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高等教育分流是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和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重要教育机制。目前,高等教育分流存在对普通本科教育过度依赖、与社会实践脱节、不同类型高等教育间合作不畅等问题。对此,建立结构合理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推广产学研结合的高等教育培养方式、建立全国范围内不同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制度等是实现高等教育分流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促进科学知识、大学教师与学生频繁的国际流动以及国际大学评价标准流行的同时,也使得大学模式的国际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容易一些。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正在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的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模式应是面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具有地域、文化、政策、合作基础等方面的合作优势,也有深圳高等教育水平较低、规模较小的劣势;在国际化区域合作潮流推进、深港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以及政府的不断倡导下,双方合作又具有较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有因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带来的一些威胁。为了进一步深化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应全面了解和把握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内外环境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弥补合作劣势,夯实合作优势,扩大合作机会,化解威胁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广义的概念。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都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题中之义。无论是从高等教育职能产生和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要求看,亦或是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当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5.
路明 《江苏高教》2017,(12):43-45
文章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环节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文化创新背景下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的不足,特别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对师资力量、教育导向、政策杠杆、企业介入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江苏省高校教育资源在文创产业中的输出和转化现状,揭示了产业政策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助推作用,基于此提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质量管理是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和治本之策,因此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和对其兴起与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针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概念分歧、主体失位、质量标准价值错位、宏观建构泛滥而微观建构缺乏、精神文化缺位、独立多方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动态化和特色化发展、重视微观因素管理和建设高校自由民主的文化精神、确立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等建议,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从高等院校的哲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道德伦理教育、跨专业教育以及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社会中的地位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和研究生态教育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带动更多学者关注大学生生态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贵珍  刘宪斌 《文教资料》2008,(29):133-134
党的十七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行动纲领,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具备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这就对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从认识论上提升了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视界,更从方法论上拓展了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张力和内生动力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以及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定位高等教育的发展,利用生态调控原则规划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构成的主体,探究二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联系和区别,对形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合理结构体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两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和趋同性作比较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梅州近30年的人口、经济等实际,分析梅州发展现状及问题,并讨论其后发优势,最后提出实现梅州模式的绿色崛起的对策及过程,从而为"和谐梅州"又好又快的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认识活动,高等教育研究可以生产知识也可以建构意义。无论致力于知识生产还是意义建构,高等教育研究的首要作用都在于对高等教育现象作出独到的解释并与其他学科的学者或公众分享。由于高等教育系统的“人为性”,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对于高等教育实践的改进具有不确定性。实践中那些切实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观念或政策未必具有智识意义上的学术价值,而那些学术意义上的经典文本也未必都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基于此,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应用性不能忽视但也不宜高估,高等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现象,并建构关于高等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规模和范围急剧扩大,已逐渐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高等教育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高等教育的跨国流动的发展趋势使高等教育属性发生变革,造成高等教育经典哲学解释的困境.清醒认识跨国高等教育的利弊,对确立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现代高等教育是为发展现代的灰色文明而建立的,是为现代工业化机器文明的发展提供人才,它对目前的人类生存危机问题负有一定的责任。绿色社会是人类的向往,只有高等教育思想及培养模式的整体转换,在某种意义上才更能促进未来绿色文明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高等教育"延安模式"始于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经历了从速成培训班到正规学校教育、从干部教育到国民教育的转变。其特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学者治校和民主管理;重视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强调学以致用;实行分类招考、科学选材、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和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的"延安模式"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基础,确立了高校办学的中国逻辑,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初始禀赋,开启了中国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和历史逻辑的深刻认识。当前,理性分析和系统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进程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际与国内相统筹,以整体性视域科学研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二是理论与现实相统一,以实践观点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演进和战略定位;三是环境与发展相和谐,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自觉和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蓬勃发展近十年且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不可回避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这就促使教育者要及时转变观念、开拓眼界,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新问题。本文试以高等教育的绿色管理理念探析为切入点,通过论述教育管理的行为绩效控制、边界行为控制与无污染控制,力争达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社会负面影响的目的,使绿色管理理念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极具发展潜力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8.
19.
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保障研究中心”专项经费资助,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与台湾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联合承办的“2015年两岸高等教育论坛”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分别阐述了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功能,提出了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之间围绕"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