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篇书信体杂。作运用巧妙的构思、漫画式的手法和对比衬托等方法,深刻剖析了当时社会所谓“上下相孚”的表象,揭露了官场的卑鄙无耻、肮脏腐朽,对人物的刻化虽着墨不多,却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一些细节描写也绘声绘色,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2.
<正>《报刘一丈书》是宗臣的名作。宗臣(1525——1560),字子相,扬州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历任刑部、吏部主事。宗臣为人耿直,不肯向权贵阿谀诌媚。当时奸相严嵩专权,奸邪贪污之风盛行,官僚们多趋炎附势。宗臣却能出污泥而不染,非但不同流合污,而且大胆地针砭时弊,在给刘一的信中,对严嵩等进行了辛辣的  相似文献   

3.
报刘一丈书     
【评注】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句首省略主语“我”。长(zhǎng)者,对长辈的称呼,这里指刘一丈。时,不时,常常。“慰”下省略宾语“我”。长(cháng)想,长久的想念。“即”前省略主语“我”。文中主语或宾语省略的句子较多,阅读时要注意。即,这里作“就”讲。此字文中多次出现,含义有别,当据文意加以区分。何至,即何至于。更辱馈(kuì)遗(wèi),又蒙赠送东西。辱,自谦的说法,意思是自己地位低,对方地位高,这样是使对方受屈辱了。馈遗,赠送礼物。  相似文献   

4.
一、本文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阅读199页注①,就知道是答复刘一丈的信。刘是作者宗臣父亲的好友,所以作者称他“丈”,尊为“长者”。这是一篇书信体的散文。二、本文最主要的部分在哪里呢?在第二段。这是揭示主题的重点部分。作者刻画无耻之徒奔走权门,一边乞  相似文献   

5.
《报刘一丈书》是明代散文家宗臣写给刘墀石的一封回信。当时正是嘉靖年间,奸臣严嵩父子专权。他们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排斥异已陷害忠良,飞扬跋扈无恶不作。一些没有气节的人投其所好,想方设法巴结他们,想借势力青云直上。但是,刚直不阿的宗臣却洁身自好始终不肯向严嵩等权贵卑躬屈膝,谄媚奉迎。在给刘一丈的信中,宗臣把严嵩者流的污秽灵魂揭露得淋漓尽致,对趋炎附势者的丑恶嘴脸也刻画得入骨三分。这样,《报刘一丈书》就超越了一般书信的价值,成为反映明代官场黑暗现实的一篇杰作。  相似文献   

6.
姜葵 《考试周刊》2010,(54):41-42
本文从新的角度探讨了宗臣《报刘一丈书》的艺术魅力,结合作品主要探讨其漫画夸张的笔调,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和人物为中心的叙述手法。  相似文献   

7.
徐中玉、钱谷融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把《报刘-丈书》划分在记叙文之中,北京师范大学刘翠霄、赵军平主编的《大学语文》自考同步辅导教材也把《报刘-丈书》看成记叙文,并且说《报刘-丈书》属于书信体记叙文。我们认为这种看法不妥。  相似文献   

8.
高中五册《报刘一丈书》中,注释与标点均有可商榷之处,现陈管见,以与编者商榷,并就教于方家.# 一、注释方面 1、“门者故不入”之“故”. 课文编者在“门者故不入”下注为:“守门人故?不让他进去.“把”“故”训为”故意”. 诚然,“故”常作副词“故意”解.如熟语“明知故犯”、“故作镇静”中的“故”.又例如: ①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  相似文献   

9.
译文: 几千里外,得到长辈你时常写来的书信,用以安慰长久的想念,那也就很幸运了;怎么还又蒙您赠送我东西,那么我更将用什么报答呢。信中的情意很深厚,就您对我父  相似文献   

10.
宗巨(1525——1560),是明代文坛“后七子’之一。他的《报刘一丈书》,是一篇书信体形式,夹叙夹议的讽刺政论。从“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到“此所谓上下相孚也”,系全文最精采部分。作者以冷语峻辞,对当时官场名曰“上下相孚”(上下互相信任),实则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贿赂成风,上下沆瀣一气的丑行恶态,作了痛快淋漓的描绘,辛辣犀利的讽刺。文中的三个丑角:位居“相公”的大权贵,投机钻营的干谒徒,仗势勒索的守门者的面目精神,被描绘得跳跃纸上。干谒徒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人物。干谒,  相似文献   

