教资源合理布局;抓住要点、打通堵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程。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苏中地区各高职院校专业按大类和专业点布局的总体情况,分析了苏中3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数与三大产业的适应状况。指出苏中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虽然总体呈现适应的态势,但还应科学把握二者的适应关系,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专业,尽快解决部分院校专业重复设置现象突出、与区域产业结构需求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构建适应江苏沿海经济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设置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必须引起当地高职院校的关注。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存在布点过多但专业规模偏小、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与支柱产业匹配性薄弱、专业申报缺乏严谨性等问题,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沿海发展及区域优势,给出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广西全自治区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较好的发挥高职高专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但广西五大经济区域的高职高专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等的不一致性,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或结论.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生命力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对接上。以苏中高职教育为例,在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基础上,讨论了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产业属性、专业设置布局与区域产业的适应状况;分析了已有的发展特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为推进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对接,要科学界定政府调控职能、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构建"政校行企"四方互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逐渐从注重规模效益转向实现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的高质量发展,从安徽实践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存在专业布局与产业战略定位不匹配、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绩效追求与内涵建设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对此,建议明确方向,让专业布局符合新战略;做好对接,让专业培养面向新需求;注重内涵,让专业建设满足新要求,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共同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唐山市抢抓政策红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系统,为产业转型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本。然而,唐山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结构过度超前、专业设置分散盲目、不能体现区域产业特色等问题,必须尽快强化政策意识、效益意识和区域意识,以区域发展战略为指向标,以建设优质专业群为抓手,以服务本地特色产业为落脚点,进行动态优化调整,才能确保与产业结构调整"同频共舞"。  相似文献   

14.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广西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较好地发挥高职高专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但高职高专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广西五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区域内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一致。基于以上调查,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或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吉林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和吉林省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内在关系和吉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为例,分析、总结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明 《西部素质教育》2023,(23):183-186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作用机制,然后分析了苏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产业结构,接着分析了苏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社会人才需求,对各地区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于当前在专业设置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高职院校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与时俱进,采取有效策略积极优化专业设置。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作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其专业设置是否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测算宁波市2002-2021年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结合宁波市2021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结构与规模、专业设置的集中度与聚集度以及对应重点产业的专业结构与规模情况,分析2021年宁波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宁波市重点产业发展的适配性及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建“产学研创联盟”机构及运行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开发建设重点和新兴专业;紧密对接现代服务业,提升继续教育育人成效;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苏州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初步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专业门类不全、专业设置趋同、与产业发展紧密程度不高等问题.根据对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要与苏州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苏州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设置一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特点的专业,主动建立专业设置的预测系统,注重优化专业结构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密切其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本文通过分析新疆产业结构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指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新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相应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