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邦琨 《辅导员》2009,(13):24-24
作文好不好,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文章有没有文学性,而增强文学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否在文章中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方法。现在,我们就将作文中的“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方法,通过一篇大家熟悉的语文课文来进行总结,从中探索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2.
“文学性”,是作文教学的时代要求,表现在学生作文中就是具有文学的笔法和文学的语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实践始终是围绕着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进行花样翻新,结果越弄越复杂,越复杂越艰辛,甚至到了像“引———评———联———结”一类刻板的公式化,使作文成了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八股。我们只有在文笔上下功夫,才能跟上“文学性”要求的脚步。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用散文的笔法作文。提高联想能力。联想是散文写作的重要思维方式。因而,教师教育学生在写作构思时要运用“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  相似文献   

3.
高考作文不同于文学性写作作文和平时个性化的写作(尤其是文学性写作)是不同的。平时我们可以更加放手自由地写作,让个性充分发挥,但高考作文就要认真考虑考试的特性,要符合一定的规范。高考是面对大多数人的,主要是考一般知识和能力,就作文而言,主要也就是考能否写有内容又通顺的文字,才情的发挥也必须在考试要求的框架内。文学不能代替语文现在有些人主张以“文学代替语文”,其实是夸大了文学的功能,不切合语文教育的实际。从学科来讲,语文包括“语言学”和“文学”两部分,语言学比较接近科学,而文学则是艺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要考…  相似文献   

4.
有评论家说过,“写作”其实就是“向哲学要发现,向文学要表现;哲学性是文章的灵魂,文学性是文章的血液”。什么是文学性?参照语文专家的解释,即作品的“创造性、形象性、情趣性”。下面,就文学性的这3个特征,谈谈记叙类作文增强文学性的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作文教学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具体表现为没有作文教学大纲和作文教材,连固定的作文教学时间也没有,语文教师在上作文课时随意性盲目性最大。越来越多的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说”,不注重“学生的写”,更不注重“自己的写”。指导写作的教师不会写作,这几乎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相似文献   

6.
提高作文水平的口号提得很久很响 ,但提高作文的品质却少有人提。其实 ,作文的品质提不高 ,提高作文水平也无从谈起———应该强调一下提高作文品质的问题了。作文的品质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观察品质、思维品质和表达品质。不要一味责备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 ,写作能力低下 ,要找出学生写作态度为何不端正、为何低下———没有东西可写 ,不知写什么 ,不知如何将要写的东西得心应手地表达出来 ,并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变“苦写”为“乐写”———“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观察品质。“生活是创作之母” ,没…  相似文献   

7.
李敏 《小学语文》2007,(5):64-64
开学初,一个同事问我:“学生没有写作兴趣,有没有好的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了,批阅学生的作文,常常让我头疼不已!问题太多了!要么拖沓冗长,词不达意;要么干巴无味,错字连篇……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呢?我陷入了思索。  相似文献   

8.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的文体表述调整,为写作教学和中考作文命题指明了方向.中考作文命题文体表述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教学文体代替具体文体,必然使新课标追求的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作能力成为一句空话.中考作文命题记叙文概念被窄化,推崇叙事抒情散文,忽视其他写作形式及应用文考查,缺失文学性写作,直接影响着中考作文命题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中考作文命题要全面考查新课标规定的具体文体,细化文体考查,创新考查形式,真正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纲 《师道》2002,(10):41-41
当前,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耗时最多、收效最微的数语文教学;而语文教学中耗时最多、收效最微的又数作文教学。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为作文的教学煞费苦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和办法,但作文教学依然没有走出高耗微效的低迷状态,不少老师困惑其中而不能自拔。究其根源,是作文教学始终没有走出“奉命作文”、“应试作文”和“文学性作文”等不良倾向的怪圈。如今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牵而弗导”;固定的观察顺序,固定的布局谋篇,固定的写作套路,甚至提供一黑板词语让学生备用,连词成文……于是,千人一面,生搬硬套,了无…  相似文献   

