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忧 《初中生》2013,(19):15
明朝的万历皇帝曾创造了中国皇帝中一个有趣的纪录——连续28年不上朝。但是,这位"宅男皇帝"当政,却不是一事无成的。这期间的战争,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均获全胜。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就是在这一期间发生的。"万历三大征",指在西北、东北、西南边陲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军事行动:平定哱拜叛乱、援朝战争和平定杨应龙叛变。瞿  相似文献   

2.
明武宗正德五年,宁夏镇发生一起震动朝野,影响全国的兵变——置鐇之叛。这场兵变的发生,是明中期以来统治腐败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矛盾,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带有争夺皇权的性质。这次兵变在客观上加速了宦官刘瑾集团的垮台,对明王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明武宗正德五年,宁夏镇发生一起震动朝野,影响全国的兵变——置鳋之叛。这场兵变的发生,是明中期以来统治腐败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矛盾,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带有争夺皇权的性质。这次兵变在客观上加速了宦官刘瑾集团的垮台,对明王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三日(西元1450年8月30日),大明朝北部军事重镇宣府以东的怀来县土木堡,此地离京师西北咽喉要地居庸关一百来里地,而东距怀来县城只有二十五里。明朝皇帝英宗朱祁镇和他亲率的数十万大军在此扎营,计划第二天天明起程,顺利的话当晚能越过居庸关,将蒙古铁骑甩在关外。  相似文献   

5.
朱明王朝建立后,元室北迁,留居内地归附明王朝的蒙古民众众多,散居于全国各地.其中居住在明朝西北边疆卫所中的蒙古遗民,与当地汉族杂居,史料中称之为"土达".明代"土达"主要分布在河州(包括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全境和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以南地区)、西宁地区、宁夏地区等地.  相似文献   

6.
(一) 纵观有明一代,蒙古人雄据大漠,确实使明王朝始终缺乏安全感。出于抵御长于鞍马骑射的蒙古劲旅南下扰夺的需要,明朝在设置辽东、蓟州、宣政、大同、太原、延绥、固原、宁夏和甘肃“九边”重镇备御北边,缮葺古老长城边墙以便战守的同时,也积极筹措沿边马政。  相似文献   

7.
茶马司,顾名思义,是专门管理茶马事宜的机构,最早产生于宋代。宋代置有榷茶买马司,元朝以提举茶事兼理了马政,遂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明朝设置茶马司,旨在便利与番族即以藏族为主体的西北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互市。终明一代,蒙古北据给明朝边防造成了巨大威胁,出于抵御长于鞍马骑射的蒙古骑旅南下扰夺的需要,明朝统治者素重西北马政。明代西北边防所需官马,其途径主要是采取以茶易马的形式,也即是通常所说的茶马互市。所  相似文献   

8.
蒙汉民族在宁夏地区的贸易活动始于永乐年间,这其中既有边外蒙古在宁夏进行的马市贸易和蒙古使臣在朝贡途中进行的贡市贸易,也有灵州“土达”与明朝进行的朝贡贸易。明中前期宁夏地区的蒙汉贸易是非定期贸易,贸易活动相当零星,而且完全由官府控制,民间贸易被严格禁止,因此,宁夏地区的蒙汉贸易长期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发展十分艰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明前期明蒙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明蒙之间的战争对宁夏贸易的影响很大;二是明前期宁夏边防获取战马有多种途径,而且战马供应基本得到保证,所以,明朝不敢轻言也不愿意在宁夏与蒙古发生往来联系。  相似文献   

