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为视域,通过对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来探讨当下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具有议程设置的效果,网络媒体之间也具有议程设置的效果;具体而言,各个网络媒体所具有的议程设置能力又有所不同。对其原因,文章从网页设计和议题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网络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
2009年,"躲猫猫"事件引起轰动,并不仅仅在于一个在押人员的离奇死亡,而是事件背后的意义.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不同表现,引发人们对网络议程设置的思考.传统传播环境下的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理论是指通过大众媒介制造议题从而形成或影响舆论的一种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当前成为舆论热点的"归真堂"事件为例,阐述了议程设置理论在大众传播包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报道当中的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通过设置各种与事件相关的议题,围绕议题展开报道,并实现议程互动,发挥了引导舆论、影响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议程设置理论对于大学生廉洁观教育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廉洁观教育,强化廉洁舆论至关重要。腐败亚文化、官本位思想与功利主义思潮、涉腐网络政治谣言、层出不穷的贪腐案件、多元价值之间的冲突等,是新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廉洁观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有必要加速议程融合,创新廉洁教育内容、方式与方法,加强涉腐网络舆情引导,发挥高校教师的议程设置者和把关人角色,培育大学生廉洁意见领袖,发展大学生社团,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大学生廉洁观,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网络语言在社会上流行的角度探讨其对传统媒体语言产生的重大影响,由此分析网络媒体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指出网络媒体不但能像传统媒体一样直接为公众设置议程,而且可通过影响传统媒体的注意力间接为社会公众设置议程,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分化、瓦解了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方面的垄断性.  相似文献   

6.
申丹丹 《新闻世界》2013,(5):127-129
议程设置理论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重要理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否还适合新的网络媒体时代?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当前的网络传播环境发现,网络媒体的确对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产生了冲击,"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之后,不少学者纷纷着手对“议程设置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功能”进行研究。所谓“议程设置”,即媒介通过对某些议题报道量、报道顺序的不同,影响了受众对它们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受众设定了议程。20世纪末,网络媒体兴起,在网络媒体的大背景下,议程设置理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环境议题"PM2.5"为研究对象,以议程设置为理论框架,着重于属性议程设置,分析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PM2.5"议题在中国的议程设置过程,考察真实世界指标、政策议程、媒体议程、网民议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舆论与真实世界并非完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媒体报道与网民议程相关,但相互间设置关系较复杂;媒体和网民议程的信源及对象选取差异较大;两者议程属性皆偏重"现在-问题"型,停留在"浅绿色"环境观念阶段;媒体议程情感偏中性,网民议程多负面。本研究改良了传统议程设置过程模型,提出我国环境议题建构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传播得到了飞速发展,它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的影响,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而且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汶川地震为研究个案,透过汶川地震看网络议程设置。深入分析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最终笔者认为汶川地震标志着网络媒体正成为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0.
强化议程设置理论在网络媒体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本文尝试运用议题设置理论,结合其在网络中的应用,选取关于危机事件报道的实际案例,探讨网络媒体在报道危机事件时是如何做到既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舆论导向功能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网络媒体的出现,媒体议程设置与受众议程设置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二者在网络媒介中互动性增强,大众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再也不是绝对的。因此,有学者认为,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的功能弱化甚至会消失,本人试图从传统媒体是网络虚拟社区个人议题主要设置者;议程互动使议程设置功能螺旋式上升;网络高科技隐形提升议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提出不同的看法,即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媒体不仅存在而且获得了强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媒体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效性成为报道的主要诉求。相对于其他媒体,网络无论是在消息内容的时效性、公众舆论的影响程度以及表现方式、手法上,都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辅助政府议程,为整个媒介环境的议程设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此次汶川大地震的信息传播,网络媒体的表现可谓突出。  相似文献   

13.
“湖南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因其戏剧性的矛盾及舆情态势的多次转变成为了网络热门的话题之一.媒体报道的事实细节缺乏和情感偏向加之医院、逝者亲属、民众三者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使得这其原本普通的案件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今社会中升级为全国性的公众事件,也使其成为反映媒体失衡报道的典型.本文从“湖南湘潭产妇死亡事件”的新闻报道入手,通过对媒体报道和舆情态势双重维度进行分析,揭示事件中媒体失衡报道造成的社会影响,旨在为舆论监督下媒体社会责任的建构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贾文凤 《新闻窗》2006,(5):27-28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提出,即为公众安排议论的话题,决定人们想什么和谈什么。现实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议程设置有无联系?是不是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呢?本文试着通过一些现实的案例来分析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议程设置中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和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进行了梳理,认为网络时代对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在善加利用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其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6.
正"议程设置"理论是西方传播学的重要命题。"议程设置"作为一种理论假设,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然而,网络媒体的诞生以及其自下而上的传播方式冲破了传统媒体的管理机制,在营造舆论多元化、自由化的传播氛围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如果不能及时地对危机事件进行报道,或夸大危机事件的影响,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1995年,中国将互联网向社会公众开放接入服务,在此后的两年内并没有人将网络与媒体联系在一起,即便是网站的运营商也没有想到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的速度与接受程度竟如此之高,在此后的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消息内容的时效性、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程度以及表现方式上,都处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对整个媒介环境的议程设置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以章子怡捐款门事件为例,论述网络媒体出现后议程设置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网络议程设置的不可控性;网络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交织于网络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18.
宋志辉 《新闻世界》2008,(11):15-16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中,网络媒体表现突出,成为这场媒体报道盛宴的新主角,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媒体的特点,展现其优势,比如在追求即时、海量信息、参与互动等方面,特别是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极大发挥网络视频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受众。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框架分析的实证研究中,框架建构与议程设置的混用极为普遍,即将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频率、稿件安排方式及组织方式等议程设置的内容解释为媒体对于报道框架的建构。而实际上,媒体议程设置与媒体的报道框架影响受众的路径与结果是不同的。本文拟从媒体选择框架与符号框架两个方面入手,对大陆、香港与美国的六家媒体关于弗格森事件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来具体说明不同国家地区媒体的新闻报道框架之间的差异,以及报道框架与议程设置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国外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否依然有效是议程设置研究领域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国外学者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检验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对受众是否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二是检验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间议程设置效果。现有研究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对受众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网络媒体自身之间存在媒介间的议程设置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