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的理趣     
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他在庐山西林寺的题壁诗。诗人以大气包举的手笔.概括地抒写出游览庐山的总印象: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亘绵长的山梁;从侧面看。它又是一座耸立峭拔的山峰。当你再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高度去看它的时候,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又是各不相同的形象。从这个印象出  相似文献   

2.
鱼尾纹,一般是用来形容女人眼角的皱纹。但是,我发现爸爸的眼角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出现了一条条的“沟壑”。爸爸的鱼尾纹很有特点,那是在一次玩耍中发现的。从他的侧面看,他在笑;再转过一个侧面,他还是在笑;但走到他的正面,却发现他愁眉紧锁,正在思考着问题。噢!是爸爸的鱼尾  相似文献   

3.
[引言] 宋代诗人苏轼在一首描写庐山的诗中说得极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座山,从正面看去是一个样,从侧面看去是另一个样,从高处看去则又是别一种景象。为何?道理非常简单:山,是立体的,世间一切皆立体。  相似文献   

4.
正同事的女儿上二年级,考《观察物体》这一单元。试卷上有这样一题:小猴从正面看大象,猫从左侧面看大象,让学生连线:猫的头像、小猴的头像、大象正面和侧面视图。同事的女儿做错了,同事很不解,他认为女儿是不会错的,便追问。小孩子一脸的委屈:猫的头像、小猴头像都是正对我们的,也就是它们的观察角度变了,我没想到还是让它们从我的角度观察。是啊,这怎么能怪孩子呢?孩子出错完全是缘于我们成人思维的误导!题目设计为追求"时尚",却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江美利 《云南教育》2002,(13):32-32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赴汝州任团练副使途中,路经九江,登临庐山,庐山胜景令诗人赞叹不已。“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的瑰丽景色触发了诗人的逸兴遐思,写下了若干首庐山纪游诗,《题西林壁》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道诗寓哲理于景物描写之中,给人以启迪,“以筋骨思理见胜”,使形象与哲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庐山峰岭的奇秀风姿。由于作者不断变换观察的位置和角度,移步换景,感受各异。横观庐山,连绵起伏,重峦叠嶂,侧观庐山,高峻挺拔,峭壁突兀,可谓多姿多…  相似文献   

6.
风景优美的庐山,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旅游者,人们不论站在那个角度去看,呈现在眼前的虽然还是同一个庐山,但却姿态各异,气象万千,难怪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在咏庐山的诗中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他深刻地告诉我们看同一事物,站的角度不同,感受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  相似文献   

7.
“你们知道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为什么?”我在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结束时,向学生提出了上述问题。他们纷纷思考起来。也许是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举手的人很少。就在此时,我发现他也举起了小手,这让我很意外,因为他从不举手,平时爱玩好动,总让我头痛。难道他知道?  相似文献   

8.
同事的女儿上二年级,考《观察物体》这一单元,试卷上有这样一题:猴子从正面看大象,猫从左侧面看大象。题目让连线:猫头像猴子头像、大象正面和侧面视图结果孩子做错了。同事很不解,他认为女儿是不应该错的,于是追问错因。孩子一脸的委屈:猫头像、猴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 [教法一]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桌面上的正方体,要求坐正、平视,你能看到几个面? 生1:我能看到正面. 师:你用手摸摸它. 生2:我能看到正面、上面和侧面. 生3:我能看到侧面和正面. 师:分别用手摸摸你看到的面.  相似文献   

10.
《隆中对》以十分洗练的文笔,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这是正面描写。“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全文的纲,以下都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躬耕是表面现象,自比管仲、乐毅才是诸葛亮的真正抱负,然而“时人莫之许也”。这就从侧面否定了正面。但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却“谓为信然”,又从侧面肯定了正面。然后,借徐庶的口进一步肯定诸葛亮为“卧龙”,再次侧面肯定了正面。可是刘备却说:“君与俱来。”可见,刘备还是不以为然,又从侧面否定了正面。徐庶却说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  相似文献   