9.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各种兵变发生频仍,据不完全统计,即有五十余起。本文对各种兵变发生的性质、原因及其对南宋政权内外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建炎年间的兵变与唐末五代兵变的异同之处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明洪武时对蒙古人众的招抚和安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吴元年),朱元璋出兵北伐,问鼎元室,不到一年的时间便以破竹之势攻下大都,将元朝的中央政权赶出内地。当时的元室重臣多率领蒙古军民追随顺帝妥欢帖睦尔退往北方,继续与明朝对抗。但是,时隔不久,退往朔漠的不少蒙古贵族、官僚又一批一批地率众脱离元政权,南下归附明朝。这一历史现象的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蒙古人眷恋在中原的生活,明朝的军事征伐,蒙古贵族统治者的内部矛盾,朔漠地区的经济困难等,但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朱元璋采取了争取蒙古贵族,安抚蒙古人众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又具体地体现在明朝对蒙古人众的招抚、安置和使用上。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入侵西北边疆(甘肃省西北部到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一带)。朝廷遣诸路进讨,屡遭挫败,形势十分危急。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出镇边塞。他作为宋一代名臣,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有突出的才能,到任后迅即整顿州兵,分军教习,大兴营田,招还流亡,使西北前线的形势很快就稳定了下来。他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爆发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开始传入宁夏,首先影响了宁夏城(今银川市)内青年学生的思想,这主要反映在两所中等学校当时,宁夏归甘肃省辖,宁夏城内两所中等学校—为甘肃第五中学(现银川一中前身),—为甘肃第八帅范(现银川师专前身),两校合并办学、设校长一人,俗称“五中八师”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合作后,1925年8月,国民军第二师刘郁芬部经过宁夏,该部做政治宣传工作的宣侠父、钱峭泉等共产党员曾来到五中八师,进行革命宣传活动.他们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苏联十月革命,使青年学生耳目一新,这也是宁夏青年学生最早接触到的共产党员.刘郁芬在宁夏时,多次到五中八师给师生讲话,宣传国民革命,并向学校捐款赠书,办起了宁夏第一个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关羽作为一名武将,在其死后逐渐被神化,受到佛道和统治者的崇祀,到明清时期成为无所不能,各阶层普遍信仰的神灵,宁夏地区亦存在广泛的关羽崇拜。为了抵御蒙古侵扰,明政府在宁夏地区设立宁夏镇和固原镇两大军事重镇,关羽成为护佑边塞地区军民的保护神。清代,随着北方边患的消除,宁夏地区人口增多,商业得到发展,关羽崇拜更盛。关羽作为一种多功能化的神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与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明朝也实行对盐的国家专卖。盐政是封建国家财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榷盐收入做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通常主要是用于支付官俸、贴助军饷以及赈济灾荒等方面。而将椎盐收入专门用于采办官用马匹,即推行所谓的中盐马制度,却是一个特例,它仅仅只是在明朝从正统到嘉靖年间实行过一百多年,推行区域局限在以宁夏盐池为辐射中心的陕甘宁毗邻地区。 (一) 明代西北产盐地方分散,规模趋小,为官府控制的仅有灵州大小盐池、花马池(今宁夏  相似文献   

15.
宁夏出土文献有图录型成果出版,个案研究多集中于唐及唐以前出土文献,明朝出土石刻文献研究还很薄弱。《明昭毅将军红山杨公合葬墓志铭》由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宁夏举人黄鹍撰写,碑文主要记志主杨钊生平及其七代世系。文章据拓片重新繁体录文,并结合传世文献主要从杨钊世系、杨钊抗击吉囊寇边入侵及铭文撰者等方面对志文予以疏证。杨钊可能是随父杨英于明弘治四年(1491)十月迁至宁夏前卫,后迁至宁夏后卫,嘉靖十三年(1534)七月蒙古鞋靼吉囊部入寇内侵安定、会宁等地,杨钊奋勇抗敌,后立功升迁。  相似文献   

16.
九边重镇与明之国运──兼析明末大起义首发于陕的原因肖立军九边是指明朝在长城沿线设置的九大军事重镇,它们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又称三关镇)、延缓镇(又称榆林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又称陕西镇)。这九镇虽设于沿边,影响却很大。...  相似文献   

17.
宁夏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明朝统治者“复虑戎武之中,不可不使知礼义,故继设学校,以崇文事。” , 明洪武29年,宁夏镇人朱真“奏立宁夏中屯等卫儒学”,是为明代宁夏开办学校之始。但由于政局不稳,建文3年儒学停办。永乐元年,朱真“复奏立为宁夏等卫儒学”,明廷准奏,并颁发“宁夏等卫儒学”印绶,初设儒学教授一员,训导一员,儒学  相似文献   

18.
明代的西北屯田,制度完善,卓有成效。自洪武三年(1370年)平凉、西安、风翔驻军兴屯之时,西北屯田拉开了序幕。此后宁夏、西宁以及陕西、甘肃等地方的屯田,也渐渐展开并发展兴盛,与整个有明一代相始终。明代西北屯田数量多,规模大,对明朝“强兵足食”,固边御敌,以及西北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自宣德以后,洪武、永乐精心创立的屯田制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以致西北屯田制度破坏,屯田最终宣告失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就此阐述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51-51
"汪王"就是汪华。汪华是隋末绩溪县汪村(当时属歙县)人。原本是歙州郡兵首领,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汪华审时度势后策划了一场兵变,推翻了歙州旧政官员,占领了全州。随后又高举义旗,连续攻克宣、杭、  相似文献   

20.
自康熙二十七年至三十六年(公元1688——1697),在大漠南北曾发生了一场清政府对蒙古准噶尔部的战争。一方以康熙大帝为首,另一方的领袖是噶尔丹。这场延续十年,席卷内外蒙古的战争以噶尔丹饮鸩身亡结束。彼时康熙帝曾两次前往宁夏方面主持战局,在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