10.
文学性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如何使作文具有文学性,本文根据写作的规律,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做饭,首先要有“米”,如果没有“米”,再巧的人也煮不成饭,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先得有“米”,否则任你有多高的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优美的作文来。作文中的“米”就是写作的材料,可以这样说,写作材料是作文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老师要求学生写文章,可学生往往写成了文学作品,使得作文同时具备了文章性和文学性。中学生作文中体现出来的文章性和文学性,可称之为中学生作文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往往弄得老师哭笑不得,给老师讲评作文带来极大的不利。说这类作文不好嘛,可确实从这类作文中体现出了学生的写作才华;说这类作文好嘛,可又不符合老师布置的作文体裁要求。这种二重性对中学生的作文发展也是很不利的,因为照此下去,学生的作文就会文章不是文章,文学不是文学。因此,提出讨论“二重性”的问题,其意义最少有两点:第一,学生可以严格地按照作文  相似文献   

13.
李兰 《作文与考试》2023,(Z3):136-138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王小波:“有的事情一下子过去了,有的事情很久也过不去。”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哲理式的作文题,这种作文题最佳的立意方式就是在哲理性语句的前面加上三个字“为什么”。即“为什么有的事情一下子过去了,有的事情很久也过不去”。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这种写作命题模式正式登上高考语文试卷。材料作文的命题有了悄然的变化,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人们还沉浸在“话题作文”之中。而教育部考试中心接连4年都采用“新材料作文”命题模式,表明新材料作文在不断改变高考的写作走向,也提示人们要关注新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王小波:“有的事情一下子过去了,有的事情很久也过不去。”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作成文,字数800以上。人生在世,经历几何,有的事一下子过去了,有的事很久也过不去。所谓“过去”,是指某件事物在记忆中逐渐淡忘,最后彻底消失的过程;而相应的,“过不去”则是指某件事物永远无法忘怀。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高考语文卷18套中有17套的作文为新材料作文。在17套新材料作文中,有6套作文的写作要求“选择好角度”。新材料作文一般都会提供多个写作角度,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事可叙,有理能说,有情要抒。不过不是任何写作角度都是一样的,新材料作文本身所提供的写作角度是有优劣好坏之分的。不然,我们的高考作文也不会提“选择好角度”这一要求了。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教授也曾提过“虽然在过去的评卷中我们没有区分角度的优劣,但无论如何,新材料作文的角度是有优劣之分的”。那新材料作文中什么样的写作角度才是好角度,好角度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呢?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常常把“作文”称为“写作”。其实,“作文”和“写作”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写作”一般是指文学创作或著书立说,“作文”则是青少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写作基本训练,是学习写文章,所以又叫“习作”。“作文”与“写作”,起点不一样,要求不一样。作文是学步,写作是迈步,有高、低之分。作文训练的实践证明:分清了作文与写作的差别,按照“学步”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就有成效,就成功;反之,还未“学步”就要学生“迈步”,违反实践规律,要求学生或放任学生“创作”的,就少有成效,甚至没有成效。所以,我们在明确了作文训练的根本性质之后,还必须明确中学作文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对我校1000多名学生做了一次作文心理调查,调果结果是:“觉得没有材料写”的占57.7%,“有材料写不出来”的占43.7%,“没有激情去写”的占70.8%,“写后也没啥意思”的占42.5%。造成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把作文与生活结合起来,二是没有把作文与阅读结合起来,三是应试作文僵化训练的消极影响,四是学生作文的激励机制贫乏单一。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快乐作文”的口号,并就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和享受,进行了创设“三个激活器”的研究和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生活——写作源泉的激活器作家李说…  相似文献   

19.
来信节录     
“《新作文》进入我的生活已经很久了,成了我不可或缺的朋友。她是一本极其个性的杂志,不仅有玲珑的外形,还有丰富的内涵。记得“热读调查表”上问到一本杂志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当然是文章,尤其对于作文类杂志。文章之好,应兼具文学性与思想  相似文献   

20.
董文 《语文知识》2014,(12):60-6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识。而作文教学现状堪忧,却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们只是从语文素养的角度对写作教学作了空泛而抽象的表述,并没有对各学段写作教学内容作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教材的编写者们也一贯重阅读轻写作,对写作教学缺乏整体通盘的考虑,至目前为止不仅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甚至没有—套比较科学完整的写作训练体系。加之许多一线教师对写作教学到底“教什么”与“怎么教”认识模糊,写作教学意识淡薄,难怪学生们谈作文色变,视作文为畏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