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佳毅同学问:讲《荷塘月色》的“思考和练习四”时,老师说“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就叫做“通感比喻”;现在《明湖居听书》的“思考和练习二”里的4个句子,老师又说都是“通感比喻”。但课本中从未介绍过“通感”,究竟什么是“通感”?“通感”都有哪几类?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些就是“通感”。但张寿康等语言学家又称这种修辞方式为“移觉”,并解释说:“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  相似文献   

2.
历岗 《小学语文》2007,(9):36-36
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对于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的老师说叫做“通感”,这个术语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请问:什么是“通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中唐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地运用了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的《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四首诗歌,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4.
通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句子当中的修辞手法,其实,除了句子,词语当中也大量存在使用通感手法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常常被忽视(学者一般只研究通感在句子中的运用)。因为这类词语没有单纯词,我们姑且将之称为通感式合成词。和一般合成词相比,通感式合成词语义更为丰富,表达更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不仅如此,它的构词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将从通感式合成词的特征和构词方式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类词语。  相似文献   

5.
通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句子当中的修辞手法,其实,除了句子,词语当中也大量存在使用通感手法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常常被忽视(学者一般只研究通感在句子中的运用)。因为这类词语没有单纯词,我们姑且将之称为通感式合成词。和一般合成词相比,通感式合成词语义更为丰富,表达更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不仅如此,它的构词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将从通感式合成词的特征和构词方式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类词语。  相似文献   

6.
比喻和通感在修辞学上属于两种不同的修辞格,但由于通感常常是通过明喻的句式来表现,故常为人们说以为比喻。有人则主张把它视为比喻和通感兼用句,在诸多的试题中,命题者或视为比喻、或视为通感而设计题目,甚至如高一教材《荷塘月色》中的练习也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些比喻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其中有两个比喻,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把课文中两个典型的通感辞格的句子视为比喻,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通感”呢?达·芬奇在《笔记》中说:图画中和谐的人体形象是美的。这种美不但用眼睛看起来是美的,而且同样可以吸引其他感官。嘴巴想把它一口吞下,耳朵喜欢听人赞扬它,毛孔想将它吸收,鼻子猛嗅它散发的气息。这里,他虽然没有提“通感”二字,但已认识到五官感觉可以交互贯通。简言之,通感就是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沟通起来,彼此交互运用于描写事物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也有人把它称做“移觉”。下面以记叙文、散文为例,谈谈通感在作文中的具体运用。在记叙文、散文中运用这一方法,主要是为了增强描写的形象性。因为散文比记…  相似文献   

8.
通感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句子当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虽然成语中通感辞格的运用没有比喻、比拟等辞格运用广泛,但是在成语中也存在很多通感辞格。本文主要从通感辞格的角度来讨论成语,探讨通感成语的分类、其他的辞格兼用两个部分,主要探讨通感成语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谈“通感”     
“通感”(Sytiaesthesia)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但又常作为一种不大为人注意的修辞手段出现在诗、中。探讨通感的概念及其在学上的运用,以及作为修辞格的“通感”与“移就”的异同,有助于对古今中外学作品的欣赏。  相似文献   

10.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感觉神经的相互沟通,使人超越某种感觉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印象,这是通感的生理基础。正如高尔基所说:“你一面读,一面想象色彩、气味、声音、感觉,非常鲜明地想象这一切,在一首诗里体味活的形象。”(高尔基《论文学续集》)。通感的手法,古而有之。最早提出我国诗歌中存在通感修辞手法的是钱钟书先生。他的《通…  相似文献   

11.
通感补说     
通感补说陶淑霞什么是“通感”?周振甫在《诗词例话·通感》中说:“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徐汉华主编的《写作技法词典》认为:“通感.是诗文中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将这一感觉移用来描述那一感觉的表现手法.因此.也...  相似文献   

12.
通感,就是在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同感官的感觉相互沟通。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通感手法,如“风来花底鸟声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 “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以银瓶乍破和铁骑刀枪之声,描绘视觉形象,引起人们的听觉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3.
在文艺作品的描写中,经常出现把各种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融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颖神奇的意境,这种手法就是“通感”,本文结合一些实例具体谈了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文学评论》1962年发表了钱钟书先生的著名论文《通感》。文章论证了通感是中国诗文中一种常见的描写手法。而这种常见的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拈出”。“亚里斯多德虽在《心灵论》里提到通感,而在《修词学》里却只字不谈”。钱先生拈出来加以研究,实在是一大创见。近些年来,修辞学界对此很感兴趣。我的见闻很窄狭,但我已读到的全国性语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选编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其中出现了“通感”这种修辞格,由于教材及教参上对这一修辞解释的过为简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概念也是不甚明了。并且由于通感与比喻、移就等其他修辞非常近似,经常会产生混淆。笔者试图从定义、分类以及其与比喻、移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来对通感这一修辞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62年第一期《文学评论》发表了钱锺书先生的《通感》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钱先生以为通感“这种描写手法,古代的批评家和讲修辞学的人似乎都没有拈出。”甚至认为“亚里斯多德虽然在心理学里提到通感,而在《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这不能不说是那位系统周密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7.
通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修辞手法。说其古老,是因为它早在我国古典诗,尤其在唐宋诗词中,就已广泛运用;在西方,在亚理士多德的《心灵论》中也已提及①。说其年轻,是因为直到当代的修辞学研究中,它才被人们撩开面纱而备受青睐。一代宗师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七缀集》等作中,用古今中外大量的事例,对通感作了深入系统的阐析,“因此,我们可以说通感这一修辞格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或创立的)。”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四册《威尼斯》课后有一练习,要学生说说“颤着酽酽的……”中的加点词语,“习惯上经常形容什么,用在这里说明什么,为什么这样用”。当学生回答这最后一问时,总常常反而向老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这些词语为什么可以这样用?”这一问虽只比练习一问多两个字,却是颇值得研究的。教材参考书从修辞角度同答了练习中的问题,指出那是一种修辞上的“移用”手法,但并未说明“为什么可以这样用”的道理。要说明这个道理,则需从心理通感谈起。所谓通感,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时的感觉挪移或感官相通。心理学认为,在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中,人类有机体分析器系统是相互联系的。通感,“是在刺激一个分析器的影响下产生另一分析器所特有的感觉。”近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几种感觉都是能互相转化、沟通的。  相似文献   

19.
通感 ,教师惯常只止于教会学生能辨认就作罢了。而我认为 ,通感 ,是训练学生语言丰富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通往语言斑斓彼岸的风帆。翻开文学巨著 ,不必说一卷卷外国名著 ,单是国文 ,从钱钟书的《围城》到张承志的《黑骏马》 ;从沈从文的《边城》到高行健的《灵山》 ,通感比比皆是。“寺庙里的钟声 ,在早上响起” ,这是白开水 ;“湿溽溽的钟声 ,在古寺的青苔上滑过” ,就如甘泉了。可以说 ,通感思维 ,使作家的表达比普通人多了几个通道 ;使作家的语言比普通人多了几许春风、几树桃红。所以 ,我就在通感创新上进行了一点探索 ,教学实践也证明…  相似文献   

20.
谈通感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涉及运用通感这一特殊修辞格的地方很多,特别是在那些更多地直接表现作者主观感受的作品里. 节选的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开头一句,“这一天,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一句话从句子的语法成分看,似乎是用“雄伟而瑰丽”的壮观景象来修饰、描绘交响乐曲,而实际上,就作者的感受说,是由三峡的壮观景象联想到交响乐曲,由视觉感受移到听觉感受,或者说用听觉形象来描绘视觉形象——这是由视觉到听觉的通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