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5月,隶属于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三十多年以来,依托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丰富的馆藏、多元的信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兼顾多种载体出版物的出版。2003年,主管主办单位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向全国招聘社长,这在当时还是一段佳话,赵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马上任的。上任以来,他大胆改革,用新思路办好出版这一传统行业,在他的努力下,促使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能在中国出版行业中占得一席之地。近期,本刊特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赵炬做客《今传媒》,就出版等传媒领域内相关问题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文娟 《今传媒》2013,(11):4-4
主持人语: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业逐渐转型、不断升级,数字出版散发着时代气息迅速占领市场。顺应历史趋势,数字出版引爆数字阅读革命,深度阅读延伸至数字阅读领域,数字出版引领文化消费,传承优秀文化。《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纲要》倡导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加强文化自信,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鼓励出版产业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要求各级文化单位秉承对外开放、包容并蓄的文化方针政策,不遗余力地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如今,跨文化传播是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有利途径,中国传媒业要闪耀在世界舞台上,就必须触碰直抵心灵的文化交流,重视大众文化传播的独特功能,兼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能承载异域文化价值观,以蓬勃之势,让世界充分认识中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新闻出版行业体制改革力度,产业发展不断升级,新闻出版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世界其他国家同行业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20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媒全球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愈显频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崛起使媒介格局发生彻底改变,媒介生态发生剧烈变化,这对职业传媒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传媒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在国际传播急速发展的环境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变,培养国际化传播人才势在必行。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香港又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而且在文化产业发展和传媒教育上,有着一定的领先优势。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香港传播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先驱,自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10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式成立,方延明教授为首任院长。在方院长的带领下,新闻传播学院的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篇专访中,方院长对该院的办院经验予以介绍,同时还探讨了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使命、角色与特点、新闻自由和新媒体等值得学界、业界人士关注的问题,希望能给广大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是人民提高生活品质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二十一世纪初,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引领下,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占据了大量的市场舞台。社会体制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各行各业在经营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在新体制的影响下,新媒体逐步出现,各传统媒体机构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理念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进行着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新旧媒体的融合使得媒体产业得到不断延伸。在新旧媒体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下,中国的传媒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8.
《报刊之友》2012,(10):4-7
主持人语:随着全球化时代步伐的的不断加快,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促进世界各国间的合作以及世界传媒的发展融和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沟通和融合,文明的进步有赖贯通和吸纳。时至今日,传媒事业更是面临着有容乃大、取精去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要求。蔡元培先生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过一项著名的原则,即:“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对于传媒界而言,它也同样重要且适用。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2014年传媒行业面临巨大改革,传媒业抓住改革发展机遇,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要求,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艺术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互联网的急速发展改变了艺术的传播形态,新媒体艺术传播强势袭来,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建构“中国形象”的助推器。人文传媒艺术,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民众的人文精神,同时又促进了艺术的繁荣,有利于跨文化艺术交融。艺术传媒院校作为培育艺术人才、钻研艺术研究的文化圣地,承载了千万人的艺术梦想,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对中国的艺术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始终坚持艺术教育,以人为本,坚持以文化精神孕育人,坚持常态艺术的培育和瞻望高端的境界理念,不断追求艺术的创造性,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创作与研究能力并重、人文与艺术素养深厚、具有国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艺术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0.
