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话说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以后,这事便传开了。我打开家用电脑,迅速进入“网上聊天室”。在“输出文件名”打上“武松”二字后,便立刻找到了武松。“喂,武松。你好!”我打上一行文字发送给武松。对方很快向我发来一条信息,上面写道:“你是谁?从哪儿冒出来的?当心吃俺一拳!”没想到这武侠成名后口气倒不小。我立刻回复一句:“我叫才  相似文献   

2.
景阳冈别传     
据说,住在天宫里的玉皇大帝听说武松在景阳冈徒手打死恶虎为民除害的事情后,马上下旨赐给武松一颗不死灵药以示奖励。所以,在另107位好汉战死的战死,老死的老死,毒死的毒死之后,武松还得以隐居深山,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八百多年后的一天,武松突然决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谁知才走出深山,他就听到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阳谷县将要在景阳冈举办首届打虎大赛,冠军将获得至高无上的“武松杯”。  相似文献   

3.
武松的形象塑造栩栩如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武松的伟大与平凡。武松对宋江的依赖到意识的独立,从对招安的向往到对招安的拒绝,反映了其在经历人世沧桑之后的成熟。其英雄气概与痞性的共存恰恰符合了市井细民的阅读期望。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和《水浒传》中虽然都塑造了武松这一形象,但二者具有很大差异。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致力于刻画他高大光辉的英雄。但在《金瓶梅》中武松不再是主角,作者无意凸显其好汉形象,在情节安排上亦对其英雄事迹做了大量删减。《金瓶梅》对《水浒传》中武松形象的重写,是立于创作主旨和时代精神的不同,顺应了小说表达主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邹启胜 《文教资料》2014,(24):12-13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作者施耐庵用了较大篇幅描写这个人物形象。但是,《金瓶梅》中不再是以武松为主角,也无意表现其英雄本色,并且在情节安排上也有意淡化武松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光辉形象。从《水浒传》到《金瓶梅》,同一个武松形象,有着十分显著的不同,特别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好汉,而到了《金瓶梅》里的武松倒更像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亡命徒,而非一个单纯理想化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武松最初相信政府,是在景阳冈上看到了阳谷县有虎的告示。当武松酒劲上涌想要眯一会儿时,果然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我猜想武松当时虽然没有心思多想,但打死老虎后却肯暑会再度告诫自己:政府的话还是要听的。  相似文献   

7.
第二节同义形式(接上期)(二)从语法和修辞的角度看同义形式传统语法分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从词、语,到句,组合构造的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可以着重观察句法的变化。以“武松打死了老虎”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句子为例,它的变化简直可以使人眼花缭乱。原句:武松打死了老虎。1.武松把老虎打死了。2.老虎被武松打死了。3.武松是打死老虎的。4.老虎是武松打死的。5.老虎是被武松打死的。6.打死老虎的是武松。7.武松打死的是老虎。8.被武松打死的是老虎。9.武松怎么不是打死老虎的呢?10.…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善于人物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书中刚强勇猛、忠义有情、恩怨分明、胸襟坦荡,以致金圣叹推崇武松为"天人",但武松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其形象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可以说既是一位平民中的英雄,也是英雄中的平民。  相似文献   

9.
武松下岗     
武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那只吊睛白额大虫后,成了阳谷县远近闻名的打虎英雄。经过报纸、电视的一番宣传,武松成了明星。于是,人们纷纷拜武松为师,学习打虎绝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武松师徒杀虎众多,老虎日渐变少。武松甚是得意———自己为民除害,功不可没啊!一日,武松正在家中品着香茗,看着各地送来的《打虎简报》,阳谷县领导带着环保局、林业公安分局的一干人马来到他家。他以为又是县领导来表彰他的打虎功绩了。不料,县领导却递给他一份红头文件,并宣布道:“鉴于多年来对老虎的肆意捕杀,老虎已濒临灭绝。现在,老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  相似文献   

10.
马德 《课外阅读》2013,(17):8-9
<正>说说《水浒传》中的两个男人。先说武松。武松甫一亮相,很正面,很阳刚。景阳冈一顿乱拳打死一只老虎,威震阳谷县,官拜武都头。后替兄报仇,杀了西门庆潘金莲一对狗男女,名扬四方。但我以为,最出彩处,是被刺配到孟州的一个细节。按照惯例,犯人初到,要打一百杀威棒。管营在上边,指着武松,说,你那囚徒,省得太祖武德皇帝旧制,但凡初到配军,须打一百杀威棒,给我打起来。你听武松怎么说,武松道:要打便打,我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景阳冈》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第四组略读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学习重、难点〕1.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武松打虎”这一部分精彩内容,对其用词的准确、描写的生动发表自己的见解。2.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武松的性格特…  相似文献   

