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手段,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影视剧《甄嬛传》的翻译和跨文化传播为例,探讨影视剧语言特点及翻译,针对影视剧中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解构《甄嬛传》的翻译目的和策略,解析异化和归化等翻译策略在影视剧翻译中的应用,以求充分利用西方语言最大限度地实现东方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
颜湘君  罗威 《东南传播》2016,(10):118-119
在中外花木兰题材的影视剧中,中国传统民俗元素充溢其间,这些民俗元素不仅深蕴着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内涵,而且民俗事象作为影像又具有多种艺术功效,不仅调节影视剧情的叙事节奏,而且提升了影视艺术的审美娱乐性和教化功能。研究花木兰题材影视剧中的民俗文本,探究民俗文化与影视艺术的契合点,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张雯 《新闻世界》2012,(5):65-66
近年来,影视作品中大量使用方言成为新的艺术现象,而方言作为语言的独特表现形式也为影视艺术形式的传播开拓了新的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4.
章洁颖  苏九兰 《今传媒》2021,29(4):110-113
影视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我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影视在阿拉伯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跨文化传播理论和现实情况,提出了中国影视在阿拉伯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期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向阿拉伯国家讲好中国故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陈曦  曾一果 《编辑之友》2021,(11):22-27
文章基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探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主体间性背后的欲望结构,以及"他者欲望"如何在交往理性中发挥多重作用,以期对理性认同的深层运作机制有新的认识,为跨文化传播中不同意义符号的缝合提供新的视角.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往中,作为主体欲望根源的匮乏导致与"大他者"的象征性认同存在缺失,但这一深层欲望同样推动着主体持续地追寻认同他者的欲望以及被他者认同的欲望,借助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交往理性完善自我建构.此外,由于主体在他者的位置欲望,欲望对象的重合会引发矛盾冲突,这是交往理性需要应对的难题,但同时也为缝合点的意义整合创造更多契机.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被称为“跨文化传播”,我国历史上的使者往来、跨边界的商贸活动以及国际间以影视为载体的文化产品交流都属于跨文化传播。由于交通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发展加速了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交流活动促进了国际间文化传播、交流与融合,这种组织外的传播让传者与受者感受到差异的同时,深化了文化交流活动中传播的自我反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效率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文化在跨文化影视传播中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笔者以2008年奥运会这一历史性的跨文化传播机遇为例,结合好莱坞影视界对《西游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实践,就有效提升中国文化的跨境传播效率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战略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国庆 《新闻世界》2014,(5):250-251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通过利用符号进行"编码—解码"的活动来实现信息的传递,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同一符号的所指大相径庭,从而影响传播效果,因此跨文化传播者作为不同文化交流的节点,需要找寻不同文化中表示相同意义的符号,并对其进行编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最大限度的被受众所了解。天主教对传统的圣母画像进行"二度编码",将中国传统的象征符号融入天主教文化之中,寻找两种文化共通的意义空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做法能很好的诠释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朱姝  丁鋙 《新闻界》2008,(5):48-49
在当前的影视传播中,方言影视是一大热点,其形式和内涵都具有独特的传播意义,本文将对此现象做一简单的梳理和剖析。同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方言广告创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牛玮一 《东南传播》2021,(10):89-91
"他者"概念自诞生之初便蕴含着与"自我"相对的意涵,经常被贴上愚昧、卑劣的标签,信息时代的讯息发达并未有效解决"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地球村内部依旧充满新的冲突和暴力.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他者"的确认和排斥来完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也在不断对"他者"进行不平等的形象建构,记者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生产主体,把握着新闻生产的重要渠道,在"他者"观念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他者化"报道的思维依然存在,并且直接影响着"他者"的媒体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本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精神文明交流过程,只有破除"他者"观念的二元对立思维,才能将跨文化传播变为一种共享、开放的传播形式,从而获得打破各文化间交流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陈文泰 《编辑之友》2023,(11):99-106
跨文化传播一直以来受话语权力和个体能动制约影响,本文以“此在”与“遍在”两个向度编织起社会结构网络的抽象分析框架,并以间性对话方式发掘交往盲点。其中,“此在”代表了社会关系网络建构中主体性确立的生成环境,揭示了文化融合和民族互嵌过程中主体性存在的价值反思,是文化异质性与特殊性的集合体现;“遍在”代表了社会环境系统内主体普遍认同与存在的价值表征,揭示了突破“此在”局限性的社会化重构,是文化通约性与普遍性的集合体现。跨文化传播间性审思可从“此在”存在的特殊语境中发现交往阻隔:一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堕距使自身价值取向发生偏转游移,由此呈现出“变”的问题;二是他者文化在本体评价取向影响下发生价值锚定错位,由此衍生出“不变”的问题。对此,可从“遍在”属性的共通意义空间中寻求对话出路,首先要换位思考,在跨文化传播时,要深入他者所处的具体社会背景,反思他者接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次是本位思考,把握自身核心价值,兼顾文化交往的普遍相似性议题。跨文化传播的间性视域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发展,为文化传播模式转型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
论影视传播中文化贴近性的打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具体分析了图像在影视传播中融合文化的优势,并从影视图像的采集者、影视图像文本和影视图像的接受者三方面论述了图像的文化贴近性给影视传播创造的神话。  相似文献   

13.