《报刊之友》2013,(9):5-5
主持人语: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社会对信息快速传递的需求,进入21世纪后,中国学术出版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就出版方式而言,数字出版已占据了学术出版的大半边天。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学术出版格局日渐合理,传播方式不断优化,学术出版数字化进程已经逐渐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前进。这种新型的学术出版模式在国内外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和运用。从便于检索的网络数据库、到知识快速传递的开放存取,再到方兴未艾的数字出版,学术界不断进行自身的反思与调整,以期从中探索知识传递的有效途径。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极大繁荣了“三屏合一”产业,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学术传播效果。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以及更大力度促进我国学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学者充分开发创造性的思维,开放思想、独具匠心,他们将中国的学术大胆推出国门,再依据中国的国情,将西方优秀学术大量引入国内,力争使中国学术达到中西合璧的效果,实现了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非华人报》是中国著名报业集团华商传媒集团作为地方传媒企业,实施积极走出去战略,创办的一份海外华丈报。该报宗旨为“传播中国声音,服务华人华侨,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南交流。”在实际运作中,坚持公信力与影响力并重,“传递价值,服务为主”作为理念,内容导向为“华人新闻,华商资讯,华侨家园”。“文化特色”和“爱国感情”是该报的主旋律。以传播中华文化为依托,体现出强烈的爱国色彩。由于新的办报思路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南非华人报》一跃成为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影响力最大的华文报纸,为中华文化在非洲的传播起到了的很大作用,也为中南两国关系友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刊记者有幸邀请到南非华人报社社长胥建礼先生,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位异国他乡的传媒人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几年以前曾有人预言,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最多只能再撑三五年,接着就会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蓬勃兴起的时尚、财经等高端市场的期刊。然而今天,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新闻传媒事业得以繁荣,新闻队伍逐渐壮大。无论是高端市场的期刊还是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增长势头良好的综合性期刊,中国的期刊市场呈现出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在传媒及更广阔的人文领域,活跃着一大批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有识之士,他们有些名声鹊起、享誉九州,有些则默默无闻,精心钻研,但他们对传媒事业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牙口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他们的经历、经验是我们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他们执着、谦逊、迎难而上的办事作风是我们应该坚守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语:评论在我国由来已久,先秦诸子言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议论国事来表达有志之士关注国家命运,承担匡扶社稷之责。随着时代的发展,报刊言论逐渐兴起,《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可以说是新闻评论的起点,而后报纸广播电视甚至是现在的网络新闻评论迅速崛起。我们现在的新闻评论是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的,需要积极客观地发表言论、表达观点。因此,评论绝非易事。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里说过,阐释是智力对世界的报复,为的是另建一个"意义"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在关注社会的众多方式中,新闻传播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它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文字信息,更多的是人的思想的改变。任何一种媒体要一直持续发展下去,需要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条件,更多的是媒体人内心的那份执着和坚定。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不断追求理论的创新、普及和实践,以理论的创新指导实践,用实践创新理论的发展,是理论工作者的终极目的。在新时期,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是泥泞和崎岖的,成绩更是来之不易。这其中不乏有很多典型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一次次的华丽转身后,这些优秀传媒人摸索出的珍贵经验,给学界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研究样本,更为业界提供了真实生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新闻是大众所熟知的,在人们心里最通俗的理解大概就是那些报道出来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其实在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后来又有很多学者专家都对新闻做过定义。从古代到当下,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从印刷出版再到电子传媒,新闻的传播和接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网络博客、微博、论坛以及手机互联网等各种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思路与策略,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地向新媒体靠拢。而在国家的三网融合政策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实现向新媒体的顺利平移?媒体又该如何肩负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责任?对此,我们专访了资深传媒人中央广播电台网络发展部主任栾轶玫教授,其本着学术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术追求,多年来一直坚持“认真做人,认真作文”的严谨工作态度,提出了新旧媒体融合的“三段论”,并对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近年来,网络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更新换代的速度更是惊人,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变得多样化,媒体业的竞争随之异常激烈。新媒体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报纸、电视、广播和杂志作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致公出版社是隶属于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的中央级出版社。近年来,中国致公出版社坚持为爱国统一战线服务、为致公党员服务、为读者大众服务的原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以出版文史、经济管理、生活休闲、教育类图书为主,尤其在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密切海内外同胞关系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华文化是连接海内外同胞无形的纽带,海内外同胞同宗同源、同种同文,有着不可分割的中华“根文化”。作为具有“侨”、“海”特色的党派,严以新说,致公党不仅通过传统的丈艺和武术表演等形式传播中华文化,更要利用“十二五”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契机,不断增强海外侨胞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前不久,本刊有幸邀请致公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刘伟见做客我刊“前沿访谈”栏目,让我们倾听一位国学大师如何把“文化入侨”的理念贯彻到出版传播中,从而将中华文化的种子传遍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全球化进程以其强劲的势头和广泛的影响,引起世人对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同国际间的往来交流与传播沟通活动日益增多。大趋势之下,中国的国际传播人也不可置身事外。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应在与国际社会的密切交往中确定自己的文化取向,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多种形式的对话,达成文化"拿来"和"给予"的同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