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伟  杨征 《华章》2011,(14)
通过对<全唐诗>、<全唐文>等文献的研究,中唐是唐代骚体作品最多的一个时期,这些骚体作品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存在于骚体诗、骚体赋、哀祭类文中的骚体、碑志类铭文中的骚体集中形式.骚体诗主要集中在以歌、辞、引、操等命名的乐府古诗的创作中,本文试分析骚体诗及其在中唐骚体文学中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汉代骚体赋中儒学意蕴浓厚,推动了骚体创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因违背楚辞本身重自由抒情和摹写的特质,而陷入文体僵化的局面;魏晋骚体赋由汉代的重讽谏劝教原则向重抒情、个性和生活化等方面转变,儒家经典中文学性最强的《诗经》、《周易》与楚辞深度融合,促进了骚体赋的时代新变。  相似文献   

3.
苏轼、苏辙和苏门四学士的骚体辞赋创作对传统的骚体作品多有继承,如内容上继承骚体的骚怨精神,抒发贤人失志之悲,创作方法上有着普遍的祖骚宗汉的倾向,同时也有创新,如思想上兼容儒释道,体制趋于短小,进一步消解辞赋与诗歌、散文之间的区别,风格各异,呈现北宋骚体辞赋的真正面貌,对后世的骚体辞赋创作、屈原形象的确立、骚体文特征的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的“骚体文”因其文体的特殊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在宋代受到一致好评。北宋时期的晁补之第一次大量地评点柳宗元“骚体文”,初步确立了柳宗元在“骚学史”上的大家地位。南宋的朱熹在晁补之的基础上编订《楚辞后语》确定了柳宗元在“骚体文”创作上的经典地位。刘克庄对柳宗元“骚体文”艺术的高度认同,标志着柳宗元“骚体文”在南宋接受过程的趋于完成。柳宗元“骚体文”在宋代的接受与宋代学术思想的演进历程息息相关,其中透射出宋人“古中求变”的决心与勇气。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创作动机、题材范围两方面对司马相如骚体赋与贾谊、司马迁等人的骚体赋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司马 如对骚体赋这一文体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6.
宋代文人普遍具有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的人生态度,在文学创作上追求平淡之美。宋元之际遗民文人的骚体作品更多地选取日常生活场景,因而使得其骚体作品出现了自然冲淡的意境,这一时期骚体作品的意境创造呈现出趋俗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唐高宗武后朝骚体诗歌创作反映了初唐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探索和创新。高宗武后朝骚体诗歌的个体性和抒情化明显较为突出,体现出不同于宫廷诗歌主流的情感表达特征。骚体“重情”的表达倾向促进了唐诗的变革,体现了唐诗在发展过程中博收众长的取向,展示了初唐南北文学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王双 《沧州师专学报》2012,(2):27-29,67
新时期以来对骚体赋所属范畴及文体属性的认识还存有较大争议。其分歧点主要集中在"拟骚"是辞还是赋;"骚赋"是赋还是诗。而对这一问题的厘清,既是解决骚体赋归属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对本阶段骚体赋进行系统辑录、勘校及深入研究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北宋中期,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文人们建功立业的热情高温,屈骚忧国忧民、反抗现实的传统披发扬光大,骚体创作勃然而兴。蔡裹、王令诸人通过骚体来发愤抒情,激励名节,追求雄衰横放的奇峭美。随着竞争的加剧,文人们投时进取、兼济天下的热情渐趋消褪,走上了理性反省的道路。欧阳修的骚体创作对于骚体赋风的转变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郭祥正的骚体表现仕与隐的矛盾,雄衰与隽逸并存,王安石等人的骚体寓忧愤于淡泊之境,具有明显的玉变特征。文同的骚体表现出表里澄激的空灵境界。  相似文献   

