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书”,与教“学”是一回事吗?也许您觉得这个问题可笑。的确,它们在常用意思上是一致的。但在这里我要提出另外一种看法:教“书”与教“学”是人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我所谓的教“书”,就是指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教“学刀则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给祖国输送高质量的建设人材。显然,单凭教书——啃课本,不可能达到目标。我们对教师的恳切希望是:不仅要教“书”,而且要教“学”。特别是对大学生,更应当着重抓好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我一向认为,教学方法,难拘一格,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执法各异,殊途同归。但是,有一条原则也许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教”的动机必和“学”的效果相统一,教法的善拙应以学生学习效果的优次为检验标准。因此,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应该体现在“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注重教学生读书之法,让学生会读、悟得、致用。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教学生学”的初步尝试,似觉略见成效,兹不惮粗陋,试以《海燕》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如次。《海燕》一文,我用两教时授完。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及注释,划出生字难词,并  相似文献   

3.
推广“先学后教”,追求“少教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学后教”是对“先教后学”的传统课堂进行结构性变革的根本举措。现代系统科学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先学后教”的课堂结构,从“教”与“学”双边及其相互关系上,具有“先教后学”的传统课堂所没有的特质:学生的“学”具有反思性,老师的“教”具有针对性,“教”与“学”双边具有互动性。反思性、针对性与互动性,就是“先学后教”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件宝。  相似文献   

4.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很多人对“教”、“学”只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我则认为“教”、“学”不仅如此,它还应包括教师的“学”与学生的“教”,这样才算是完整的教学,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如何创造出“教得灵活、学得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了“重基础知识教育、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这一基础环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6.
如何创造出“教得灵活、学得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了“重基础知识教育、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这一基础环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7.
关于“教”与“学”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这些关系,对于教师正确地把握教学的过程,处理教学中的事项,提高教学的品质意义极其重大。我们认为,“教”与“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两种主要活动,其间的逻辑关系至少有四种。一、教等于学“教等于学”是“教”与“学”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张娜 《现代企业教育》2010,(12):195-196
“自主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创设自主学习空间为栽体,以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主发现、自我教育。真正变“教我学”为“我会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也就是说,要使每一位教师都树立起“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把学生中存在的“要我学”的思想变为“我要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教”“学”同步.就是指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即寓学法指导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以教示学.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同步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教要服务于学。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已被人们所共识。在教学中。只有依“学”施“教”,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结合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会教”是“会学”的先导现代教学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是学的先导,教为学服务,教学相长。教学要产生这样的效果:教者,思若泉涌,挥洒自如;学者,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达到最大发展。“教学生会学”对教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要求教师精通教的原理,既要有...  相似文献   

13.
“教”与“学”是教育改革中的一对影响重大的矛盾,也是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中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本文另辟蹊径,提出在人的成长和学习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学习或教学环节“教”与“学”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大学阶段则是“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折阶段,现行的大学教育必须加以改革,以促进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因此,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会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会学?近年来笔者进行了“先学后教”的实验。一、改革传统“先教后学”模式的必要性传统“先教后学”模式是一种模式化的教育。从教师教的角度说,模式化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简单劳作,其特点是模仿、照搬、移植、重复,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行单调乏味的“喂食”式的单向消耗。它是学生厌学的根源。从对学生学的要求来说,模式化教育搞一刀切,全然不顾学生个性表现出来的特殊爱好和才能,把学生视为被动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容器,一切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和机械训练。但此种模式易操作。当然,我这里要强调的,改革传统模式,并不是对传统  相似文献   

15.
“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教”必须通过“学”起作用。以前,由于不懂这一浅显道理,“呆教”、“死学”现象严重。后来,我们以复习、练习、自学等学生学习活动为主,教师在关键处稍作点拨,使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其主要过程如下:一、铺垫。教师发油印题给学生练习。1.在括号内写出该组数的最小公倍数:6和8( ),5和7( ),54和18( );  相似文献   

16.
所谓教学,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高教学质量,无疑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探讨其规律,掌握其方法。因此,教学方法的改进,成了广大教师的一贯追求。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在于教学生“学”,即在学生“会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教学生“会学”,是要教育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前者是动机教育,是向科学高峰登攀的能源;后者是方法教育,是通向科学知识高峰的阶梯。学生“会学”主要是会思考懂方法。教学生“会学”,要重视激发兴趣。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精读、深思、实践中发现问  相似文献   

18.
教学革命使教学既要担当文明传承的责任,又要变成儿童生活的乐园。教学的这一良好愿望为“教”与“学”关系的发展埋下了潜在的危机。在实体思维的影响下,“教”与“学”的关系从“以教定学”走向了“以学定教”,出现了片面强调“学”的局面,导致“教”与“学”关系的失衡。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转换视角,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关系思维去探讨“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学、评”一体化概念解读“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泰勒提出的关于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教、学、评”是在相同目标下的一致性(美国基础教育标准化运动);一种是倾向“教、学、评”须内置于教学过程(日本的水越敏行)。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教学?过去往往理解成“教师教-学生学”,现代教学论认为应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固然需要教师的指导,但归根结蒂要靠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学”才能起作用。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的将是一句空话,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大量的要靠离校后的体现,因此,掌握学习本领至关重要,教师“教”学生“学会了”学习(即掌握了学习本领)。并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那么,教学目标才以实现,教学的价值才得以真正的体现,本文从教师要教“学”的理由(转变观念)、如何教“学”(改革教法)、完成教学轨道转移的标志(达到效果)三个方面探讨教学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