11.
在明代“后七子”的散文中,宗臣的《报刘一丈书》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它内容含蓄深刻,文笔幽默犀利,很值得一读。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堪称明代中叶官场生活的一面镜子。它轮廓清晰地映出了贤愚不分的明世宗纵容严嵩父子姿意弄权作恶,致使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中叶,著名文学家宗臣(字子相),在《报刘一丈书》这篇散文中,通过给父执刘一丈(即刘墀石)的书信,极为生动地讽刺了当时上层社会的污浊与丑态。刘一丈与宗臣的父亲交情甚厚,故常致书宗臣,且有所馈赠。尝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等语开导宗臣,引起宗臣的无限感慨。所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长者的深情谨表谢意外,专就“上下相孚”一事发抒胸臆,并借助“孚”字,生发开去,引出无数议论。鉴于此,我们不妨把“孚”字看成全文的文眼;在教学过程中,扣住“孚”字,提挈全篇。这样,较易弄清文章的主旨,看出作者构思的精妙。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自《宗子相先生集》.根据该集中的有关诗文得知,刘一丈是宗臣父亲的朋友.有学识,有抱负,一直在家乡过隐居生活.本文通过给刘一丈答书的形式,对当时上层社会的污秽、丑恶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干谒求进者的夤缘钻营和谄媚无耻;“权者”的倨傲做作和贪污受贿;“门者”的为虎作伥和敲诈勒索;“交识”者的护忌和恐惧;“闻者”的赞美和艳羡,等等,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与腐败.同时也表示了作者刚正不阿的耿介态度.答书虽然着重在刻画奔走权门的人们的卑鄙、龌龊灵魂,同时对严嵩专权纳贿的罪恶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干谒者的昏暮乞怜和白日骄人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这类人物和权者上下勾结、狼狈为奸,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因而信中所揭露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因此这篇文章具有更广泛而深刻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乐毅《报燕惠王书》和诸葛亮《出师表》,都是在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上书给后主的,因作者经历与写作背景的相似性,文体与上书对象的共同性,两篇文章表现出了惊人相似的情感,又因写作目的及作者和身份,处境的不同,二文在选材重点及语言风格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要论述了杨时伟的生平、思想和著述。重点论述了《诸葛武侯书》的书名、卷数、体例、引文、校勘、成书原因和对王士骐《武侯全书》材料的取舍等。  相似文献   

16.
在汉代散文中,有两封书信值得一提,这就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与杨恽的《报孙会宗书》。两位作者是外祖父与外孙的关系;两封书信都写得情怀勃郁,锋芒毕露,桀骜不驯。清人余诚评《报孙会宗书》一文:“行文之法,字字翻腾,段段收束,平直处皆曲折,疏散处皆紧炼,则酷肖其外祖。”其实不只是行文之法,两封书信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7.
韩愈,我国唐代名的学家、哲学家,唐代古运动的倡导。他的章说理透彻,气势充沛,结构谨严,语言精炼。他的《答李翊书》是论史上的力作,阐述了为人与为、立行与立言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修养对治学为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报任少卿书》释义补正易健贤司马迁留给后世的自传体文章,现在能见到的只有两篇。一篇是列于《史记》全书之后的《太史公自序》(以下简称《序》),另一篇是载于《汉书·司马迁传》中他写给任安(字少卿)的一封书信。《汉书·司马迁传》其实是这两篇文字的拼接组合,...  相似文献   

19.
在首次弄清了民国初年《蒙文白话报》及其后身《蒙文报》的历史沿革,刊期总数,发作范围等的基础上,笔者纠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讹,通过对报纸内容的分析,认为该刊在灌输共和理念,笼络和威慑蒙古上层,巩固民国的统治方面起了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玉集序》与《报友人书》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集序》各种样勘中,相比较而言,以严可均之校勘本较佳。但虞世南所引录的此《宋玉集序》,只是原序的只言片语,全序今已失传。而时代梅鼎祚辑《皇霸纪》卷八和张燮辑《宋大夫集》卷三所录宋玉《报友人书》,乃后人以臆窜改《韩诗外传》、《新序》《襄阳耆旧记》等有关载而为之,可以断定为宋玉伪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