作为明末清初流亡日本的著名的遗民和学者,朱舜水在中华文化对日传播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深刻的家国烙印为其在日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足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对于他乡的认同与移情也促使其传播实践顺利开展.在此意义上,他既不是"陌生人",也不是"边缘人",而是作为"文化旅居者"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周逢年教授的著作从传播学的角度,详细描摹了朱舜水在日的对外传播活动,是近期跨文化传播历史研究领域一本有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电影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塑造、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在西方文化强势输入下,影视中中国国家形象在自我构建与顺从他者视域中博弈。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视角,分析新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电影中构建的多种中国形象,研究反"他者"与"自我他者化"的倾向,探讨电影创作在解构或建构西方既定权力话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蔚 《今传媒》2023,(5):90-93
公安题材影视剧作为公安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把握融媒体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凭借形象生动、代入感强、观看渠道多样、符合大众审美等优势,深受观众喜爱。本文通过对公安题材影视剧中公安文化元素的具体表现进行了阐释,总结了公安题材影视剧对公安文化传播的作用,认为公安文化传播应抓住影视剧这一重要传播途径,守正创新,从而更好地推动公安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将边疆民族地区推向了与沿线国家交流互动的前方通道,而当下建构民族地区形象的天然优势载体之一便是影视短片.与传统大影视作品不同,形制短小的影视短片便于在新媒体时代进行融平台、加速度、深互动的传播.在跨文化语境下,民族地区形象建构可以借助影视短片打通"最后一公里":转换新的传播策略,由自我沉浸的"独白"转为开放性的"对话";变被观望的"他者"身份为主动编制、管理议题;重视小时空、细节化的细腻叙事,以共同促成民族地区及其文化的真实呈现与传统再生.  相似文献   

17.
文化挪用作为文化交流与冲突中的常见现象,一直是跨文化研究的重点。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挪用是一个颇具消极意义的概念,通常被用来指代自身文化环境中的主流文化在没有真正得到理解前被其他文化挪用的过程与现象。长期以来,文化挪用作为批判性术语带有解构主义色彩,其积极意义长期被忽视,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该概念在制造文化冲突中同时也在化解文化冲突,并成为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全面深刻地理解文化挪用能为本民族文化革新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21世界是一个全球范围的跨文化传播时代,"提高文化软实力"也被随之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起步于1958年的中国纪录片作为影视媒介的重要产品,经历了长期的低谷后重登时代舞台,逐渐显示出了在国际传播中能量巨大的优势。纪录片文化也成为构建国家形象的软实力文化中,最具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网红开启了在YouTube上的"内容出海",其中头部网红所呈现出的跨文化传播模式不同于常规对外传播的模式.本文以10个中国网红在YouTube上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与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这一跨文化传播模式的特征:在表达方式上,以非语言符号为意义表达的载体,同时基于可写性的文本特征,为异国观众带来进入文本与创建多元意义的空间;在文化偏向上,摆脱主客对立的二元文化关系,基于文化自信,以本土文化价值与"他者"共在;在内容主题上,以逆现代性的主题观照后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焦虑.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22,(4)
何道宽教授是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最早的引介者。该访谈实质上表征了大时代浪潮下学者鲜活的个体记忆与本土学术场域变迁之间的耦合,同时烛照了跨文化传播中国化的筚路蓝缕和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的蓬勃生机。何道宽教授回顾了彼时引介跨文化传播的历史文化语境,强调了美国三位跨文化研究先驱对其学术旨趣的影响。在肯定了霍尔跨文化传播学奠基人的历史定位之后,他认为传播学不能忘记霍尔等人类学家的贡献,更不能消减自身的人文关怀和研究视野。霍尔对人类文化的共性有透彻理解,其对技术的警惕和批判的深刻性在人工智能狂飙突进的时代以及将来技术入侵人类机体和心理的时代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即使个人、群体、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固守的疆域,我们也应该更自觉地高举霍尔“跨文化交流”的旗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打破各种各样的樊笼和囚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