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辉煌的平凡     
刘承豪 《新读写》2010,(10):18-19
作者的文字给我们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作者笔下的他是一个平时并不起眼,甚至常常会被忽视的人,却成为了全场篮球比赛的焦点,可见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能取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一叶 《历史学习》2006,(2):43-46
历史地图展开说是关于历史的地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指古代的作者所绘的关于当时的地图,如最有资格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的公元前3000年画在一只银瓶上的地图、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二是指近代作者所绘的关于他以前的和当时的地图,如近代的作者所绘的腓尼基人航海图、美国内战形势图;三是指当代的作者所绘的关于过去的地图,如原始人类分布图、十字军东征路线图、唐朝疆域图等。但由于第一、二种地图的文字、符号、方位等地图要素与今天要么很不  相似文献   

3.
在我从事小说编辑的二十多年生涯中,我是把小说作者、特别是长篇小说作者分为三个类型的.一类是纯粹的业余作者,他的职业或许是工农商学兵,但他的爱好却在文学创作,偶有成功者,或从此变更了职业,进入文学机关或与文字相关的行业;二是圈子内作者,比如新闻出版或报刊社的编辑记者,特别是那些文学性的报刊社同仁;三是专业作者,即事业和职业相统一的,以文学为事业、专靠写作吃饭的一群人.在我接触的大量作者中,第一类的最多.  相似文献   

4.
细读注释     
注释的形式有三种: 一是眉注,即在一篇文字的上方作注; 二是夹注,即在文字中间作注,或用括号标示,或用小号字指出; 三是脚注,即在一页文字之下或一篇文字之后作注。 从功能上看有三种注释: 一是提示性注释,主要交代文章出处,简介作者,或提示时代背景,概述作品主要内容,或解释题意,点明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形式批评,立足回到文学自身。对“文字”的批评,是他形式批评的一个重要尺度。他所说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语言。他认为文字创造应该完全;“文字”运用与言语运用可以实行转化,提出以口语造“意境”;“文字”与言语转化的中介就是作者的深切体验和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正>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以"冰山"为喻,他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还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可见,作者善于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隐藏在文字背后,使情感充沛  相似文献   

7.
贾政是《红楼梦》中一个正派的封建知识分子,他深受儒家影响,信奉“修齐治平”。作者多侧面地揭示了这一形象的悲剧性。本文试图在对贾政形象的悲剧性略作揭示的基础上,探讨他与宝玉形象的参照关系,挖掘这一形象所蕴含的男性世界的悲剧。一、贾政形象的定位 作者把贾政形象定位为三点:个人身份是正派的读书人,家族角色是文字辈的继承人,社会角色是无所作为的臣子。由此,作者揭示了贾政的尴尬处境和悲剧性人生。就个人身份而言,贾政是文字辈中唯一的读书人。他“自幼酷爱读书”(第2回)。作者评道:“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  相似文献   

8.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绝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了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相似文献   

9.
在诗的构思和语言方面,常见有雷同者。其中有的是作者有意识偷用或抄袭,而且花样很多。唐代诗人皎然在《诗式》里曾提出诗有“三偷”:一曰“偷语”,类似现代的文字剽窃,原文照抄,他认为此法最笨;二曰“偷意”,类似现代的套用别人构思和创意,即把原作的立意搬过来;三曰“偷势”,势,一般指作品的法式和根基,他认为此法最不露痕迹。  相似文献   

10.
汤加 《初中生》2009,(9):102-105
[导言]《河的第三岸》的作者若昂&#183;吉马朗埃斯&#183;罗萨生于1908年。从小就对语言和大自然有浓厚兴趣。他曾在军队担任军医.1934年进入巴西外交部工作,业余坚持文学创作。1956年他出版短篇小说集《舞蹈团》和长篇小说《广阔的腹地:条条小路》,引起轰动,随后被译成多国文字,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1967年11月16日,罗萨当选为巴西文学院院士。三天之后,他因心脏病突发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逝世。  相似文献   

11.
雏鸟飞天     
洪劼 《新读写》2010,(9):29-30
被老师误会的经历,可能很多学生都有过,但能从“雏鸟飞天”中获得力量、重新振作的小作者无疑是其中的勇者。作为一个初中生,小作者能写出如此流畅的文字已属不易,更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勇气。  相似文献   

12.
题:不再有语言障碍(作者 康尼·康)“得知汉语最终被接受,我的感觉妙不可言。”说话者是加里·陈。他是阿尔汉布拉中学三年级  相似文献   

13.
<正>王尚文说:“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心灵来关注文本中任何一点蛛丝马迹,进而深入思考、分析、探索,最终破解作者的“情感密码”。翻阅《文字味道》一书就被这“文字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深深所吸引,黄吉鸿老师讲出了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对于文本能感觉到却又讲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黄老师的书,至少让我品出了三种味道。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一文的主题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果说本文的中心是表现鲁迅的“爱国”,他为什么要用三分之一的文字刻画藤野这个人呢?如果本文为了表达鲁迅对藤野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他的深切怀念,那么,没有刻画藤野先生的三分之二的内容是不是可以删掉呢?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再走近作者,走入文本,通过分析文字来思考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使思路得以明晰.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十分注重形象美,在《山野掇拾》中他说: 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 可见他是多么重视形象诗意创造,要求一切都要通过形象思维酝酿成完美的艺术画面,融诗情于画笔之间,以形象诉之于人的灵魂。他还要求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从这里又可见他意在追求自我心得——“惊异之感”,即画中不但有情而且有意,而画意实乃意境美的重要标志。现仅以《荷塘月色》为例,看作者是怎样以“文字作画”来创造美的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作品运用人们熟知的典故,用少数的文字表达比较丰富的意思,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是常见的。教材中运用典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正用,即选用的典故含义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感情完全一致。关汉卿的《窦娥冤》运用了三个典故,表现了深刻的主题。“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苌弘是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三年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人心目中,三毛不仅仅是那个只长着三根头发的小男孩,更是一种民族形象,他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原创漫画品牌。张乐平先生仅仅凭着一支笔,几张画,无需一个文字甚至符号,就把这个流浪儿童在旧社会被奴役、被欺负的悲惨遭遇表现得淋漓尽致。更为宝贵的是,三毛的故事培养着千千万万孩子天真的同情心!  相似文献   

18.
情感类文本笔触中必是饱含着作者满腔的情感,对于这类文本的文化解读,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眼:一是文章写作的文化背景,体会作者表述的用意,也就是溯源;二是从文本语言中感受文字中蕴涵的情感,通过咬文嚼字,透过文字符号体验作者传达的语言文化讯息,也就是体验;三是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内涵得到丰富,使之成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也就是积淀.  相似文献   

19.
主题概述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仔细品味这话,我们不难体味:一切描写环境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的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  相似文献   

20.
唐弢先生的叙事散文《同志的信任》,在写作过程中几经斟酌,有好几处做了修改,如果我们把修改稿和原稿加以对照,就会发现作者构思的缜密。现撷其两处,略加分析,看看他修改的道理。有一段原稿是这样写的:方志敏计划把这些文字送出去。在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