10.
元代骚体赋在体现元代时代精神的基础上,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这一方面与元代的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原初骚体的抒情特征、反观自心不谋而合。这些骚体赋作品,用独特的回归自然的方式,在浩瀚的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显示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唐末诗人皮日休的讽悼文《九讽》是对屈原骚体文的继承。在思想内容上继承了屈原骚体文的怨刺精神;同时,他的文中又呈现了前人还未出现的民主思想,显示出了理性主义的思维,体现了对屈原骚体文的变异。  相似文献   

12.
忠义守节、忠君爱国是文天祥骚体文学作品的情感特质,《思小村》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宋理宗的知遇之恩、儒家思想的濡染、对屈原的认同和追随是其骚体作品的情感特质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南朝骚体文学艺术上的新变,是当时唯美主义文学革新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新兴的诗歌影响激活的结果。此时期骚体的变革主要侧重于形式体制和表现艺术,其方式并非绝然的否定,而是继承摹仿与出奇求新并行。就形式体制而言,骚体与诗体、赋体紧密融合,形成了一种句式灵活、声韵流转、摇曳跌宕的特殊风格;就艺术表现而言,南朝骚体特别注重语言的锤炼、声色的追求、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和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是杰出的古文运动倡导者,更是唐代辞赋大家,其于贬谪时期所创作的十篇骚体文极具特色,本文即是以这十篇骚体文为研究对象,先探讨柳宗元政治上的遭遇以作为深入骚体文内容的基石,继而深入地耙梳与探讨文体流变的现象,以呈现柳宗元发扬屈骚融铸而成骚体文的讽谕与教化精神。柳宗元骚体文的写作方法借物讽刺、借事讽刺;其骚体文的艺术特色与蕴涵的思想包括:命题之善;篇篇有警语;以散文作序,骚为正文;精于描写,形象生动鲜明;讽刺隐微,深寓教化。从十篇骚体文的内涵、作法、艺术特色、蕴涵的思想及其对後世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藉以了解柳宗元骚体文的创发之功;其“穷形尽相”、“结合散韵”、“善用隐喻”的书写风格,不仅体现了“导扬讽谕”的文学观也在辞赋史上获得了杰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骚体赋兼具楚辞体的内在特质和赋体文学的精神风貌,是汉代文化融合和国力强盛的体现。骚体赋在汉代的发展轨迹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味的信息码,激发着我们不断对其进行文化解析。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期的骚体文学在恢复屈骚传统、抒写真情实感的复古主张中不断地探索、革新,不断地贴近自然情感,由摹仿楚骚样板逐渐习得楚骚情韵,创作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骚体作品。这些作品显现出了鲜明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7.
骚体文学即楚辞体文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屈、宋而后的纯楚骚体、楚歌体和骚体赋三种体式的作品,以及楚骚与赋、乐府诗、七言诗、哀吊文、骈文、曲予词、戏曲等多种文体的相互关系,并涉及到文体演变史、文学接受史、文人心态史等多个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当代楚辞学学科视域与学科空间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两千多年的屈骚研究,由于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过多地将自己所处时代的政治意识、道德理想以及研究者自己的某种特定而强烈的情感投射到屈原和骚体中,造成“以今量古”、“以已度人”、“以经解骚”、“活政治意识形态化”的方法论失误和研究成果的诸多误点,致使屈原形象和骚体真义在历史的沉沉帷幔后面越来越变得迷茫难知。  相似文献   

19.
骚体在北宋中期兴起,经世致用的精神被发扬光大,屈骚发愤抒情的传统被很好地继承。随着党争的加剧、变法的失败,文人们的心态发生了极大倾斜,爰时进取、兼济天下的热情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逐渐被消磨殆尽,他们走上了理性反省的道路。郭祥正的骚体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他的骚体表现仕与隐的矛盾心理,雄豪之气与隽逸之气并存,具有极为明显的新旧丕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马兰 《华章》2012,(26)
宋元之际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遗民群体,连文凤便是其中的一位.连文凤的诗作多写于宋亡之后,其骚体诗作多涉及隐逸内容,其骚体诗作在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中传达出对亡覆故国深深的思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