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百慧 《今传媒》2013,(3):26-28
当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发展的如火如荼。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其不稳定性、易复制性等特点,在进行交易个过程中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商务谈判作为知识产权交易中一种手段,其交流获取利益最大化、可协商等特点在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交易中的运用也会十分的有效。论文即是针对商业谈判在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曦  唐昊 《报刊之友》2011,(6):26-28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现今,知识产权与商业谈判两翼并行,共同为企业、为品牌、为消费者贡献各自的力量,最终亦将为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添砖加瓦,达到“双赢”。纵观文化创意产业,其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是能否拥有知识产权(如:某项“专利”)作为产品研发的核心,而这在商业谈判中则是决定一方胜负的关键。本文试通过知识产权在行业中的保护形式与特质,探析其作为筹码在商业谈判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羿克 《今传媒》2011,(6):26
<正>主持人语:本期传媒与法栏目为大家选取了四篇文章。首篇《知识产权在商业谈判中的运用与保护——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视域》,提出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知识产权与商业谈判两翼并行,共同为企业、品牌与消费者贡献力量达到双赢,文章通过知识产权在行业中的保护形式与特质,探析其作为筹码在商业谈判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羿克 《今传媒》2013,(11):29-29
主持人语: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致使网民数量持续增长,网络舆论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网民组织化程度高,虚拟社区逐渐丰富化、多样化,微群、各类论坛、贴吧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舆论场。网络舆论焦点很可能就是当今民众热点的话题,网络意见气候终会形成新一轮的舆论。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舆论影响到了现实生活并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网络舆论呈现出虚拟性、从众性、组织性与扩散性的特点,鉴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有些言论缺乏理性,  相似文献   

5.
王曦  唐昊 《今传媒》2011,(6):26-28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现今,知识产权与商业谈判两翼并行,共同为企业、为品牌、为消费者贡献各自的力量,最终亦将为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添砖加瓦,达到"双赢"。纵观文化创意产业,其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是能否拥有知识产权(如:某项"专利")作为产品研发的核心,而这在商业谈判中则是决定一方胜负的关键。本文试通过知识产权在行业中的保护形式与特质,探析其作为筹码在商业谈判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律翰 《今传媒》2015,(3):38-39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知识产权与商业谈判两者共存,共同为企业、为品牌、为消费者贡献各自的力量,最终亦将为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添砖加瓦,达到“双赢”。在产业的高速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关系到文化创意产业是否能健康发展。在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下,谈判成了其中的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商业谈判的策略,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作分析。  相似文献   

7.
《报刊之友》2013,(9):27-27
主持人语:2013年8月21日,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的话题热点被一位网名为“秦火火”的网络红人引爆,与此同时还有一位网名为“立二拆四”的网络红人。令人诧异的是两位网络红人的“出名”却是因为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网络舆论一片哗然。在我国网络法律制度日益健全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网上蓄意造谣传谣、扰乱网络秩序、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等行为已经成为法律严厉打击的对象,在公安部门的重拳出击之下,网络犯罪将无所遁形。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言论较自由,则网络舆论监督就愈显重要,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开展正确的网络舆论监督,具体来说,作为网民,  相似文献   

