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焰 《新闻实践》2010,(5):52-52
预测性经济新闻是在充分把握经济活动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预测经济发展、产业走向,并同时将深层次的含义以通俗的语言告知社会公众的报道形式。其往往既剖析经济新闻事实的内部,又展示经济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向,对经济活动立体性报道,使社会公众从总体联系上把握经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昧》2005,(9):1-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于全体新闻工作而言,只有时刻守护社会良心的底线,毫不动摇地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虚假新闻,才能切实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为社会公众营造出更加信赖和放心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预测性报道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资源竞争的加剧,预测性报道受到媒体的日益重视。所谓预测性报道,就是对某些能够引起读者关心的新闻事件的发展结果或新闻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雷跃捷  柴玉 《新闻前哨》2007,(10):104-104
雷跃捷、柴玉在2007年第8期《新闻与写作》发表文章,对预测性新闻和预告性新闻的主体进行了分析。预测性新闻是对“未来事件”的报道,或者说是依据现在或过去的事实,对事物或事态前景所作的报道,如通常有关某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多少的报道,就是典型的预测性新闻。而某国领导人将于何时出访某国与何时在何地将举办什么活动等消息,就是预告性新闻,是对已经决定且即将发生的事实的预先客观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快了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人们的新闻视野,给人们及时广泛地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极大方便。但是,一些捕风捉影、歪曲事实甚至凭空捏造的虚假报道,在网络媒体上层出不穷,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铲除网络上的虚假新闻,维护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是摆在我国网络媒体及其从业人员面前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闻传媒的公信力,业界和学界的许多人士已作过相当深入的理论探讨,但笔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基点,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成为媒体提升竞争力的新亮点。但是近几年,民生新闻出现了公信力危机。重塑民生新闻的公信力,民生新闻才能焕发出其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08,(6):64-64
预测性报道是对某些能够引起读者关心的新闻事件的发展结果或新闻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报道。预测性报道具有超前性、科学性、重要性、服务性和不测性等特点,这些增加了报道的难度。搞好预测性报道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刊发时间,采写和发表的时间都要恰当。注重消息来源的权威眭,一定要注意并标明消息来源。情况变化要及时告知受众,同时预测的新闻事实不可模棱两可。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21):74-80
本文分别对传统预测性新闻逻辑缺陷和大数据带来的思维转型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提出了大数据重构预测性新闻的三个重要向度:预测方式向度,指出建立在海量数据和强大计算能力基础之上的相关性分析法,具有更加准确和快捷特点,且不容易受情感影响;预测时间向度:指出大数据确立了准确的时间点,从而把处于未来某个阶段的事件与当下连结起来,使预测的事件回归到新闻本质;预测内容向度:指出大数据的预测内容可以包含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所有事件,特别是新闻质量特性层面改变了传统预测性新闻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10.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预测性报道越来越受到广大受众的接受和喜爱,但国内相关研究十分有限。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预测性新闻报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文章对传统新闻模式和精确新闻模式下预测性报道进行分析,并结合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自身特点,对预测性新闻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做了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闻真实性与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万胜 《青年记者》2002,(12):20-21
“真实性,是报刊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的报刊要得以生存,就必须着力夯实“真实性”之基。但是,当我们审视新闻媒体自身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如何时,不得不承认有一些令人尴尬而又无法回避的诘问。(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真实性越来越受到冲击。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放松了新闻职业道德,使得媒体应有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闻传播媒体手段的升级和新闻报道的发展,新闻传媒公信力的构建成为新闻媒体发展的关键问题。公信力由权威性、引导性、真实性和贴近性构成,要避免虚假报道、形式主义,避免从业者素质低下等因素而影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实现全民共赢。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增强公信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公信力(Credibility)最先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领导者获得其选民信任(trust)和信心(confidence)的能力。①在我国,这个概念首先是在港台兴起的,在大陆使用是近几年的事。公信力问题先是产生于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和平等公开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因此要求金融、房地产、商业等市场经济的行业必须具有较高的公信力。新闻传媒公信力(theCredibilityofNewsMedia)概念在我国的提出,同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出现的传媒行为失范,并导致传媒可信度降低有着直接的关系。传媒可信度的问题,早就受到人…  相似文献   

14.
一"三贴近"是求真求实提高新闻媒介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新闻事实的失实问题,从新闻业正式产生的那天就一直困扰着新闻界,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大难"问题.新闻失实原因复杂,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分析新闻失实的构成,除了蓄意为之外,主要是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没有牢牢树立起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意识,没有紧绷防止新闻失实这根弦,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严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传媒改革以来,媒体自身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由于新时期下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错位,对媒介公信力造成了损害,而公信力又是媒介的立足之本,没有完善健全并时刻恪守的新闻职业道德就不可能营造出令受众信服的媒体公信力,一个媒体乃至一个社会都会产生信任危机,所以对新闻职业道德与媒介公信力研究的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6.
常河 《新闻世界》2008,(9):27-28
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同职业生命。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真实性越来越受到冲击。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放松了新闻职业道德,使得媒体应有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7.
18.
蒋守勇 《传媒观察》2006,(10):39-40
新闻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和可信程度,因此也被视为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表现。好的公信力是新闻传媒长期努力、不断求索的结果。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2003年8月,零点调查公司公布了一项网上新闻媒体信任度调查结果,其中,电视可信度为49.5%,网络24.8%,报纸17.6%,广播仅2.6%。从信息类型来看,新闻信息为59.1%,娱乐信息13.3%,生活信息17.4%,产品信息7%,调查数据便可看出公信力的危机。此外,这样的情景也已经并不罕见——面对新闻媒体报道的事实、数据等信息,有人往往会问“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9.
由于商业思潮的侵袭等原因,一些媒介公信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公共新闻报道,有利于媒介调整传播理念,强化社会责任感、维护公共利益,提升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新闻失实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不仅会误导受众,混淆视听,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