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小实验的改进钟祥市双河小学朱明祥(431913)小学自然第四册“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小实验只能定性地反映氧气的存在,学生对氧气占空气体积21%仍心存疑虑,这里我们只要稍动脑筋,这个问题即可得到解决。将原实验中的玻璃钟罩换为100毫升的量简,...  相似文献   

2.
演示实验课课型教案黄梅县孔垅镇小学徐汉金(436502)一、课题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二、教学目的要求1.本课以研究空气的成分为材料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从平时不常见的现象中提出科学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寻答案。2.通过指导学生进一步地...  相似文献   

3.
自制上下开口的玻璃钟罩远安县鸣凤镇北门小学熊礼华(444200在小学自然第4册“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一课中要使用上下开口的玻璃钟罩。由于山区农村小学的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拥有上下开口的玻璃钟罩。为了便于教学,可以自制上下开口的玻璃钟罩。制作时,用...  相似文献   

4.
小学的自然教学中所有实验必须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有真实感。只有把实验贯穿于自然教学的全过程,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 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的教学中,要设计一个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如讲授“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我们把一盏煤油灯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教学中,每节课我都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有趣的实验。向学生演示,必要时还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科学知识的概念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讲《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一课时,在分析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的过程中,我先问学生:“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这时学生中形成“是”与“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谁也不肯服谁。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实验后,我提出问题:“蜡烛开始燃烧,一会儿自己熄灭了,说明了什么?”学生会说:“罩内气体发生变化,使燃烧的条件不具备了”。我接着又问:“蜡烛熄灭后,玻璃罩内的水面为什么上升了一小截?”学生会说:“罩内空气少了些。”又  相似文献   

6.
《自然》第四册《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一课中,关于分析空气成分的实验,课文中是利用蜡烛做燃料,但蜡烛容易熄灭,不能充分燃烧,罩内水柱上升难达到实验的要求,实验很难成功。现将一种实验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思考,使学生了解到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至少包含两种气体。 2.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水蒸气、氢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找出氧气与氮气的相同性质和不同性质,以培养学生查读资料获取知识、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如何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能力──教学《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所得枝江县问安镇山桥小学王家清(443200)学生在没有接触自然这一门学科之前,他们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自然现象是比较淡薄的,只能说无意注意,使他们获得了一些表象,而对其实质、原则、科学道...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很多人用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10册中第5课《空气的成分》,就用了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提出问题:点燃的蜡烛,用杯子盖上,蜡烛慢慢熄灭,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杯子里的空气用完了?这是本课的引入。 2.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本课用分组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希望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3.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比例。 第一部分实验是这样的: 在一水盆中点燃一蜡烛,将一空气瓶或杯子倒盖在蜡烛上。不久,蜡烛熄灭,而水走进了空气瓶内,水量约占全气瓶的一成(10%)多。  相似文献   

10.
浅谈自然学科课型保康歇马镇小学张显和(441611)根据自然学科及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来确定课型,为实现教学任务服务。但课型绝非固定模式,这里仅供同行们」齐磋商。观察课:可分为定量、定性、长期三种观察形式。如「植物的花」、「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相似文献   

11.
实验课是传授自然常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以实验操作为主要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授课形式。我把实验过程设计成“学生实验提示卡”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以《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一课为例,“学生实验提示卡”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第五课《空气成分》一课,通过在钟罩中燃烧蜡烛的实验来证明空气中至少包含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实验中还发生了一个重要现象:蜡烛熄灭后,罩中的水面上升了。对于“水面为什么上升”这一问题,以前的教科书中涉及到了,现在的教科书不涉及了。以前的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答的:“罩内的空气变少了,占据的空间小了。”“燃烧需要的是氧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到水里去了,不然罩内的空气占据的空间不会变小,水面不会上升。”现在的教科书虽然不涉及这一问题,但不…  相似文献   

13.
《空气的成分》一课首先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能支持燃烧,有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然后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认识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至少有两类气体组成。 学生做第一个实验很成功。大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一致认为:燃烧消耗了一部分空气。接着我让同学们再分组做本课的第二个实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玻璃片,倒过来放在桌子上。点燃火柴,把玻璃片揭开一点儿,将点燃的火柴放进玻璃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我刚说完实验要求,课堂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有的小组  相似文献   

14.
“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教学设计与评点公安县藕池小学陈良补公安县藕池镇教育组姚颖翔(434305)课型实验课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然后把空气与水进行比较,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是充满...  相似文献   

15.
反冲演示实验的改进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八小学(441800)徐新生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自然第7册《反冲》一课,水的反冲和空气的反冲现象演示实验授课前按课本的实验方法做,由于水的流动方向问题和气球内喷出气体产生力的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学生观察或学生未能...  相似文献   

16.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土壤的成分》一课中,教材提供了三个实验来说明土壤的成分:实验一:土壤中含有空气;实验二: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实验三:土壤中含有腐殖质。以往的教学,不少教师常常带学生按书上的步骤和方法做这三个实验,然后得出实验结论。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含有空气、砂、粘  相似文献   

17.
一、说大纲《空气的成分》是在低年级学生学习空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 ,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大纲要求指导学生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拟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根据空气中混合物的性质差异分析空气的成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趣 ,独立思考 ,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把学得的知识 ,转化为技能。二、说教材根据大纲 ,根据教材的内容 ,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认识燃烧需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2 知道空气中 ,一种气体能支…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第一册(热胀冷缩)一课中,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因为气体是一种看不见的物体,不通过实验,学生不易理解,达不到教学目的。采用下面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效果直观、明显。1实验材料500mL烧杯1个.塑料水槽1个.中心打有孔的橡胶塞1个,150m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了解空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探究“空气”的第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  相似文献   

20.
执教者:成都市下莲池街小学贺慧一、实验观察,引入新课师:我们曾经学习过“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科学的道理。现在我用一个透明的玻瓶逐渐地盖在一支燃着的蜡烛上,然后再逐渐地移开,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有没有变化,如有变化,又是怎样变化的?(演示) 生:我看到玻瓶盖住的时候,火渐渐地小了,移开的时候,火就旺了。师:你观察得很仔细,现在我再做一个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