8.
陈伟 《报刊之友》2011,(4):22-27
类似"铜须门"事件的侵犯个人网络隐私权事件,在过去的几年中在我国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如果任由网络隐私侵权继续泛滥,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首先提出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同时,概括了网络隐私权不同于传统隐私权的四个特点。文章还归纳总结互联网上侵害隐私权的主要形式:对他人数据的收集、散布、利用和交易;并分析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提出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本文对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问题的研究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斌成 《报刊之友》2013,(7):24-25,30
网络群体事件是我国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差异,国外没有出现如我国的研究聚集现象。我国研究基本表现为研究面广,研究逐步深入,研究逐年增长的特征,并且研究触及诸如概念界定、分类即生成机制等不同领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综合研究分析,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基本趋势表现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网络传媒以其极强的网络效应及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占据了当今媒体传播领域的绝大部分市场舞台。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的第四媒体的优势已经逐步凸显出来。媒体已经进入公民记者时代,广大网民享有了新闻自由的权利,网民群体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网络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园 《报刊之友》2014,(2):27-27
主持人语: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不断凸显,传媒与司法关系微妙,如果新闻工作者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新闻报道中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就有在传媒活动中可能产生侵权行为,从而干扰司法公正。司法的公平正义固然需仰仗系统成员的法治信仰和专业精神,但也需要新闻工作者坚持新闻操守与专业尊严,对新闻报道“度”的把握要恰当、适度,既能规范地行使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又要保护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权利,还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羿克 《今传媒》2013,(10):27
主持人语: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多媒介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传媒业的发展与壮大,集聚了各界人士的目光,网络媒体影响力逐渐增强。然而,问题也随之显露端倪,版权问题、人肉搜索、网络语言暴力等现象屡见不鲜,网络法制建设势在必行。鉴于网络的相对虚拟性,网络言论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在其还没有触及相关法律法规时,就需要网络道德建设及时发挥作用,规范网民行为。传媒与法律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媒体既不能超越司法程序,制造媒介审判,又不能将热点舆情问题置之不理,因此,必须建立传媒与司法的良性关系,使媒介发挥正确、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激发舆论的引导功能,才能使媒体与司法在完善中相互促进、共谋发展。
  本期“传媒与法”栏目探讨了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舆论引导和网络舆情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刊发李俊潮和刘翼教授撰写的文章,作者从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视角探讨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对重大公共事件产生的作用,分析公共事件中舆论如何发挥其正确的引导作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难点分析》一文,是2012-2014年湖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以湖北高校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为例”(2012B2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文章以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和生活产生的积极意义为缘由,阐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难点,并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管理方式。《出版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一文,则分析了出版合同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从法定情形、法律效力等方面探析出版合同中的抗辩权,有利于出版者和作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期栏目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慎密,相信为我国进一步构建传媒与司法的良性关系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园 《报刊之友》2014,(3):27-27
主持人语:新媒体时代,传媒与法的关系突出地表现在网络与法的互动和冲突上。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对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意义重大,信息网络法、计算机网络法等都在制约着网络传播活动。然而当今社会一些网络侵权案件,如网络播放设备的侵权、文学影视作品网络侵权、网络广告侵权,以及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在虚拟与现实的对话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网络侵权案想找被告都很难”的现象,网络侵权作案成本低、发案率高,已经扰乱了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如今,众多网络侵权案进入司法程序,公平、公正的裁定将为网络传播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期“传媒与法”栏目刊登的文章,重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了诸多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观点及措施,如在媒体报道犯罪新闻时,要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正确引导受众对案件的认识,以使事件对受众产生启示作用。同时从法律、媒介素养、普世伦理三方面入手来分析论证如何改善传播环境。另外要加强媒介批评和媒介监督,重塑媒体社会责任,以完善我国电视舆论监督体系。三篇文章论述深刻,观点独特,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羿克 《报刊之友》2012,(7):26-28
在这个信息积聚的时代,互联网的力量势不可挡,已经几乎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连当今政府也已经通过互联网发布重要信息。但是互联网在我们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避免不了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在互联网被大量应用的影响下,平面媒体相应受到巨大的冲击。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愈显迫切。同时,媒体在大力开展舆论监督的时候,虽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身权利受损的现象也屡现不止,新闻舆论监督维权的研究成为我们当前迫切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致使网民数量持续增长,网络舆论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网民组织化程度高,虚拟社区逐渐丰富化、多样化,微群、各类论坛、贴吧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舆论场。网络舆论焦点很可能就是当今民众热点的话题,网络意见气候终会形成新一轮的舆论。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舆论影响到了现实生活并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网络舆论呈现出虚拟性、从众性、组织性与扩散性的特点,鉴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有些言论缺乏理性,这就需要媒介本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舆论监督的职责,另外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网民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羿克 《今传媒》2012,(5):21
正主持人语: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社会作用。但同时,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关问题以及人们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两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羿克 《今传媒》2013,(5):26
主持人语:新兴媒体、数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打通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行业的边界,促使传统传媒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起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一大批媒体在转型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大胆采用企业化的管理办法,依照舆论工具的性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羿克 《今传媒》2012,(1):27
正主持人语: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宣传、新闻传播、舆论监督、实用和文化积累这五项功能。社会公正则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公正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法理上追求利益关系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致力于探讨网络舆情监督与机制的方法,运用充分详实真实的数据统计和资料分析,清晰地看到目前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和特点,研究探讨如何正确解决网络舆情锁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对网络舆情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以探究,以期寻找较好的解决方法,缩小社会舆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蔡斐 《今传媒》2016,(8):27-27
主持人语:蓬勃生长的互联网,堪称今日中国现代生活中一个“最大变量”。这种“变”,不止在互联网引发的新闻传播领域,实际上已经渗透到社会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形态。比如作者姜雨佳通过对新浪微博上媒体的报道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媒体需要积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改变此前倾向于报道负面医患关系的身份错位;张洪红关注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行业的伦理问题,特别是真实准确这一最基本要求,实际上这也是广告法律规制的基本要求,必须予以重视;崔鹤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加速了数字音乐的发展,也促进了用户在版权保护方面使用习惯的重塑,这显然是版权意识深化的产物;盗版是知识产权领域的一个老问题,王思尧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并基于个人的看法提出了打击盗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