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检测法研究不同农药(醚菌酯、世清-苯醚甲环唑及其联合)的浓度和pH值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在极端酸性(pH=3.0)或碱性(pH=11.0)条件下,所有农药的不同浓度实验组的死亡率均达100%。醚菌酯在pH=9.0和pH=10.0时,各浓度实验组蝌蚪的死亡率均10%;在pH=5.0和pH=7.0时,均表现为中等毒性。世清-苯醚甲环唑在pH=5.0、7.0和9.0时,均表现为低毒性。2种农药的联合作用在pH=5.0、7.0和9.0时也表现为低毒性。重复测量检验法(Repeated measuresANOVA)统计结果表明,农药浓度、pH值、染毒时间及其相互作用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死亡率的影响均极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农药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华大蟾蜍产的卵排列成带状.幼体颜色较深,尾较短.成体明显分为头、躯干、四肢三部分.头顶部两侧各有大而长的耳后腺.身体背面的皮肤由于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粒,因而极其粗糙.生活史中具有典型的变态发育现象.生殖及幼体发育都离不开水,成体水陆两栖,喜栖息于水边草丛、砖石孔洞、沟塘、水渠、石穴、农田、草地、山间等阴暗潮湿的地方.中华大蟾蜍不仅是农作物、牧草和森林中害虫的天敌,而且还是某些生理实验所需的好材料及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经济动物.  相似文献   

3.
中华大蟾蜍生活习性及人工养殖场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大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个体发育过程有变态现象,抱对、产卵、排精、受精过程、受精卵的孵化及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都必须在水中进行,成体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可水陆两栖,怕低温,气温过低需要冬眠.蝌蚪期食性是由植食性向杂食性转变,到大蝌蚪期以后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同时由摄食静态饵料转变为捕食动物性活饵,因此在人工养殖选择养殖场地时,应根据中华大蟾蜍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等件的要求选择场地,以使建造的养殖场有利于中华大蟾蜍的生长繁殖,并能获取最大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区气候特点适合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而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主要是场地的选择与建设,种蟾蜍期、蝌蚪期、幼蟾蜍期、成蟾蜍期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等.  相似文献   

5.
几种生态因子对大蟾蜍中华亚种蝌蚪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Justus von Liebig的law of the minimum和V.E.Shelforal的law of tolerance对大蟾蜍中华亚种的蝌蚪在其他相同适宜条件下,处于不同pH、温度中进行单因子探索。结果表明:(1)PH为6—8是最适区,5—6、8—9之间是适宜区,10以上、3以下是不能生存的最大、最小耐受限。(2)温度5℃以下和35℃以上为不适区,5—10℃和35—36℃为适宜区,10—35℃范围内为最适区。  相似文献   

6.
用凯氏定氮法(Kjeldahl)和索氏抽提法(Soxhlet)分别测定中华大蟾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结果表明:在蛋白质的测定中,成体组织中肝脏组织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肌肉组织、皮肤组织次之;不同生活史时期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中,大历期蝌蚪最高,小历期蝌蚪其次,幼蛙最低。在脂肪的测定中,肝脏组织含量最高,而皮肤组织的含量高于肌肉组织中的含量。研究结果为中华大蟾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泥鳅早期胚胎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卵裂期,有些线粒体内含有片层状类脂物,有些含有糖原颗粒,有些线粒体呈同心圆状。在胚胞中也有片层状类脂物,其中有些片层体内含有黑色颗粒,类似于次级溶酶体。在胚胞中,外包一层单位膜的卵黄颗粒起始含无定形的卵黄物质,然后卵黄中间出现空泡,不久卵黄颗粒中出现线粒体,膜性物质,核糖体样颗粒,糖原颗粒和小的卵黄颗粒。我们认为卵黄除了向胚胎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之外,还向胚胎细胞提供母体的膜性物质和核糖体等。  相似文献   

