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批评标准应该多样化、多视角、多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说 ,翻译批评的主体是从事翻译批评活动的人 ,客体可以是译文、译者、译事 ,甚至是他人所写的翻译批评。翻译活动客体的宽泛性、译文文本类型的多样性以及翻译批评主体身份的多样性要求翻译批评的标准应该多样化、多视角和多层次。因此建立这样的标准体系不是为了应对目前无法建立统一标准这一格局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而是由翻译批评活动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多元、动态、模糊--解构主义翻译观与翻译标准的厘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传统的翻译标准过分强调忠实原文和忠实原文作者,忽视甚至是否定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译语的接受环境,流于点评式和随感式的散论,缺乏系统性。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原文中心意义的存在,肯定了读者的创造性,为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动态性和模糊性提供了审视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今翻译市场译文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通过对翻译标准发展历程的分析,认为在翻译标准的多元系统中,应该制定一个甄别合格译文和不合格译文的最低标准,为众多译者提供参考,以此规范翻译行业,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思维再创造的过程,因此翻译时必须遵循—定的标准和原则.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它能够指导翻译实践,是从事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俄语谚语翻译应该遵循有效性、风貌保留、接受度、美学保留、同质变通等五项原则.前四项原则是限定性原则,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翻译原则.第五项原则是建设性原则,是针对谚语翻译的专门原则.  相似文献   

5.
翻译批评以翻译标准为指导,应尽可能做到客观、科学和公正。然而,由于翻译标准并不统一,翻译批评原则的确立和选择往往带有批评者的个人主观色彩,导致在具体操作中很大程度上无法使翻译批评做到客观、科学和公正。阅读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译文要帮助实现这一过程,译者在译文中就应隐身幕后,避免干扰、影响读者与原作者的交流。译者隐形这一指标比较具体,便于从功能性、分析性和对比性批评等角度对译文作分析、评价。译者隐形作为文学翻译批评的一个尺度,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从翻译批评的方法论尺度衡量,译者隐形这一指标可使翻译批评标准比较客观。  相似文献   

6.
翻译标准多元化使译者翻译时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但这并不代表翻译无标准或译者可以任意选择翻译标准..在“笔译基础”课程考试中,评价译文的标准是给定的,即要综合考虑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目的、功能和文体风格.这要求译者应从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来考虑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如果改译甚至胡译或者乱译都将被处以“低分”的惩罚.因此,翻译标准在理论上是多元的,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却是唯一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原文文本具有文体复杂、专业术语较多等特点,在翻译时除需遵循中外已知的翻译标准外,还要注意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语义信息、风格信息、文化信息的对等,根据不同的客体,采用灵活适用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8.
翻译标准中的读者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史上的各种翻译标准,都是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翻译理念而提出的。文章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考察翻译标准问题。通过分析“功能对等论”、“多元互补论”以及接受美学的“读者反应论”,对于同一原文,应该针对不同的读者给出不同的译文。换言之,翻译标准应该多元化,它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翻译时既要忠实原文又要译文通顺。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所附译文中有些翻译片面强调“忠实”,过分直译甚至死译,致使译文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还有个别翻译没有准确表达出原文意思,有误译、漏译现象  相似文献   

10.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研究的核心,历来众说纷纭.辜正坤教授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可以说从哲学的高度对这种旷日持久、毫无意义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其理论价值不可低估.然而,辜教授只论证了多个翻译标准存在的客观现实及其合理性,而对选择翻译标准的限制条件没有详加论述.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回顾与深入探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翻译标准的充要条件乃是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翻译标准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翻译理论实践和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也一直是翻译界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重要课题。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历来众说纷纭。一些中西方著名翻译理论家给出了关于翻译及翻译标准各种不同的定义,也提出了关于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翻译标准不是永恒不变的,时代和实践赋予“忠实”原则更多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在译者认知语境的视阈下完成的明示——推理交际过程,译者的认知语境是动态的,随着交际的时空、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翻译的动态性决定了译文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同时使翻译标准呈现相对性,多元互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研究翻译的本质入手,认为“忠实”是翻译的基本标准。译者的工作是“一仆侍二主”,翻译不仅要忠于原文(包括忠于原文的内容、形式、风格、效果等各个方面),还要忠于译文读者。但由于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绝对的面面俱到的“忠实”是做不到的,译者不得不有所取舍。取什么,舍什么?这就取决于翻译目的了。“忠实”与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国情之间的关系,在翻译实践中,它们相互结合,译者何去何从的问题,译文的衡量尺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研究翻译的本质入手 ,认为“忠实”是翻译的基本标准。译者的工作是“一仆侍二主” ,翻译不仅要忠于原文 (包括忠于原文的内容、形式、风格、效果等各个方面 ) ,还要忠于译文读者。但由于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绝对的面面俱到的“忠实”是做不到的 ,译者不得不有所取舍。取什么 ,舍什么 ?这就取决于翻译目的了。“忠实”与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就如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国情之间的关系 ,在翻译实践中 ,它们相互结合 ,译者何去何从的问题 ,译文的衡量尺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5.
翻译标准对于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来说至关重要,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翻译标准对新闻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闻翻译的重要性决定了探讨新闻翻译标准的必要性。作者在本文中对新闻英语翻译应采取什么样的翻译标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供新闻翻译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可从三个维度分析语用翻译的复杂过程:一维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因素,包括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二维是翻译活动的客体因素,指原文文本因素和译文文本因素;三维是翻译活动这一行为本身,即明示、推理和翻译。以此为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发现在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翻译活动的共同作用下,《道德经》韦利译本体现出译文宏阔、措辞典雅、内容厚重的翻译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阐释性运用,阐释是有限的、相对的,译文只能在相关方面与原文相似,最大程度地趋同于原文,译者对原文与译文的阐释所采用的翻译标准不尽相同,多纬度、多层面的翻译标准,构成翻译标准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8.
从译者的主体间性看,庞德将译者主体与原作客体的交往,转换为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赞助人、译者与其他译者的主体间性交往;从译作的文本间性看,庞德的翻译并不拘泥于原文,而是文本的重构,他所完成的是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译文与引文的文本间性对话.庞德的汉诗英译,无论是在翻译史上,还是在文化交流史上,都堪称同性互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翻译标准的性质、作用和特点.翻译标准是衡量译品质量优劣的尺度或原则,具有模糊性,多元性,社会性,发展性等特点,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基于此,作者对顾正坤教授设立的翻译标准系统(绝对标准--最高标准--具体标准)作了修正,即翻译标准系统应是:绝对标准(原文)--相对标准(1.最高标准(最佳近似度);2.优秀标准;3.优良标准;4.最低标准)--具体标准(1.信、达、雅;2.神似;3.化境;4.效似;5.值似;6.相似读者反应等).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国翻译史,严复自提出"信达雅"翻译标准之后,对我国翻译的发展影响颇深.本文从笔者对英国著名女作家A.S.拜厄特的文学评论集《论历史和故事》的部分章节翻译的译文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讨"信达雅"翻译标准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