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今天,面对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职语文的教育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对语文的兴趣,更好地认真听课,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教师节到北京八一学校参观,有一段话深入人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文章认为,要做好一个语文老师,在教好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2.
读有所思     
《今日教育》2014,(3):4-4
让每位教师住成长中收获幸福——读《在改革中磨砺好教师 让好教师成就好教育》 重庆市铜梁县教育委员会 柏志明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教师是学校之本.好的教师既是学校的幸运,也是学生的幸运。真正好的教师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享受着工作幸福感的。好的教师需要发现与培养下一步,钢梁县教委将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导向,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对联教学是一个将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化沟通的很好的桥梁,也是训练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一个好的途径。对联能力的提高是一种语文能力的提高,它对于学生表达能力、作文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学生语言锤炼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一以贯之,想要提高学生的属对能力,应该将其作为一种长期的语文活动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感,同时应该在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职业技能上下狠功夫,充分利用好现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小学语文的教育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而且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通过调查表明,部分学生普遍厌学语文。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是教师不太了解小学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在狭小的教室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习。教师借助单一的语文课本,通过单向交流进行封闭的知识传递。这种教学方式我们称之为“封闭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环境封闭。学生永远坐在教室里学语文,无法走向教室以外的空间;学校、教师也不敢让学生走向教室以外的空间,担心出事负不起责任,就连学校的阅览室,也要下课或放学后学生才能进去。一个学校内的同年级的学生,有学生想听那一个班的语文课,却不敢去,有学生想听这一个班的语文课却又不敢来。学校与学校之间很少沟通或从不沟通。(二)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学的难点。处理好这一难点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主,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是一节语文好课的重要标志。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自己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的朗读。在新课程理念下,"以读为本"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对于阅读,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字要读得正确,句要读得流畅,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都要读得富有感情。读得正确就是要用普通话把每一个字的声、韵、调读得清楚响亮,不读错别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语文教材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为学生的写作做点什么实实在在的工作呢?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值得反思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扮演好写作活动的四种角色,即引领者、示范者、点拨者和举荐者。一、语文老师,作文入门的引领者语文老师首先是学生作文的领路人。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也有哲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还未入门,如何学习作文?入门的关键就是学生要有作文的兴趣。我们不谈让每一个学生喜欢写作,但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不要拒绝写作。教会学生不要拒绝写…  相似文献   

8.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问题是创造的前提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 ,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创设情境 ,使学生“想问”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 ,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因此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早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 (哪怕是错误 ) ,不敢向教师质疑 ,更不敢向课本质疑。因此 ,我们想让学生质疑 ,就应该使质…  相似文献   

9.
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一个好的语文作业设计会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学习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面对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量大的弊端,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性的探究,优化作业设计的结构,使之更加顺应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写字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帮助学生工整、规范地写好字。  相似文献   

11.
李长明 《教育》2011,(21):5
笔者妻子是中学教师,她在批改语文试卷时曾惊呼:一个班的学生作文完全雷同。究竟是什么原因?妻子不敢评分,也不敢上报领导,只好根据作文要求评分作罢。此事不禁不住令人深思:教师为什么要让学生背作文?让学生背作文属于剥夺了学生的思想。写作文的过程,是思想沉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特别是我们小学教师,应该让每一节语文课都充分发挥它的效用,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课上都能学到东西。我心中的有效语文课堂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语言 ,学语文就是学语言 ,语文教师的脱本教学既可展示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艺术 ,又可为学生具体运用语言作好示范。笔者在近一年的脱本教学实践中有诸多收获和思索 ,其中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脱本教学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我总觉得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应比其他学科的教师要高 ,这不是我作为语文教师在恭维自己 ,也不是故弄玄虚抑或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使得每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不敢懈怠 ,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新的要求。 2 0 0 0年秋季使用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就明确提出 :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广阔,作文的世界同样就有多广阔。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生活在丰富多彩中的学生经常感觉作文“无话可说”,这除与学生自身语文水平不高有关之外,学生不能或不敢将自己的有些生活内容写入作文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敢于将自己的生活书面化而成作文,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例如,现在电脑游戏被许多老师认为…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人们街谈巷议的寻常话题.常常会听到对教材、考试、教师等的一些抱怨.从客观上讲,可能都有些道理.我以为,语文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当然我所说的语文绝不是指当下的语文教学,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它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大问题,其中许多因素我们平常人无法决定,但我们能决定的是:如果做一个语文教师,该做怎样的语文教师.即使没做成语文教师,能够碰上一位或几位好的语文教师该是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事啊!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是"乐"。但这种乐不仅仅是逗乐,具体到语文教学而言,这应该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象到实质的一步步的思维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有苦也有乐,甚至先苦后乐。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使学生弄清语文与社会的关系,应该逐步理解语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可以通过语文表现出来。这就有利于调动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并且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自主的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苦到乐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学语文需要激情,教语文更需要激情。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材是将民族文化的结晶内化为学生人文底蕴和人格教育的媒介。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不仅牵涉到语音、文字、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更牵涉到语言形式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心理情趣等内容。如果缺乏激情,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如果缺乏激情,也是很难教好语文的。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应该充满激情。记得在三十多年前,我们这些农村人没有条件到城里读书,能上个毛嘴高中就算幸运的了。那时的我更感到幸运的是能听…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语文教材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为学生的写作做点什么实实在在的工作呢?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值得反思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扮演好写作活动的四种角色,即引领者、示范者、点拨者和举荐者。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教师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应费一番"行到水穷处"的周折的. 一、精彩的导语 语文课应该有一个好的开头,教师的导课语言要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初中语文学科的特征和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针对性原则、知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文章,是经典名篇,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把它当作金科玉律,照长宣科。即使是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评价,也只是按照编辑者的意图进行批判地继承,人云亦云,不敢妄为。教材无疑、教材不敢疑的单向思维,不仅训化了教师,也训化了学生。教师对教材过于迷信,不敢提出异议,极端片面,盲目崇拜。教师不敢质疑,如何引导学生求异?教师要深钻教材,解放思想.从教材无疑这个误区中解脱出来敢于对教材质疑,才能诱导学生在吸取教材精华的同时,敢于指出教材这块瑜中的瑕。这样不仅维护了教材的严肃性和典范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