8.
耳萝卜螺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时取样,间断观察的方法,对耳萝卜螺胚胎发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发现耳萝卜螺的胚胎发育过程分7个时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纺螺形成期和孵化期,对各期的1上部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各期形态图,记录了各期发育所经历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大力倡导"研究性教学"的现代教学形势下,采用"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做出结论"模式对"草鱼早期胚胎发育观察实验"进行研究性教学。通过分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学生既巩固深化动物学知识,又能体验生物学科研方法、程序,探究能力在无形中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杂交鳜胚胎发育的连续观察,研究了其胚胎发育的时序和特点.结果显示,杂交鳜的受精卵呈淡黄色圆球形,卵径为1.52±0.16mm,油球多个且大小不一.杂交鳜胚胎发育的主要特征与已报道的鳜鱼胚胎发育相同,可分为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出膜阶段7个阶段及27个发育时期.在水温19.5±1.2℃条件下,34h50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约98h后仔鱼孵出,孵出的仔鱼全长为3.55±0.10mm.胚胎发育总积温为1 982.38℃·h.  相似文献   

11.
镉对中华蟾蜍蝌蚪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质量浓度为0.005mg·L-1、0.025mg·L-1、0.050mg·L-1、0.500mg·L-1、1.000mg·L-1、1.350mg·L-1、1.800mg·L-1的镉(Cd2 )和1个对照组(蒸馏水)进行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并记录蝌蚪的活动及反应。结果表明:Cd2 处理蝌蚪12h、24h、48h的LC50分别为1.633mg·L-1、1.202mg·L-1、1.089mg·L-1;在同一时间内随着Cd2 浓度的升高,蝌蚪的死亡率逐渐升高,而在同一Cd2 浓度下随时间的延长蝌蚪死亡率也逐渐升高;显示了在鱼病防治中镉(Cd2 )对蟾蜍蝌蚪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nch)肝脏胚后发育的特征.结果表明:花背蟾蜍的肝脏在胚胎前期开始发育,后逐渐完善.第26期肝细胞索已形成,血窦腔较大.第28到30期肝细胞的数量增加,肝细胞体积增大,血窦体积减小.第32期肝细胞排列较规整,细胞内出现空泡.第34到37期肝细胞排列致密,细胞的空泡逐渐增加,小叶间胆管和小叶间静脉清晰可见.第39期与成体很相似,肝小叶较易区分,肝细胞索排列规则,肝细胞内空泡消失.表明花背蟾蜍肝脏胚后发育的特征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3.
长春近郊伊通河沿岸花背蟾蜍繁殖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背蟾蜍是我国分布较广的两栖类动物,具有重要的医用经济价值和较为宽广的饲养前景。目前,有关花背蟾蜍的报道较少,通过对花背蟾蜍繁殖行为进行实地观察,可以为人工饲养花背蟾蜍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4.
花背蟾蜍消化道胚后发育的消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酶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nch)消化道胚后发育(26~39期)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活性大小为:胃>食道>十二指肠>回肠>直肠.淀粉酶活性大小为:回肠>十二指肠>直肠>胃>食道.脂肪酶活性大小为:回肠>十二指肠>胃>直肠>食道.蛋白酶的活性以胃中最高,淀粉酶和脂肪酶则主要分布于肠道.在花背蟾蜍消化道胚后发育过程中,各部位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活性呈升高趋势.表明消化酶活性的变化与消化道结构的逐步完善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日本锦鲤亲鱼培育方法和胚胎发育各期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总结出日本锦鲤亲鱼池塘培育和人工繁育的技术方法.锦鲤卵属沉性卵,具粘性,于水温20~23℃时,多数受精卵经82小时后孵化出苗,初孵化仔鱼全长7~8 mm,三天后卵黄囊基本被吸收,可平游并开口摄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FITC-ConA作为探针,通过组织化学方法,较细致地研究了花背蟾蜍早期形态发生中ConA受体的定位和变化。结果表明:1、眼各部分组织在即将分化时出现较多的ConA受体,分化开始后逐渐下降到原基形成时的水平;2、在晶状体被诱导时,视泡、晶状体原基以及两者间的基质中,有较多的ConA受体分布,这表明ConA受体与晶状体诱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