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居易的陶罐笔记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书斋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罐,每个陶罐上都贴有标签,里面装着他平时记录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每隔一段时间就倒出来,把它们整理成篇。据说他的《白氏六帖》就是这样完成的。该书共三十卷,杂采各种成语、典故,备当时作文选录词藻之用。宋人有续辑。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的陶罐笔记;李贺的布袋笔记;任末的衣服笔记;陶宗仪的树叶笔记;龚自珍的竹簏笔记;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的陶罐笔记唐代诗人自居易的书斋里摆满各式各样的陶罐。每个陶罐都贴有标签,里面装有他平时记录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每隔一段时间就倒出来,把它们整理成篇。据说,《白氏六贴》就是这样完成的。该书共三十卷,杂采各种成语、典故,备当时作文选录词藻之用;宋人有续辑。李贺的布袋笔记唐代诗人李贺的笔记是布袋。每日出门,他总是背个布袋,灵感一来,便随手将诗句写  相似文献   

4.
<正>白居易的陶罐笔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书斋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罐,每个陶罐上都贴有标签,里面装着他平时记录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把罐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然后把它们整理成篇。据说,他的《白氏六帖》就是这样完成的。该书共30卷,杂采各种成语、典故,备当时作文选录辞藻之用。宋人有续辑。任末的衣服笔记任末酷爱读书,因为没钱买纸,便拿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笔记拾趣     
陶罐笔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书斋里摆满各式各样的陶罐。每只陶罐都贴有标签,里面装有他平时记录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每隔一段时间就倒出来,把它们整理成篇。据说,《白  相似文献   

6.
画教宋朝寇准自幼丧父,家境贫寒,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在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子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才。后来寇准进京赶考得中进士。喜讯传到家时,寇母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临终前她将亲手画好的一幅画交给老仆刘妈说“:日后寇准做官,如果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看。”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生日大摆宴席。刘妈认为时机到了,便把画交给寇准。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孤灯课读苦含辛,望你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寇准拜读再三,泪如泉涌,当即撤去寿宴,退回所有寿礼。这就是“寇准罢宴”的故事。从此,寇准专心料理政…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学习中,经常看到名人改名的现象,这里面往往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或显示其聪明睿智,或渗透着理想志趣。 表明志向。沈从文,原名沈岳焕,20岁时,决心不再当兵,用文艺救国,于是到北京求学,在北京的一个小旅店把名字改为“从文”。赵树理,原名赵树礼,父母希望他成为一个知书达礼的人。1930  相似文献   

8.
名人教子拾趣铭教宋代文学家苏武的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苏拭送给他一个砚台,上有苏轼亲手所刻的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断狱常思生。”遗教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是一位刚强的廉吏。他老年得子,却不溺爱。在病危时,要儿子亲手做馒...  相似文献   

9.
姜庆和 《华章》2011,(9):53-53
铭,原是古代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后人或者叙述功德的文字,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文体——“座右铭”。据载,我国的“座右铭”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时编订的《昭明文选》中的“座右铭”一文中。由于“座右铭”能给人启迪和鞭策,增添信心和勇气,所以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雅士给我们留下多式多样的“座右铭”,读来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有识之士都极为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严格要求,而且讲究教育艺术。很多做法,仍值得今人借鉴。物教: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为了教育他的子孙不要奢侈,要节俭,特地命令将他平时使用的牛角梳、草根刷等极为简陋的用品放在他的陵墓寝宫里,要子孙记住,永远勤俭建国。家教:北宋包拯为官公正清廉,被老百姓尊称为包青天。他担心家人子弟利用权势贪污腐化,因而自述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者,不得放归本家;亡疫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铭教:宋代诗人苏东坡的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苏东坡送给他一个…  相似文献   

11.
名人教子拾趣韩长代,张守生在我国,古今许多有识之士都极为重视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而且讲究教育艺术,常寓教于文化艺术之中,被传为佳话。令教:东汉末期的政治家曹操对儿子们的要求很严格,他还特地颁布了一个《诸儿令》,主要内容是:儿子们在年幼的时候,我虽都喜...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非常讲究教子艺术,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趣闻佳话。诗教名人写诗教子的事例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诗。这首诗是最感人肺腑的。诗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的绝笔诗,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决不因生命的告终而结束。联教古今名人以撰写对联的方式教子的事例也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撰写一副教子对联挂在堂前:“创业难,守业亦难,明知物力维艰,事事莫争虚体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楷模。”上联教育儿孙后辈,要艰苦创业,勤…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名人在写作之余多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的雅趣。这些书斋的名字,有的反映了作者的志向,有的寄托了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让人不禁大开眼界,涉之成趣。⒈老学庵: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据陆游在《老学庵诗》自注中说:“予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⒉苦斋:明朝文学家章溢晚年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学习和创作,尽管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他以苦为乐,在陋室中发愤学习,写出不少著名的诗文。他曾说:“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苦。”刘基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写了《苦斋记》这篇文章,把章溢的书斋…  相似文献   

14.
《山东教育》2004,(21):126-127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有识之士都极为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严格要求,而且讲究教育艺术。很多做法,仍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有识之士都极为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严格要求,而且讲究教育艺术。很多做法,仍值得今人借鉴。物教: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为了教育他的子孙不要奢侈,要节俭,特地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有识之士都极为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严格要求,而且讲究教育艺术。很多做法,仍值得今人借鉴。 物教: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为了教育他的子孙不要奢侈,要节俭,特地命令将他平时使用的牛角梳、草根刷等极为简陋的用品放在他的陵墓寝宫里,要子孙记住,永远勤俭建国。  相似文献   

17.
以下是本人搜集的名人座右铭,特采撷于此,与君共赏。墙铭:曹雪芹曾将"富非所望不忧贫"之句用草书写在屋内的墙上,表现了自甘淡泊的生活态度。尺铭:蒲松龄将其"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的陶罐笔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笔记本是一个个的陶罐。他平时写诗,写罢后就装进陶罐里,一罐装满,再另取一新罐。为方便以后查找,他还在陶罐上贴上标签,分别存放在木架上,经年累月,积少成多,陶罐里的诗稿经过不断的修改加工、编辑整理,便汇成了《白氏长庆集》。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11,(7):53
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在演讲或交际中,往往口出妙语,或风趣隽永,或一语双关,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国家的新闻记者问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陈毅:"请问,  相似文献   

20.
扇子,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特别是书画扇,不仅是纳凉之物,更是精美的工艺品。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与它结下不解之缘,留下了不少佳话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