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对高中教师,特别是对担任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面对这一"新生事物",人们不禁要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是什么?怎样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时代特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性学习"在现实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哪些偏差?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热点,人们对它的重要性也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目前,很多学校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大多数学校仍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单独的课程,没有和学科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不是"研究性课程"的专利,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只有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融入课堂教学中以真正的改善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才会更有生机.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改革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引入到中学教学中,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本文就"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与组织形式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勉。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1、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开放性"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更多地依赖多个学科的教材、教师及校园外资源,而且学习的方法不一,研究的内容各异。因此,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课程保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课程顺利实施需要有明确的保障主体和有力的保障措施.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和学校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保障的三大主体,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6.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研究性学习"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话语",积极开展以学生主动探求研究、积极思考建构、注重合作分享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潮.虽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课题研究为我们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价值与作用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如果像目前这样强调在中小学课程中把"研究性学习"列为一门科目来上,恐怕容易产生研究性学习与基础型课程的隔离,阻碍研究性学习在实践中的发展.研究性学习生命力的体现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仅存在于研究型课程中,也应当贯穿在基础型课程之中.为此,深刻反思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全面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特征,并通过物理高考和竞赛中物理实验研究性问题的具体分析,将不仅有助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助于通过研究性学习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将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地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产生和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和推广,无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亮丽的最具魅力的风景线.而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既是研究性学习中重要目标之一,又是能否有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之所在,动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构成,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之际,研究性学习以其日益凸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价值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所以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本文将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背景、基本特点、目标定位、课程评价等问题做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型课程是掌握和运用"研究性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课程载体.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强调学员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学员自身所具备的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到研究型课程实施的成败.本文主要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对学员基本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颁布,使得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但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形态、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仍在探索阶段,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不及时纠偏,很可能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全面深入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赵瑞芬 《中学生物学》2007,23(12):21-23
1设计思路研究性学习分为"独立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渗透形态的研究性学习"2种类型。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作为课程改革主要内容之一的"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势在必然,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在常规教学中形成研究性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转变学习方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涛 《宜宾学院学报》2004,4(6):208-210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的教育改革目标,教育界学者大多把"研究性学习"看作是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途径.但对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作理性分析之后可知,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研究性学习方式基础上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我们期望的学习方式,是转变学习方式的直接目标,而不是突破口.笔者认为,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在于建构科学的学习策略,这既是转变学习方式的本质,也是其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旭莹 《文教资料》2008,(6):183-184
教育部规定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性学习"课程对师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师教育只有转变观念,合理安排课程,加强研究性和实践性学习,强化考核,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型课程"是一类专门体现研究性学习性质的课程载体.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时代性,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开设"研究型课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目标的多元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学生参与的全员性、课程层次的多样性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STS课程与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学目标、课程內容、创新理念等方面是相互融通的,由此可依托研究性学习实現STS课程的教育目标.本文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中的"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例讨论STS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已成为新课标的重要价值取向,实现这一取向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研究性学习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已全面走进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的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是确定好研究课题,课题确定是研究性学习的起始步骤,它关系到研究性学习中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水平、内容、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研究和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心脏".  相似文献   

18.
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   总被引:171,自引:3,他引:171  
我国即将推出的《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该课程计划及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将于2001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验)。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亦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新生之物","研究性学习"课程存在下列问题:第一,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与历史上…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如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课程改革开放化、民主化的表现,从根本上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研究性学习既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以视为一种课程形态;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时代性。而开设研究性学习与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相吻合,符合新世纪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征,探究其实施策略,对指导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博客在线     
当前研究性学习认识上的几个误区及专家解析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杨明全博士两位专家在《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5期中就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们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做了专业解读,以帮助教师们走出研究性学习认识上的误区。误区1:研究性学习应该渗透到学科和跨学科教学中,没必要专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专家解析要点:1.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适用于任何内容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