12.
虎打武松     
自从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以后,整天都有许多朋友请他吃饭。没过多久,人变胖了,武功也荒废了,可是那只老虎的孩子却和武松记上了仇。有一天,武松去山上,碰巧遇上了那只小老虎。武松说:“哟,你也来吃我,小心我把你打得像蛇爬选”小老虎冷笑了几声说:“哼,我可是学过少林功夫的选”“就你芽”武松不相信,“要不咱们比比芽”“好选”小老虎回答道。武松因为太胖,行动变缓慢了。刚开始,他拿着棍子演练了一会儿。那小老虎等得不耐烦了,猛地扑过来,就想吃掉武松,可是被棍子挡住了。武松说:“唉,好险啊选”小老虎说:“Look,还有更险的呢选”武松二话没…  相似文献   

13.
仔细研读薛瑞萍老师《缺点,成就了英雄》一文,感想颇多。其一,教师有戏说武松之意。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武松打虎前的性格特点时,用了“自负”一词,且“摇头晃脑”引起“众笑”。又如在总结武“松多疑”后这样说“:我们的武二郎提着哨棒,兴致勃勃地上了山冈。”言语中透着对武松的调侃。学生在这样的情感基调下理解武松,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难矣!其二,教师有断章取义之嫌。《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对武松这个人物的理解、判断也应通观整篇小说,不能把该文孤立于原小说之外。姑且不论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武松形象,单就教师引领学生总结的“…  相似文献   

14.
三碗不过冈     
正时间:北宋地点:景阳冈前的小酒家人物:武松、店家【一日,武松在路上走着。】武松:这天气好炎热,可惜没带酒,不然一定喝上一阵再走,呀!有一个酒家!挑着的啥呀?"三碗不过冈"。管它!先进去喝两盅!【武松走进酒店】武松:(敲着桌子)老板!快拿酒来吃!店家:来啦!绝对好酒!客官慢用。武松:(将酒一饮而尽)好酒,老板,有吃的拿些来!快点!店家:熟牛肉来了!客官。武松:老板!倒酒!店家:好!武松:(又一饮而尽)好酒,再倒!  相似文献   

15.
武松报恩悲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报恩思想表现武松的悲剧命运,是《水浒》人物描写的一大特色,武松的报恩思想是其悲剧的内在根源,支配了其一生命运失一过程,封建传统文化是产生报恩思想的基础,小生产意识和缺少人性呵护是报恩思想形成的原因,有恩于已的所有人都是报恩的对象,武松以结局表现了作者对报恩思想的否定。  相似文献   

16.
马德 《八小时以外》2011,(9):107-107
说说《水浒传》中的两个男人。 先说武松。武松甫一亮相,很正面,很阳刚。景阳冈一顿乱拳打死一只老虎,威震阳谷县,宫拜武都头。后替兄报仇,杀了两门庆潘金莲一对狗男女,名扬四方。  相似文献   

17.
我在教学《景阳冈》武松打死老虎下冈这一段内容时,因文中没有交待武松从什么方向下冈,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的兴趣,我有意在这里设疑:武松从哪个方向下冈?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议论开了。有的说:“武松应回头下冈,因为武松打死老虎已浑身无力了,他怕向前走再有老虎出来。”  相似文献   

18.
辩论     
武松打老虎称不称得上是英雄?课间,黄少杰同学抛出了一个看上去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许多书包括古典名著,都灌输给我们这样一个结论:武松是打虎英雄。可是黄少杰偏偏认为,武松不是英雄,因为武松不爱护野生动物。大家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争  相似文献   

19.
《景阳冈》(小语第十一册)通过武松喝酒和打虎的具体描写,表现了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三写榜文,生动地显示了武松的心理活动,这对于揭示武松的性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不能轻易放过。一、写榜文,揭示武松的豪放性格武松从晌午开始喝酒,一连喝了十八碗,直到天快晚了,才提起哨棒出门,店家连忙劝阻,请他看官司的榜文,说明冈上出现了猛虎。武松充满自信,认定景阳冈至少走了一二十遭,何曾有过大虫!所以对于榜文看都  相似文献   

20.
酒力     
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了吊睛白额虎后,消息传开来,天下的武士,猎人都去拜望他。有人问他哪来的打虎之力?这时武松突然想起打虎之日曾在冈下“三碗不过冈”那酒家喝了七碗清淡如水的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