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芳 《成才之路》2011,(26):43-43
摘要:兴趣能令人积极地接触、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发展成为一种乐趣。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动力,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很重要,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谈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体会。激发学生直接兴趣的教学策略是以适当难度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以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激发学生间接兴趣的教学策略。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运用奖励强化学生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小学生探索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的学科,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而兴趣的培养又是吸引学生关注科学学科的重要因素,若没有学习兴趣,孩子们将对科学失去兴趣,逐渐溜号、不听课,失去学习新技能的机会。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逐渐形成对科学知识的关注和兴趣。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学生学科学的激情,乐学、好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从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问题,分析学生科学兴趣不够浓厚的原因,研究解决策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的科学学习主动高效。  相似文献   

5.
现代物理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物理时,不仅要学习基本的课本知识,还应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自主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是每位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的学习重点不在于学生学了多少科学知识,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方法,是否培养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发展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使学生以渴望、快乐、向往的心情运用自主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技能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断强化,加以引导,从细微入手,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聂贵亭 《新疆教育》2013,(9):123-123
几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理太难学不好懂,究其原因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为了深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探索兴趣和愿望,物理教师应认真研究实践保护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艺术,努力使教学过程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以达到使学生愿意谈物理、学物理、用物理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在于创设情景,诱发动机,激发兴趣,促进发展。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这门功课的学习中。诱发兴趣对地理学习重要,而保持稳定的学习兴趣同样重要,因为保持稳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态度和意志力的表现,稳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发展学生地理的学习兴趣,就是说在诱发学生地理兴趣和保持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进一步升华,它是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那么学习兴趣就是对占有知识、占有科学的强烈愿望。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学习的一种推动力。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正从认识物理现象本身的兴趣转向认识它们内部规律的兴趣,由直接兴趣转向间接兴趣,若能寓教于趣,学生的兴趣就可能发展成对科学探索的持久兴趣。  相似文献   

10.
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从这一点讲,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享受物理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秘决。所以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精心设计导言,增加兴趣。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运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增加记忆,提高兴趣。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相似文献   

12.
兴趣层次说与儿童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趣是影响儿童学习的重要因素,依据其指向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感官兴趣、内在兴趣和中间兴趣三种,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兴趣连续体。其中,感官兴趣具有被动性和依赖性,存在“毒瘾反应模式”,容易使儿童出现“兴趣疲劳现象”,为外部奖赏提供了存在的基础与依据;内在兴趣具有主动性,最终消解了外部奖赏存在的基础;中间兴趣是一种复合型兴趣,具有动态变化性。教师应根据儿童兴趣结构的具体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儿童兴趣结构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必然投射于一定的对象,从而产生喜欢和趋向、厌恶和逃避等态度和行为。兴趣经历着从自然兴趣到文化兴趣发展的过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应根据兴趣的不同而分别起抑制、发扬、疏导、顺应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共利益的概念尽管历史久远,在现行法律文本中反复出现,在学界却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在众说纷纭的公共利益面前,提炼出公共利益的基本要素,揭示其与政府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是准确把握公共利益的精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业兴趣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职业兴趣理论的引进、职业兴趣测验的修订、中国职业兴趣测验的编制和职业兴趣的应用研究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的职业兴趣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一条基本教学原则,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而且更要重视间接兴趣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善于寻找和总结激发学习物理兴趣的基本途径与做法。  相似文献   

17.
郭戈 《教育研究》2012,(3):119-124
兴趣原则是近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为诸多著名教育家所提倡。其依据是对兴趣教育价值的肯定、兴趣教育目标的确认和兴趣学说的兴盛,反映了教学过程规律和提高教学成效的要求。历史经验表明,兴趣的多样性和兴趣形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多方面兴趣的培养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兴趣原则的实施需要考量它的运用标准和条件、实现形式和方法、一般规则和要求。继承和发展兴趣教学原则,有助于兴趣教育理论的构建,推进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治参与过程中的利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公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来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不同的利益群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迫切希望将自己的意志输入政治系统.因此政府应发挥在政治参与中的利益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益协调的关键和根本在于机制创新。机制创新为利益协调提供机理、创建规则,它是利益协调的基础,并与利益协调处于同一过程。通过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的创新,化解利益矛盾、冲突,促进利益协调、和谐,实现人们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兴趣测评是对兴趣的测量和评价,学习兴趣测评和职业兴趣测评是其两大构成。兴趣测评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在测量技术不成熟时,以定性评价为主,侧重论述兴趣在教育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中的价值;受心理测量技术的影响,兴趣量表随之出现,并广泛应用于教育、培训、组织与人事管理等领域。职业兴趣测评是在继承、借鉴、融合的基础上发展的,在兴趣测评历史中占主体地位;学习兴趣测评的发展却经历了波折,尤其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到认知心理学革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习兴趣测评都被排除在心理学研究的大门之外,曾一度被动机、情感、态度等相关研究所取代,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又复苏。学习兴趣测评的发展水平不及职业兴趣测评,至今仍存在研究理论分散和研究结果孤立等问题。未来兴趣测评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测量技术、统计学、脑科学及交叉学科的技术突破而发展,并有可能在情绪评价框架下发展出整合较好的兴趣测评理论,推动兴趣研究到达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