11.
诗人侠客梦     
正少年时代,我就仰慕两种人:诗人、侠客。梦想着在现实中也能遇着个把诗人、侠客,跟诗人学点偷香窃玉的手段,再从侠客那里偷得一招半式,然后就笑傲江湖去。要说诗人,我真遇见这么一位。他还是我的本家大爷。小时候经常见他双手叉腰,披散衣襟,在村东小河坝上傲然兀立。大爷总在高声吟诵着什么,中气充沛,声若洪钟,逡  相似文献   

12.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一年的秋天,诗人第一次游庐山,就被这里奇峰耸峙、佛殿云拥的优美风景所吸引,并决定在这里构筑草堂。元和十二年春天,草堂落成,诗人搬进草堂,欣喜之余,挥笔写下了《庐山草堂记》,文中说:“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就在这年初夏的一天,诗人和一些朋友畅游庐山,来到大林寺,看到一片盛开的桃花,高兴得击节  相似文献   

13.
诗人侠客梦     
<正>少年时代,我就仰慕两种人:诗人、侠客。梦想着在现实中也能遇着个把诗人、侠客,跟诗人学点偷香窃玉的手段,再从侠客那里偷得一招半式,然后就笑傲江湖去。要说诗人,我真遇见这么一位。他还是我的本家大爷。小时候经常见他双手叉腰,披散衣襟,在村东小河坝上傲然兀立。大爷总在高声吟诵着什么,中气充沛,声若洪钟,逡  相似文献   

14.
《题西林壁》(五年制小语七册11课)是苏轼写的一首七绝。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移位汝州团练副使,途经九江,初游庐山。庐山是我国的风景胜地之一,山势巍峨,气象万千,泉瀑飞湍,风光无限。诗人一上庐山就被这里的壮丽景色所陶醉,他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上到山下,遍游庐山诸峰,历时达十余天。在游罢东林寺后,又由东林寺寺主、宋代名僧常总陪同,信步走过虎溪桥,来到千佛塔蟼的东晋名刹西林寺。寺院长老久仰诗人的盛名,纷纷请他赋诗题词,于是他就挥毫把这首诗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所以诗题叫做《题西  相似文献   

15.
一、用范文启发学生。当我讲了《明湖居听书》后,我觉着这篇文章先极力从侧面描写:在白妞出场之前,作者先以观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演唱的高超技艺。然后极力从正面描写了白妞的出场,白妞的说书,听众的感受。正、侧面描写很突出。我就让学生自己命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表达方法与《明湖居听书》的相同,即:先从侧面集中笔力描  相似文献   

16.
李白《望庐山瀑布》是吟咏祖国名山胜水的千古绝唱,作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初上庐山时。诗人在开元十三年出蜀远游,次年浪游吴越,初次登上庐山探奇揽胜。庐山的雄伟山势和秀丽风光,引发了诗人的豪情,他以高度夸张和美妙比喻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无限热爱的深情。共二首,这是其一。千百  相似文献   

17.
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是他50岁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相似文献   

18.
宋代苏轼<题西林寺壁>诗日:"横看成岑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西林寺是庐山上的一座庙宇,从正面望去,庐山宛如横空出世的高岑;而从侧面观看,它则成了峭拔峥嵘的险峰.那么,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既不能高瞻,也不能远瞩,只能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部.然而,有些事物,即使我们不处在"庐山"之中,有时也是很难识其"真面目".如李白的<静夜思>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19.
胡国雄 《湖南教育》2004,(24):34-34
下午自习课到各班去检查,教室里都很安静,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或自学,很令人满意。但到丙班时,发现一个同学趴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我透过教室窗户观察了一刻钟,他便“涂”了一刻钟。我叫他把他的“杰作”带到教导处来。我问他为什么不好好自习,他的回答令人意外:“不知为什么,这  相似文献   

20.
此文从两个层面展示了"我"要"道谢"的原因:第一,细心周全——"他还是每天准时坐在村口那块青石板上等着我";第二,不图答谢——"他一直没有正面看过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